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妈妈,上海知青,53年生、“69届”。70年起在黑龙江呼玛县插队10年。回沪后在上海市教育系统任职,曾赴台湾、加拿大等地考察教育。】
老虎妈妈原文《你知道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吗?》主要内容:
前不久偶然知道,原来中国也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有过亲密接触,更惊奇于创造这种亲密接触的,竟然是个生活在中国近三十五年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中国名字叫“赛珍珠”。
因写了一本关于中国人的小说《大地》(以及两本传记),于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个将《水浒传》译介到西方,还将林语堂和老舍等一批中国作家推向西方世界,但在中国,她的名字被冷落,被雪藏。长期被定义为“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老眼镜点评如下
2012-08-02
06:18:11
老眼镜有的领域还真孤陋寡闻,还真的不知道赛珍珠和中国的渊源。
对诺贝尔文学奖,国人至今仍然存在着一种复杂心里,使得我们对它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向期望与妒忌互存的心理变化过程,把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无缘归罪于“帝国主义歧视”。
http://s4/middle/69fbafa1tc658e401f353&690
瑞典国王颁发诺贝尔奖。 美国作家:珀尔·巴克(赛珍珠1892-1973)
不言而喻,近几十年来,我们缺少的是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纵观文学史、只有三十年代有过一段宽松,繁荣的时期,中国的很多大师级的家都是在那个时期涌现,林语堂、梁实秋、张恨水、沈从文、姑且不论,就是鲁巴茅 郭老曹的辉煌也产生于那个时代。
而我曾经把原因归结为:
1,军阀混战,无暇顾及。 2,军人主政,不屑一顾。
3,文学对民众影响极小,因而封杀力度不大所致。
后几十年,我们又经历了从“七亿人民一把号,只能吹出一个调”的赞颂旋律,“政治向金钱”“遵命向荒诞”的浮躁之风,“诺贝尔文学奖”只有离我们越来越远!
哈哈!来了兴致,又收不住口了!问候,祝好!
老虎妈妈回复: 2012-08-02
11:59:37
老眼镜您果然厉害,寥寥数语便将我国人为何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分析得颇为透彻——至少我是十分信服滴,呵呵。
您说“近几十年来,我们缺少的是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此话太精辟了。放眼看看现今的文学作品,充斥着商业化、娱乐化(本质上也是商业化)的气味,如此环境下,又如何能出大作呢!呜呼。。。。。。
老眼镜您贵体恢复还不错吧,难得能洋洋洒洒留下这段评论,老虎妈妈我感激不尽喔。顺祝一切都好!
老眼镜点评
2012-08-02 12:48:19
中国的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至今仍使世代中国人大大滴引以自豪。
“四大发明”足够大华民族再继续陶醉和炫耀它几辈子。鲁迅大叔说的“我爷爷比你爷爷阔多啦”,此话不假,历史上是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这些“资治”“史”“鉴”,都成为历代为政者的必修课,也摆满了当代大领袖们的床头和书屋,
试想,整日在这样的故纸堆里思考,怎能不受影响?又怎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了解世界主流文化、科技、乃至民主之道呢!
记得当年周大管家看到这部书,极为感慨。曾教训过中科院:拿去好好“研究研究”。结果大华科学家们拿出一大堆斥责洋人的批判文章。挑了一大堆“帝国主义的错误”!
按说中国人应该自己写一部!乖乖,那年头,没人自讨这等麻烦!
这就是世界科技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
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产生在欧洲呢?……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占了先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绝大多数中国人,和老眼镜不知道“赛珍珠”一样,
根本听都没听说过世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不过,俺老眼镜却知道“妓女赛金花”与瓦德西“睏觉”的“屈辱史”!
1994年,中国自己的《中国技术史》系列开始筹备。
1946年,46岁,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
1971年,71岁,为英国学术院院士。
1994年,94岁,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95岁,死了!
【留评博友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