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浩瀚正书,挥笔录人生(一)

(2008-02-05 11:14:05)
标签:

杂谈

情感空间

中国散文排行

峻毅的博客

散文赏析

文化漫谈

随笔感悟

鉴赏

桑麻

峻毅

分类: 读文★读人

 

读浩瀚正书,挥笔录人生(一)

——对于桑麻《心是苍青的岛屿》以及创作实践的解读

作者:峻毅

   

在我打开笔记本准备为桑麻的《心是苍青的岛屿》写解读的时候,我先借机感谢一个人和一个地方,这个人叫周国平,这个地方就是河北的长寿村。周国平先生是我钦佩的当代的哲学家和散文家,因为有他的介绍指引,我在认识桑麻先生前就先读了桑麻的作品。“河北长寿村山水文化研讨笔会”给了我与邯郸散文三剑客有了直面交流的机会,而从使我更了解了桑麻的创作意境。在文化历史悠久的古都邯郸,同时结识虽然同居一市而写作风格却截然不同的散文家——王克楠、崔东汇、桑麻感到荣幸。王克楠以宽阔豪放为主,崔东汇以幽默谱系,而桑麻的散文则含有一种浓浓的儒雅和对于生活的深邃思索,读之令人叹服。

翻开装帧精美,扉页上有桑麻先生的亲笔签名的散文集《心是苍青的岛屿》,顿感热情好客桑麻先生就在眼前。常说有书在,就如有人在,此话确有道理,何况在邯郸时桑麻先生专为我和扶风等安排了观光后又宴请。读桑麻的散文,我能感受到他的宁静和悠远,在浮躁不堪的当下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宁静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只要用心去找,每个人都可以寻找的到,可是好多人都躲开了。而桑麻不同,他把宁静视为财富,这正是令我尊敬而解读他的《心是苍青的岛屿》的动因。

初读《心是苍青的岛屿》时,最吸引我眼球是桑麻的自序《仰望宁静的星空》,说是序言,其实也是独立的散文作品。我很喜欢《仰望宁静的星空》,更喜欢在远离尘嚣地方独自仰望星空。在杭州西溪,在水乡南浔,在故乡沙滩,在太行山的长寿村,尤其是长寿村,那天曾与扶风在一户农家的天井里仰望星空一一看到宁静的星空,星星亮得像刚刚从水里捞了出来。星空能让人能走出自我,捕捉到在遥远的地方闪烁的智慧之光……

 

    用心谱写的现实主义散文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无论是古典现实主义,还是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无论是现代的超现实主义,还是南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都是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发源地,可见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之强大。在现实主义作品里,常以小说、戏剧、电影以及报告文学等门类为多,而在散文领域,我觉得还是相当浅色相当窄小的。但是当我读过桑麻的《一九九二年的暴力》和《枪决》,由不得我不好好地鉴赏以后,我发现了他对于现实主义散文的创作不只有潜力,更有一种作家能从自发到自觉创作的难得。

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特别是对传统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和启蒙主义的文化抨击有重大贡献的德语天才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自传里说过,他在本质就是一名战士,攻击是他的本能。鲁迅先生也是把自己视为战士,把他的杂文当作匕首和刀枪,那时那个时期的特定背景所需要先生这样去做。而在桑麻的文章里则不一样。无论是对于丑恶的批判,还是对于人性善良的赞扬,都是温和的。但温和并不等于没有力量。

读了他的作品后,处处能感受到他别样的,就是他在温和中所含有的力是沉沉的,量是重重的。而且这沉沉的力量正是来自温暖,是由于温暖再转换为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已不只单一的用在量词上了,而更有其智慧助力的作用。

毫无疑问,桑麻是温和的。他对于暴力是相对敏感的。当他外遇到了暴力之后,他也不再温和,而是要诉诸控诉了。虽然控诉的方式还是温和的,几乎是不露声色的,但不露声色的控诉更有力量,他的代表作之一《一九九二年的暴力》(发表在《美文》上)就是这样的作品。文字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我与那条狗素无仇怨,他们也与之素无仇怨。”然后,随之一层一层地递进,叙说一帮子人想杀狗,原因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打死它呢?因为它冲我们吠叫了。大家知道,狗天生是要吠叫的,不吠叫就不是狗了,但问题是它不该冲我们吠叫。”接着,他交代了因为狗的主人在计划生育的事情上,而对狗有了仇恨,再就发生了无政府主义,出现了非理性:“火气一下子被点燃了,汽油桶被点燃的瞬间跟着就是爆炸,七八个人一起拾起了砖头。我们同仇敌忾冲进门里,石块像雨点一样砸在狗身上。”经过一番实力悬殊的较量,“我们步步进逼。有人顺手抓起一根手臂粗细的棍子狠狠砸在它身上。它的呻吟顿成哀鸣。终于有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几块石头同时砸在它头上,它一下子软瘫在地,几乎没有挣扎,也没有再叫一声。

狗,终于被打死了。作者当时感慨地写下“我们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我们胜利了。没有谁能够逃脱必欲被置于死地的命运。”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他曾经是坦然的:“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愿意讲述它。一同参与这件事的人也乐于讲述它。打死一条狗曾经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杀戮的快意。”当时,他是作为一件极为光荣甚至有成就感的事情来向人述说的。

按理说,那么多年过去了,随着间隔时间越长,就是应该淡化记忆了。但是对于向来反暴力的桑麻,因曾经亲自参与了一场暴力而难于不去思索。尽管暴力的对象虽然只是对于一条狗,但从暴力角度加以分析定论,他还是无法容忍自己所为,对自己曾有过一瞬间的“暴力”倾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始意识到那是一件暴力行径——“那条狗的死亡让我受到深深的谴责。我的内心交织着恻隐、怜悯和懊悔之情。”“没有人审判我,但我在心里以上帝的名义审判了自己。每当想起此事,想起那个惨烈的场面,我都会不安,并且追悔莫及……”事情虽然过去了,可在他的心灵留下了审判的契机,具有强烈的认知意识与忏悔意识。他在这段文字里,大胆地解剖自己,勇敢地把接受事实,为自己参与了暴力而忏悔,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因为桑麻具有这样的思想境界,这篇文章的意义也随之加深了,最终不再是以写他的个人忏悔,而是揭示了在泱泱中华大国,面对暴力横行而麻木不仁的人竟然是占多数,这足以让民族性格发生畸形。桑麻坦然地在自己身上剖析、揭示、认知等,让大家知道了民族性格发生畸形的因系是存在的。桑麻真是用温和的文字,却重重地为民众敲响了一次警钟——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变化的,人的良知一旦泯灭,想再唤醒就艰难了!

桑麻笔下的现实主义作品《一九九二年的暴力》的文学功能和作用,通过读者的社会活动而激活,社会反响和实效反馈影响都相当大,已远远超过了文学对读者个人的影响,成就很高。其中更可贵的是桑麻把散文创作当为是对社会尽心尽职的社会责任,所以他的散文选材,似乎都以揭露社会复杂的现象为主调。

《枪决》可称是另一作力。这是一件令人感到很复杂的社会现象,被镇压枪决的人也许不是冤案,可能真的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歹徒,问题在于取消歹徒的生命权的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性格内涵。在我们中国历史发展上,中国大江山河的统一,都是以暴力控权统治的国家。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动。国家从来不缺乏酷刑,封建大国老祖先留下的酷刑数不胜数,据说这样可以震慑罪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无能和落后。

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是直到现在(极个别省份以外),对于罪犯施行死刑时还是采取枪决的。在某些落后封闭的山区延边,罪犯枪决之前有可能会被游街示众,本意是警告,但往往更令人感到来自暴力的无情与冷漠,这就难免事与愿违,久而之久必将影响整个民族的性格。所以,在桑麻的眼睛里,这样的暴力行为是可耻的,如此残酷无情的暴力行为终究将会是人类的悲哀,即使是“革命行动”的暴力也是可保留微词的。在《枪决》这个文本里,详细记载了一个枪决的过程,罪犯出现的时候“交警们面色威严,不苟言笑,其他人众则轻松散漫。大家沉浸在一种特殊的兴奋里,脸上挂着向日葵一样的笑容。”押解犯人的车辆终于出现了,“第一辆押解犯人的卡车经过身边。左边那个年轻的罪犯,仿佛友好地跟我对视了一下。”“当那辆车经过我身边时,大家仰头往上看。他好像并不害怕,也笑着看着大家。于是,有人大声说,看啊,那个人还在笑。接着有人说,哎哟,太年轻了。……他的笑其实已与意识无关,也与他的生命无关了。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表情。他只是活着的一个躯壳,灵魂业已出窍。”到了刑场以后,只见“行刑者戴着墨镜和白手套,站在罪犯身后不足一米的位置上。他们也是一溜排开,每人握着一杆自动步枪,直指罪犯的后脑勺。”行刑者完成了枪决以后,接着是对收尸女人的描写:“女人下车了。她个子很高,跳车动作轻捷如燕,一看即知是个训练有素的人。她烫了头发,也许还涂了唇膏。她肤白,脸如满月,应该很美,但我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文章的结尾是温和的:“好在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它最终昭示了人性的伟大;法制推动文明进程的同时,最终确保了人人享有尊严。”读完《枪决》,文本依然温和,这已经是桑麻的笔力作风了。但我在这份和温里,读后感受最深的还是文中包含着桑麻对于我们民族更需要人性化的思考,还有他在对待生命的思考,其中包含如何结束罪犯的生命……由桑麻的作品,带出一个现实中的桑麻。在河北省长寿村水文化研讨笔会的时候,桑麻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性情温和,语感果断,爽直重情。他为人做事与他处理文字一样爽直,不带拖曳。与他交流不存在拘束,也没有一丝陌生。这让我再次相信我对“作家”这个词的理解与定位——作家的心胸宽厚和思维创新,是构成作品厚重的基点;多大的心写多大的字,多真的爱写多深的情,多实的人出多重的文。一个好作家比名作家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受读者尊敬和喜欢。桑麻,在我的这个理解与定位档里,是好作家无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