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博客首页观点栏目推荐)
说广东的一位卫生厅副厅长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自己一组下基层访贫问苦的照片,其中一张有部下替其打伞的照片遭到网友痛批,从而引发了所谓的“打伞事件”,上纲上线到官员的特权和腐败问题。
网友们疾恶如仇的心是好的,但把“打伞事件”的矛头指向“享受特权”的领导,似乎不些不合世理,或者说过于天真。
在职场上,下级服从上级是职业素质,下级尊重上级是职业道德。服从和尊重是做事和做人的品格,这并不存在谁的人格高谁的人格低的问题。部下出于尊重为上级打个伞、拎个包,和普通人在公交车上给年纪大的人让个座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下级给上级打个伞,视为奴仆关系的特征表现,看作官员腐败堕落的现场表演。在职场,下级给上级打伞并不卑微,上级给自己打伞也并不高尚。普通的人际关际没有必要复杂化。不少人把领导亲自打伞也当作新闻加以褒奖,这其实也是等级观念庸俗化在作怪。正是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领导不应该亲自打伞而应该由部下代劳,所以才会对“亲自打伞”如此大惊小怪。
退一步讲,就是官场中有的领导被人伺候惯了,自己连伞也懒得打需要部下代劳,那这又是谁的错?官场中的官僚作风不是当官的摆出来的,而是其部下惯出来的。与其说部下给领导打伞是领导特权作怪,还不如说是部下刻意拍马所致。正是那些无微不至的服务,养成了领导为人所不齿的习惯。我见过不少高级官员,他们本人十分平易近人,对生活要求很简单。但往往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一些花里胡哨所谓人性化的精心安排,都是其随从挑三拣四整出来的。官员在老百姓面前摆谱可恨,但最可恨的是为官员摆谱搭台铺路的随从们,他们最该挨痛骂。很多时候,领导给人留下耍特权印象,本人是很无辜的。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领导本人喜欢耍特权、爱摆谱、喜欢被人伺候,其实也不全是其人品所致,而更多的原因是体制所为。不要说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就是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市长,他们每天的日程都由秘书排得满满的。几点几分参加这个会议,几点几分参加那个活动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可谓惜时如金、日理万机。他们也是没办法。在人治印记较深的社会中,文化和体制本身就赋予了领导特权。领导不到场,说啥也枉然。领导不指示,会议没档次。一天到晚忙于赶场作秀的领导们,没有一个团队伺候着估计早就乱成一锅粥了。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是今年春节前的事。说是某市召开政协老干部新春茶话会,本来定的是市长出席并致词。没想到当天早上突然来了新任务,市长不能出席。政府办公室临时通知一位副市长代为参加。这位副市长在连会议内容都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匆忙赶到会场,临会议开始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才看到议程中有市政府致词的安排。忙问身边工作人员:“致词在哪里?”工作人员又问政协的人才得知,致词稿子在市长秘书的手上。这才赶紧打发人联系市长秘书要书面稿子,会议也因此整整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这件事听上去很可笑,但能让人品味出官员被人伺候的苦涩滋味。不要以为被人伺候着的领导心里很美,其实他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己根本挣脱不了官场枷锁。有时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他人推着走,被人伺候并痛苦着。
等级是社会中必然存在的形式。有国家,就必然有国家机器。有国家机器,就必然有等级。我们在批判官员腐败作风的时候,没有必要把等级观念庸俗化,搞得人人自危。
最新文章:变味的压岁钱忽悠谁?
新浪首页刊发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