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讲坛》不可能永远红下去

(2008-01-23 22:21:31)
标签:

文化

百家讲坛

易中天

(博客首页文化栏目\锐博首页杂评栏目推荐)

 

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少人为之感到惋惜甚至痛心。其实大可不必。世上任何一件事物,当它走到最高顶峰的时候,必然会走下坡路。这是自然规律。

《百家讲坛》为何能火?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人们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同时,表现出对精神文化的极度渴求。而历史知识,这一能够体现一个人素质和涵养的文化元素,成为人们装点自己门面的首选。《百家讲坛》的出现,可谓正中人们下怀。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把看《百家讲坛》,议论《百家讲坛》当作自己有文化、不落伍的一大时髦。

其二,易中天等一批深谙电视文化之道的学者(其实我更愿意称他们为艺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新型电视文化,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极大享受。其实,不少人爱看《百家讲坛》,并不在意能够学到多少历史知识,而只是把《百家讲坛》当作和小品类似的节目来看。易中天等人极富表现力的表演,让人在哈哈一笑中得到放松和愉悦。这种愉悦,是一些低俗电视节目所无法给予的,也是人们渴望已久的。

其三,节目的猎奇味道很能调人胃口。大家看《百家讲坛》会发现,那些学者讲历史,不全是正史,也不全是野史,讲的都是刺激人脑神经的猎奇史,这好象特别符合国人的口味。书上说孝庄没下嫁,我偏说根据考证孝庄下嫁了。书上说周瑜是肚量极小的伪英雄,我偏说根据考评周瑜是切切实实的大丈夫。反正死无对证,只要不太出格,人们愿意听就得。正因为此,使得不少人看完电视看原著。歪打正着,猎奇心倒掀起了一股学史热。

正因为有以上三个引爆点使《百家讲坛》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所以也必然造成《百家讲坛》将日落西山。

其一,人们爱看《百家讲坛》本来就是赶时髦。既是时髦,那一阵子热度过后,必然要凉下来。毕竟人们不想也不能成为熟知历史的大家,知道一点,能够茶余饭后有点谈资,足矣!

其二,毕竟易中天式的人物只是少数。不少学者对学术精通是没得说,但表演功夫差些。如果让人们看电视如同上干巴巴的历史课,恐怕没两天就兴趣全无了。如果易中天式的人物不常有,那么《百家讲坛》也必然不常火。

其三,猎奇故事总有讲完的时候。孔子都被人说成私生子了,那就再没有其他什么可以让人支起耳朵来听的猛料了。三国被煮了,西游也被煮了,老祖宗留下的那点玩意总有被煮完的时候,那么《百家讲坛》也应该被煮了。

所以,《百家讲坛》失宠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完成了历史使命,必然会有另外的一种载体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老板下跪给员工洗脚是人格污辱
 
新浪首页刊发文章链接:
 
 
博客首页刊发文章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