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百家讲坛》挑刺是很愚蠢的行为

(2007-08-03 13:29:01)
标签:

时事评论

百家讲坛

找茬

挑刺

愚蠢

谈天说地

感谢新浪首页、博客首页、文化博客首页热心推荐 

一边是百姓看得津津有味,一边是学者批得唾沫横飞。百姓热棒,收视率显著攀升;专家猛批,知名度空前提高。后果非常好,栏目很高兴,或许谁也没想到,《百家讲坛》一出世,就会撞上狗屎运,连中两项大奖。

这对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无疑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却绝非偶然。

其一,主体定位巧妙。大家看看《百家讲坛》中各个讲座的名目,不是某某品《三国》,就是某某读《论语》,或者是某某告诉你什么什么。它明确地告诉受众们,本讲坛所有言论,都是嘉宾一家之言,而不是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正说。这下好了,这个定位就给了演讲者在正史与野史中游离,在原著与个悟中穿梭的广阔空间,使整个节目化有形为无形,让人打无准星、击无目标。这个学者说易中天有硬伤,那个专家说于丹有错解,可人家讲的全都是个人的感想,个人的心得,并没有说自己代表真理啊?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喊大叫地指责批判,显得就非常可笑了。

其二,功能定位模糊。首先是《百家讲坛》这个名字,开宗明义地告诉人们,这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真伪,各自辨析。再者,《百家讲坛》只是一个电视栏目,它并不是学生的教科书,它所要承担的功能,到底是给人以正确的知识呢,还是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呢?显然,电视台对此给予了非常模糊的定位。你说它是一个娱乐节目,但它的知识性却非常强。你说它是一个教育节目,但它却是纯粹的一家之言,并不对受众负什么责任。对于这样的模糊功能,你批评它什么?说它误导观众,人家本来就是让你自己辨析真伪的嘛!他们只是说,而没有导嘛。

其三,受众定位准确。《百家讲坛》为什么会如此火暴?其他一些学术性很强的节目为何门可罗雀?道理其实很简单。对中国人来说,《百家讲坛》是中餐,一些学术性很强的节目是西餐。都说西餐营养搭配合理,有益健康。而中餐只重味道不重内质,吃多了不好。但中国人哪个不爱吃中餐?现在很多人批评《百家讲坛》,给它找了很多“茬”。岂不知,正是这些“茬”,给了整道大餐以符合广大受众口味的鲜美味道。如果不是这种用野史的办法讲正史,用老百姓的大实话讲经典的创新手法,把本来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枯燥无味的历史学籍变成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故事会,还会有这么多人爱看吗?还能让如此多的历史盲、经典盲,在妙趣横生的讲座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吗?如果说,这些知识当中有一些谬误,其实也就像一盆红烧排骨中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好的调味品,一同吃下去并无大碍。但如果没有这些调味品,白水煮排骨,还会有人愿意吃吗?都说中餐不科学,中国人吃了五千多年了,不也没事吗?

所以看来,《百家讲坛》在真正意义上并不存在对与错、真理与谬误的争论。看不到这个本质,乱给它们挑错,等于迎着大风中抡大刀,冲着棉花出拳头,勇猛是很勇猛,却非常愚蠢。 

最新文章:成年男人最该做到的四件事HOT!

 

更多精彩: 

新浪首页、博客首页、锐博首页刊发文章链接:

  孔子给不惑之年男人的三个忠告(新浪首页、博客首页)
  孔子门徒注定考不上大学的铁证(新浪首页、博客首页)
  孔子一生中最后悔做的一件事(新浪首页、博客首页)
  《论语》中的骂人篇让孔子形象受损(博客首页)
  大学重开语言课究竟是在嘲弄谁(博客首页)          
  莫把汉服当作文化伟哥(博客首页) 
  没有七大硬功就别去当秘书(博客首页)       
  明年我要挺起腰杆当老鼠(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