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博访谈第21期:团中央嘉宾谈志愿者与注册(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19:25 新浪博客 | ||||||||||||||||||||||||||||||||||||||||||||||||||||
11月10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共青团北京朝阳区委书记郑宇、志愿者曹晓明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中国青年志愿者状况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点击进入: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博客)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的嘉宾聊天室,我是新浪博客的主持人术术。各位网友如果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或者是关注我们今天的话题,除了可以通过电脑来参与今天的聊天,还可以通过你的手机来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过程。新浪网手机的网址是sina.cn。 介绍一下三位嘉宾: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王老师您好。 王雪峰: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周末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嘉宾是共青团北京朝阳区委书记郑宇老师,郑老师您好。 郑宇:您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志愿者曹晓明,你好。三位嘉宾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如何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最近“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博客”在新浪开通了。您对开通这个博客是怎么想的呢? 开通博客符合时代需要 王雪峰:我们最近开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新浪的官方博客,这是新浪对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的一个很大支持,我们非常感谢。开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从网络上看效果非常好,向社会宣传了青年志愿者这项工作,传递了我们一些工作的信息,也非常受欢迎。 主持人:我知道新浪博客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以后会陆续有一些合作,包括征集青年志愿者书写博客,建立博客圈。我在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新浪博客提供的这个平台,标志着中国志愿者行动与新兴力量的一种结合。郑老师您是做基层工作的,是和基层志愿者打交道,博客这种方式是不是能够鼓励更多青年人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动中来? 郑宇:这应该是符合当前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上网,我们国家的网民数量也很庞大。在团中央的整体要求和部署下,我们基层的团委或者青年志愿者协会这类组织,我们一般采取了几种方式为志愿者提供服务,让他们注册成为志愿者,其中就包括这种新兴的服务平台,就是网络平台,可以上网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博客又是一个比较时尚、比较受青年欢迎的这么一个网络空间,在这里边成为志愿者,可能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热情,被他们所接受。 主持人:晓明,你是哪年成为志愿者的? 曹晓明:本科期间也做过一些志愿者的工作,但真正成为志愿者,时间比较长的志愿服务是在去年8月份,参加了北京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这也是团中央和教育部一同组织的一个项目,去青海大通县进行志愿服务。 主持人:在青海呆了多久? 曹晓明:我们呆了一年的时间。 主持人:在此前你在北大读书期间就曾经参加过很多青年志愿者的活动? 曹晓明:那时主要是侧重对志愿者活动的宣传。 主持人:晓明写博客了吗? 曹晓明:我一直想写,尤其是最近在整理文字,特别是有这个冲动,目前还没有。 主持人:刚好我们的编辑说一定要让我们的志愿者在新浪写博客,提前就给晓明开了一个博客,这就作为你今天做客新浪的一个礼物。 曹晓明:谢谢。 主持人:希望晓明的博客早日挂好东西,能够在新浪博客推荐,让更多的网友、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一个青年志愿者的生活。 网友:我还没有看过“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博客”,能不能请王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博客的内容? 王雪峰: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博客刚开通的这段时间,我们把中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包括如何成为一名志愿者,包括我们最近组织的一个重点工作,我们派遣了50名中国的援外青年志愿者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前去埃塞俄比亚,把他们离开北京前在北京科技大学培训的一些情况,包括我们为他们举行送行仪式的情况,还有他们抵达埃塞俄比亚一些情况的照片都挂在官方博客上面。我天天在关注这个新生的事物,很多人都发表了非常热情洋溢的意见,我们看了以后深受鼓舞。 《志愿者》电影演员选秀 主持人:我看到还要拍一个志愿者的电影,就叫《志愿者》是吧? 王雪峰:有一家文化公司拍的就叫“志愿者”的电影,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志愿者为名字的电影,主要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到祖国的西部去支教,当志愿者的一些生动故事。 主持人:我看到我们还进行了选秀,在各个高校选拔演员,选上的这些演员,博客上还登了他们的照片,他们本身是不是也是志愿者呢? 王雪峰:电影演员选拔采取在全国青年中广泛的海选这样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好处是宣传了志愿服务的理念,传播了志愿精神。另外,这样大范围的选择,可能把演员的质量选得更好一点。最后一场决赛是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主持人:我看到了,博客上都有。 王雪峰:我去看了,最后选中两个男生、两个女生,其中有一个好像是清华大学的,我印象当中跟晓明有相同的经历,她好像也到西部去支教过,做过志愿者。 主持人:至于四位当选演员的名字,还有他们的照片,我觉得各位网友还是到博客上去浏览。 王雪峰:对。 主持人:希望有机会他们也能到新浪做客,谈谈他们拍这部《志愿者》的感受,特别是谈谈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志愿者以后的感受。郑老师,您觉得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您所接触的,您觉得他们有没有抒发自己当志愿者这种感受的愿望? 郑宇:我觉得有。因为每个志愿者实际上他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是在践行着志愿精神,“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他也是通过这样一种行动,在内心得到一种升华或者是提升,实现他的价值和体现。每个志愿者都渴望有一个平台,因为做志愿者是不求回报的,物质上没有什么要求,他们可能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每个志愿者都渴望有一个平台,能够抒发自己的感受,同时与大家分享、传播志愿精神,共同推动志愿事业的发展。 主持人:晓明,你什么时候能够把支教日记发到博客上? 曹晓明:我回去整理一下,因为我当志愿者期间一直记日记。 主持人:是不是也有很多辛酸、困难? 曹晓明:我特别同意郑老师说的,物质上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可能精神上有时不被人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平台,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