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腐的味道

(2009-07-09 17:07:13)
标签:

杂谈

文/虎伯

我的家乡在闽南一个偏远的山村,偏得确实有些远。在我小的时候,就是买一盒火柴,一两酱油,也要走上10里路,而且确实是走,步行的。因为横竖都要10里以外才有公路。

由于这样的交通条件,许多货物的运输就只能靠肩挑了。往回挑的多如化肥,往外挑的多如统购粮等。我们小孩子其实不知这些辛苦,反而是碰到大人们有这种肩挑活动时,会活跃起心里的某些欲望,因为大人们偶尔会带回一些如糖果甚至饼干等零食,虽然不是常有的。也不必希望有什么更好的物件,因为那里也不是集市,只是大队的供销社。

大概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回妈妈带回了两个豆干(豆腐),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东西,四四方方,表面均匀分布着网格,散发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妈妈把它切成许多长扁形块状,我拿起一块就要吃,妈妈说这要煮熟了才能吃。于是我们兄妹几个就围着灶头转,等着这从未吃过的豆腐快快煮熟。

大家不要笑话我们,在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在那么偏远的山村,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我们从没见过的。有一次,小妹妹跟着大人去供销社,回来后喋喋不休地跟我们说她见到脚踏车了,让我们其他兄弟姐妹好生羡慕,后来爸爸纠正说,你看到的那是拖拉机,不是脚踏车。我们更加羡慕了:连拖拉机都见到了,那不仅仅是脚踏车啊。

那天的豆干汤虽然只是豆腐煮清水,再也没有其他调料,但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认定豆干的味道原本就是如此。我们的心情象过节一样愉快,我对妈妈说,太好吃了,以后一定还要买豆干回来给我们吃。

过后,我印象中妈妈还买过一到两次,时间间隔也是比较长,可能是一年半载以后了。

再往后,我生活在城里了,时时可以吃到豆干,而且还加进了不少料,却反而觉得味道没有那么引人了。我想物质丰富了,吃的东西也多了,自然对那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也就不稀罕了。这时虽然常常吃着豆干汤,但其实豆干汤已在我心里被慢慢淡忘,同时慢慢淡忘了它那诱人的香味。

之所以再提起这件事,是因为一次偶然机会,让我再品味到童年那特殊的豆干香。事情缘于一次妻子的偶然出门。那天上午妻子的朋友来叫她一起出去走走,临近中午时打回电话说她不回来吃午饭了,要我自己安排一下。小孩中午没回来,让我自己安排自己是再简单不过,哪怕一包泡面也可以解决。可是到了傍晚她又电话回来,说得过一会才能回家,叫我先煮一下饭菜。末了又说,早上买了两个豆干放在厨房,忘记放进冰箱了,要拿出来煮汤,不然就会坏掉了。

幸好天气不太热,豆干还好好的。我勉为其难,煮饭、煮汤、炒菜,等我一切安排就绪,妻儿都回来吃饭了。当我揭开煮豆腐的锅盖时,一股既熟悉又遥远的香味扑面而来,我手拿锅盖站在那里,一会才回过神来:是它,就是它!诱人的豆干汤味道!

将近四十年了,这临近沉睡的感觉就这样一下子被唤醒,同时伴随着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童年往事,一股股向我卷涌过来。我定了定神,让往事象锅面的水汽一样逐渐消散一些,才慢慢坐了下来。

我喜之不禁,叫妻儿快快喝汤。妻子把碗刚刚端到嘴边,就放下了,说:豆干没放冰箱,变味儿了。接着又端起来,喝了一口说:幸好还没变酸,要是多放一会时间就不能吃了。

原来,今天的豆干放了一天,正好相当于童年时那些豆干于夏天经过10里路的跋涉,正在慢慢变质。也就是说,我孩童时吃得津津有味的豆干汤,是变味了的,让我耿耿于怀牵挂了将近40年的诱人香味,就是变味儿的豆干汤。

 

其他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