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2007年(二)

(2008-02-21 10:49:54)
标签:

杂谈

中国散文排行榜

峻毅的博客

中国美文

原创文学

新散文

散文欣赏

评论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2007年(二)
作者:峻毅
 

我的2007年是个丰收年

我所谓的丰收,是指我个人在文学成长的途中所得到的收益。无论对于文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作品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鉴赏阅读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无论对于文本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无论是面对面地向师友们讨教学习的机遇或者是获得师友们的赠书,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2007年,我从认知到感悟整个过程中,因为有师友们为我营造的学习氛围和挖掘学习资源的交流平台,确实是我获得收益最为丰盛最为厚重的一年。

2007年,我在笔会交流、讲座学习、采风等一系列文学活动中,有幸相遇山西省文学院院长张锐锋老师,《十月》杂志社谷禾老师,《散文百家》杂志社王聚敏老师,《文学港》杂志社李建树老师,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乔忠延老师,著名诗人散文家耿翔老师和杨永康老师,邯郸散文新三家王克楠、桑麻、崔东汇和安秋生、红梅等师友;除此还有一直以来令我欣赏的才子佳人杯子、扶风、江南梅和我身边的师友们。能亲聆老师们的文学讲座与具体点评,能面对面地与师友们交流作创的观感,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笔用之不尽的财富,我学到的不只是文学知识,更有为人为文的基础学养和修养。

    2007年,我获师友著的赠书不少,有耿翔著的《众神之鸟》、《采铜民间》;童银舫著的《上林集》、《临田斋笔记》、《挥不去的乡愁》;桑麻著的《在沉默中守望》、《心是巷青的岛屿》,魏泉琪著的《摇头与点头》、《詹詹集随笔记》、《心之旅》,雪漠著的《我的灵魂依怙》,安秋生著的《药鬼子纪事》,李延军著的《邯郸寻马》,郭爱华著的《寻找风铃》,烈华著的《谁扼杀了我们的自信》,崔东汇著的《像柳树一样生活》,胡树勇著的《鸟倦知还》,戚子平著的《从邮局出发》、《壶中谈天》,俞强著的《滴水沧海》,柳宗宣著的《飘泊的旅行者》,孙蕙著的《涉水之爱》,钱晓红著的《梦里飞鹰》,胡遐著的《又见梨花开》,董素芝著的《渐行渐远的思念》王铁夫著的《云朵里的时光》等,还有不少没列出书名的由师友们主编的书,反正凡获得的赠书我都一一读过。因为我非常明白自己 “尊重文学,理解本文;坦诚而言,情至毅然” 的个性阅读和“读之有感,感之有思,思之有悟,悟之再言;回报作者,受益自己”阅读原则,注定了我在选择准备进入鉴赏阅读的作品不可能不“挑剔”,最基本的条件必须是能引起我阅读兴趣,感觉新鲜惊奇,有一种读之还想读,还想挖掘作品思想和内涵的那种欲望,所以我无法让自己做到对每个师友的作品都从一般阅读升华到我的鉴赏阅读层。但是,我很看重师友赠书友情中含有对我的尊重和信任,这足以让我绝不允许把师友们送我的书籍打入冷宫而不顾,不论我喜欢与否都尽可能做到通读一遍,这是对作者起码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也是我选择鉴赏阅读作品的第一步。对于那些被我选为鉴赏阅读的作品,必然是读而再读,尽一切可能不让对文本的解读分析无关的情感渗入,在我只有自发而还无法自觉地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境理解文本,绝不会只凭一时的印象而随便信口开河。虽然我的赏析言论仅是一个普通读者在鉴赏阅读活动过程中有感而发的个人感触,充其量也只是文学批评模式大家族里最不惹眼的一员——读者批评。我投入鉴赏解读--就是想让作者看到读者对其作品的重视,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见,至少应该肯定我认真地阅读了本文,是在鉴赏阅读本文过程中的某些关联性的理解,是来自读者角度的理解,对作家而言只是输送反馈信息,至于信息能不能被认可或者说愿不愿接受,那是作家的事,对作家和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我解读的愿望是通过鉴赏分析,让作者和读者对作品有更深更广的理解,挖掘出作品的内在潜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记得《二十纪西方文论研究》中伊瑟尔所说:“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读者角色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读者批评突出强调读者在活动中的意义,为人们审视文学活动提供了新的阐释角度,让读者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感觉。”为此,我非常清醒,想让自己不受别人鉴赏观点的干扰,给自己能有一个全新的感觉,就得走近作者的创作意境和现场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忌讳带有偏颇,忌讳带有个人恩怨或互相吹捧或贬低和损坏作者和作品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读透本文”这一关键。否则,用任何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概念,或者借引名人言论框架套用,表面上看确实是理论依据实足,而其实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无论对于作者或是对于自己,都是很不公平的作为。当然,我知道人与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我常常是边读边随之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心灵的舞者》——读我眼里的永康先生和他的杨氏“永康散文”, 满眼菩提树心似满月明—解读马明博“菩提树下”系列作品,《这个夏夜不宁静》——读雪漠老师的《谈作家的人格修炼》有感,《大地深处的声音》——解读耿翔老师的《马坊书》,《正直刚强的精神文化的继承和阐释》——读乔忠延老师《父亲是根刺》的读后感, 《危险的不是叙述》——读陈洪金先生的《危险的叙述与叙述的危险》有感而言, 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解读王开散文《瓦屋下的皇族》,《磅礴万状·精神丰沛》——对王克楠散文创作三次蜕变的解析,《回荡在燕赵大地上的浩然之气》——解读崔东汇农村题材的散文作品, 读浩瀚正书,挥笔录人生——对于桑麻《心是苍青的岛屿》以及创作实践的解读,《乡村里的另一种月晕》 ——读傅春桂散文集《痛,就喊出来》的感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读我身边的师友们, 《四月份的值班心迹》——新散文论坛值班手记,《新散文给予我的滋养》——五月新散文论坛值班手记,《七月的骄傲,流火中舞出了缤纷的散文》——七月份新散文论坛部分作品分析,《闪烁在八月天空的散文之星》——八月份散文论坛值班手记。《我目前的散文观》、警惕过于甜腻的散文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散文写作与个体经验现实生活与散文写作《写作与表达》散文的缺和失、《读者才是作家真正的上帝和判》等共20余万字的阅读感悟文字就是这样来的。当然,这仅是我的个人阅读观感,能不能认同各持各的观点,但我认为我无需征得哪个同意的,更无需看哪个作者的脸色。我只是以文而论的个人感悟之言,也就是说我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是什么样的文字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陕北秋韵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