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博访谈30期:学者郑张尚芳谈古代“普通话”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6:36 新浪博客 | ||||||||||||||||||||||||||||||||||||||||||||||||||||||||||||||||
| 
 
 2006年12月6日13点,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BLOG)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中国古代的“普通话”话题全程与网友交流。 聊天视频: 视频1:用古音读《诗经》的《官雎》。 视频2:用唐音念李白的《静夜思》。 视频3:新的词汇肯定会使语言变化。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的嘉宾聊天室,我是博客的主持人术术。今天聊天的话题是关于古代的官话,古代的官话到底和北京话有什么区别?和现在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的聊天室有两位嘉宾,一位是我们今天的嘉宾主持人,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解小青女士。您好。另外一位也是我们的语言文字专家,是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老师,尚芳老师您好。请二位嘉宾先跟网友打声招呼。 解小青:网友们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如果关注今天的话题,参与今天的聊天,欢迎通过您的电脑参与,也欢迎您拿起您的手机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今天我把主持的话筒交给解小青老师,我主要是转述网友的一些问题。 解小青:好的。郑张尚芳老师您好,据我了解您是1933年生人,从事音韵学研究已经50多年了,我想知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音韵学a感兴趣? 郑张尚芳:高中的时候已经读到王力、赵元任、高本汉的一些书,很感兴趣,那时就迷上方言音韵。 主持人:听说您和王力老师认识还有一段很传奇的故事,给我们讲一讲。 郑张尚芳:是这样的,王力先生写了《汉语史稿》的语音部分,我对他的这一部分提了一些意见,给他提了一些改动的建议。他是一个大学者,我当年是一个无名小卒,是一个小青年,他居然对我提的意见很重视,而且欣赏。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忘年交,他有些问题愿意和我一些探讨,他说你的脑子还比较活,有新的见解,愿意和我讨论。 主持人:听说他当年还曾经答应为您的《上古音系》写序? 郑张尚芳:我搞上古的语音系统,当年他说,如果你的书出来了,我愿意给你写序。可惜我《上古音系》2003年才出版,他已经去世了,看不到了,此书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纪念。 主持人:应该说王力先生那本《古代汉语辞典》是一本工具书。 郑张尚芳:他在古汉语方面的影响很大。 解小青:我想王力先生肯定会为您的成就感到欣慰,他虽然没有看到您的著作,但是这种遗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动力。前两天我看有一个网友在上面发了一篇文章,谈中国古代官话的文章,您是这方面的老学者了,所以今天想请您谈一谈中国古代的“普通话”问题。 主持人:官话能不能说是普通话? 郑张尚芳:是这样,中国早就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我们在很古的时候,我们有古代当时的“普通话”。因为我们地方很大,地方有方言,还有不同的民族,大家怎么交流?比如孔夫子的弟子3千,来自全国各地,如果没有一个教学语言,他是鲁国人,如果他用鲁国话说话,弟子就听不懂。所以,他当年是用雅言说的,《论语》里就说过,孔夫子是:诗、书、执礼皆雅言。 主持人:也就是说,雅言就是现在说的普通话,就是古代的官话。 郑张尚芳:是。 解小青:我们的语音系统是两套,一套是官方,一套是民间,民间是方言。 郑张尚芳:读书人或者是上层的知识分子,是做官的,都用雅言说话,教书,外交场合,各个国家的使节在一起,诸侯来讨论问题的时候,都是用雅言。这个雅言就是正音、官话的前身了。 解小青:就是标准音。您说标准音是以什么地域的方案为基础的呢? 郑张尚芳:这个是很早了,我们知道孔夫子生活在周代,周代文字是怎么来的呢?甲骨文是殷代的,甲骨文的发音是殷商时的河南音。周人在洛阳建立成周,把殷的贵族知识分子集中在成周,周人就向殷人学习文字,学习文字就照它的发音学。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所以,古代来说雅言的“雅”和夏代的“夏”是通的,《墨子》、《荀子》、现在地下发现的竹简里,“雅”和“夏”是通的。《诗经》里的“大雅”、“小雅”,竹简里就是写“大夏”,“小夏”。夏的建都就在洛阳。然后殷代也在洛阳周边。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这一点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现在的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是从清代中期才确立的。 解小青:我想肯定有很多网友特别感兴趣,您刚才提到了孔老夫子讲课,那他当时教学生《诗经》,是怎样的发音方式? 主持人:肯定和现在“普通话”说的是不一样的。 郑张尚芳:过了2500多年了,那个话现在我们通过古音研究,我们能够把它发出来,这个叫做重建,重新建立起来。就像我们现在搞猿人,拿个牙齿能够重建出形体来,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材料把古代的音重建出来。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原音重建一下。我把《诗经》的《官雎》念一下。咱俩配合一下念。 解小青: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郑张尚芳:groon groon ca gu,z’’e’ gaal dye dyu。 解小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郑张尚芳:iiu’ lêêu’ h’’lyeug na’,gun zle’ huu’ g’’u。 解小青: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郑张尚芳:g’’u dye be deeg,ngah mis sne beg。 解小青: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郑张尚芳:leu zee leu zee,dên’ don’ ban’ zreg。(’’表浊音,’表紧喉上声) 解小青:我们的前四句平生比较多,后四句仄声比较多。 主持人:还是有一些韵律的,比较有趣。跟现在还是有些很接近的地方。 郑张尚芳: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