标签:
杂谈中国散文排行榜峻毅的博客中国美文原创文学新散文散文欣赏评论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的2007年是个丰收年
我所谓的丰收,是指我个人在文学成长的途中所得到的收益。无论对于文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作品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鉴赏阅读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文本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无论是面对面地向师友们讨教学习的机遇或者是获得师友们的赠书,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2007年,我从认知到感悟整个过程中,因为有师友们为我营造的学习氛围和挖掘学习资源的交流平台,确实是我获得收益最为丰盛最为厚重的一年。
2007年,我在笔会交流、讲座学习、采风等一系列文学活动中,有幸相遇山西省文学院院长张锐锋老师,《十月》杂志社谷禾老师,《散文百家》杂志社王聚敏老师,《文学港》杂志社李建树老师,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乔忠延老师,著名诗人散文家耿翔老师和杨永康老师,邯郸散文新三家王克楠、桑麻、崔东汇和安秋生、红梅等师友;除此还有一直以来令我欣赏的才子佳人杯子、扶风、江南梅和我身边的师友们。能亲聆老师们的文学讲座与具体点评,能面对面地与师友们交流作创的观感,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笔用之不尽的财富,我学到的不只是文学知识,更有为人为文的基础学养和修养。
记得《二十纪西方文论研究》中伊瑟尔所说:“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读者角色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读者批评突出强调读者在活动中的意义,为人们审视文学活动提供了新的阐释角度,让读者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感觉。”为此,我非常清醒,想让自己不受别人鉴赏观点的干扰,给自己能有一个全新的感觉,就得走近作者的创作意境和现场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忌讳带有偏颇,忌讳带有个人恩怨或互相吹捧或贬低和损坏作者和作品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读透本文”这一关键。否则,用任何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概念,或者借引名人言论框架套用,表面上看确实是理论依据实足,而其实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无论对于作者或是对于自己,都是很不公平的作为。当然,我知道人与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我常常是边读边随之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心灵的舞者》——读我眼里的永康先生和他的杨氏“永康散文”, 《满眼菩提树心似满月明》——解读马明博“菩提树下”系列作品,《这个夏夜不宁静》——读雪漠老师的《谈作家的人格修炼》有感,《大地深处的声音》——解读耿翔老师的《马坊书》,《正直刚强的精神文化的继承和阐释》——读乔忠延老师《父亲是根刺》的读后感, 《危险的不是叙述》——读陈洪金先生的《危险的叙述与叙述的危险》有感而言, 《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解读王开散文《瓦屋下的皇族》,《磅礴万状·精神丰沛》——对王克楠散文创作三次蜕变的解析,《回荡在燕赵大地上的浩然之气》——解读崔东汇农村题材的散文作品, 《读浩瀚正书,挥笔录人生》——对于桑麻《心是苍青的岛屿》以及创作实践的解读,《乡村里的另一种月晕》 ——读傅春桂散文集《痛,就喊出来》的感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读我身边的师友们, 《四月份的值班心迹》——新散文论坛值班手记,《新散文给予我的滋养》——五月新散文论坛值班手记,《七月的骄傲,流火中舞出了缤纷的散文》——七月份新散文论坛部分作品分析,《闪烁在八月天空的散文之星》——八月份散文论坛值班手记。《我目前的散文观》、《警惕过于甜腻的散文》、《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散文写作与个体经验》、《现实生活与散文写作》、《写作与表达》、《散文的缺和失》、《读者才是作家真正的上帝和判官》等共20余万字的阅读感悟文字就是这样来的。当然,这仅是我的个人阅读观感,能不能认同各持各的观点,但我认为我无需征得哪个同意的,更无需看哪个作者的脸色。我只是以文而论的个人感悟之言,也就是说我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是什么样的文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