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生
(2009-05-10 13:11:38)
标签:
励志刘备规划人生目标命理八字 |
分类: 命理人生 |
文/虎伯
那天,有个人来找我,说他打算放弃目前所做的事,换个行业,想通过八字看看合适不合适。
我对他说,你八字日元偏弱又逢杀运,克制太过,凡事不顺心。流年虽遇财,加重五行的失衡,无法获利,就如俗语所说的“身弱不胜财”......
他说是啊是啊,好几年来运气特别不好,这也不顺那也不顺,非常郁闷,不知道怎么办好。
我说,其实是你没有一个总体目标,因而影响了你的自信。没有做好规划,东一枪西一枪,只顾眼前利益,处处想要得利,结果,因为是临时行为,缺少全盘考虑,不是获利甚少,就是毫无所得甚至亏了去。你想,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总是抱着“如果可行就继续,不行就放弃”的心理,做事也就只能点到即止,无法坚持,无法深入努力,谈何成功呢?
人生大都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目标,平时就只能碰到什么做什么,零零碎碎。而人又没有那么容易满足,总是有无限的野心,如此平凡肯定心有不甘,就会产生怨世叹命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
俗语常说“志存高远”,要确定好人生的总目标,进而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才不会老是有“白白浪费了那几年”的情况。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象开头所说的这个人,大概就“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整日“漂荡奔逸”,东奔西突,终将一事无成,怪不得命运的。当然也不是说,立了大志就行了,还要按照这个既定目标去规划,并且付诸行动,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远大目标。
三国时的刘备,原来也是一无所有的平民百姓。正当汉室垂危之时,他一心想着光复汉室,这就是他的大志,他的人生总目标。有了这个总目标,于是我们看到,他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的,而且是坚持不懈的。结义关张,笼络赵云,三顾诸葛等等,都是为了壮大自己的人事力量,他又利用族谱,攀上皇族,是为了方便打着最堂皇的正义旗号,等等。尽管整个过程也是很不顺利的,投奔过公孙赞、袁绍甚至吕布等辈,苦难确实不少,但他为了实现他的宏伟目标,矢志不渝。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立了蜀国,当上了皇帝。
古往今来象刘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完全可以拿自己和他们比照一下,自己有没有一个远大而具体的目标?平时的努力是否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是否有全盘规划?规划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按照规划阶段性地完成?一个人如果这么做了,肯定会一步一步的受益,一步一步接近你的目标。期间即使出现一些阻碍,也不会让你垂头丧气,因为有光明的前景吸引着你,你会积极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也就不会有临时抱佛脚似的算命了。
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告诉大家不要重视自己的“命”这一客观条件,而是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长计划,短安排,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的困惑时,可以请明师为你参谋一下,指点一下,从局外人的角度,有可能看到你自己忽视了的东西,至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比如还是那个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极度困惑之时碰到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先是断明刘备当时是“左右不得其人”,然后要刘备去找“卧龙、凤雏”。事实证明,水镜先生这是刘备完成霸业历程中的一次关键性的指点,甚至可以说是关乎刘备成败的一次指点。
所以说,不必时时怨命,不要老是想从算命先生的口中为你“算”出好命,好命不是算出来的,理想的人生是规划和行动换来的。实在有些困惑,可以和有经验的人(不一定是算命先生)聊一聊,一起理理思绪,冷静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这才是重要的。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所以我认为,好好规划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