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插队小记
        我8年没有回武川了,有的同学近40年没回去过。这次决定回村看看,大家都很兴奋。于是,十几个人,三辆车从呼和浩特向着我们当年插队的村子出发了。
http://s10/mw690/002cA9Tvzy747XJYzBne9&690
车进入武川界了,车进入当年的大队天力木兔了,进人中营子村了。
http://s11/mw690/002cA9Tvzy747XKzs0yba&690
 直奔二嫂家。
http://s2/mw690/002cA9Tvzy747XLhqnfd1&690
标签:

杂谈

分类: 重新走过

    我和王迅一直跟着旁观,只见我每天下了课都去文化局,小燕燕都会飞出来扑到我怀里。可每天早上,我要去上课,小燕燕都要死死拉住我放声大哭。第一次我到师院报到时,小燕燕高高兴兴地和我挥手告别,转眼就是半个多月没见到我。他们去集宁开会时路过呼市,一别又是40多天。所以,现在怎么说,妈妈去上课,下了课就回来,她都不信。每天都得杨永增把她抱住,我才能硬跑出来。听着小燕燕在身后嚎啕大哭,我每天都忍着泪,像逃跑似的离开。我们旁观都觉得孩子挺可怜的。

    这一段,我常常带她去学校玩。头几天,不管同学们怎么逗她,燕燕只是诡异的笑笑,就是不说话。几天后,在很多同学面前,女儿忽然宣布,她要背《卖炭翁》了。一开口,竟然是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不差。背完后,还说:“我爹爹是这样背的﹍﹍”,又用内蒙武川话背了一遍。原来,小燕燕几天不说话是怕别人笑话她的内蒙话,是在“翻译”《卖炭翁》。天啊,这是四岁的孩子吗?

    元旦时,系里开联欢会,我带小燕燕去看节目。77级

标签:

杂谈

分类: 重新走过

   

村里后生还是天天都来,还都是一个人来。来了还是胡说八道的。日子就这样艰难地过着。挖完渠回村,秋收已经开始。

    这天,我正随着社员们往西梁走去拔麦子。忽然后面有人喊:“王海军,有人找你。”“找我?谁会找我?”我停了下来。一个村干部陪着两个人追上来。“窄是公社管恣情(知青)的干部,找你了。你盟(们)唠哇。”村干部说完转身走了。

 

标签:

杂谈

分类: 重新走过

    我学王迅的样跳上剑船。王迅说:“你第一次飞,还是坐下吧。”我坐下后仔细一看,哇!里面居然有现代化设备。仪表、显示屏、输入键盘,操纵杆,应有尽有,不亚于杨利伟的飞船啊!王迅说:“今天我们慢慢飞吧!”只听他一声唿哨,飞来一大群仙鹤,簇拥着我们一起飞着。蓝莹莹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有的像绵羊,有的像棉絮,一团团地被我们甩在后面。微风轻轻的拂过,剑船飘飘悠悠地飞着,地面的种种景物尽收眼底,真像神仙在腾云驾雾。

    看了一会儿景,我们又聊了起来。

    王迅说:“我下乡已经6年了,还没有找对象,我容易吗?回城市、当工人是最高的目标。可没有你那些豪言壮语。”

    “其实,我当时情绪波动很大,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那么想。”

    “吾妹谋略甚深,已对招工不抱希望,居然写了一封长达4页的倡

(2011-12-11 1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博友聚会

    网上认识了老张,知道他曾在内蒙四子王旗插队10年。四子王旗与我们武川县相邻,同属乌兰察布盟。几次相约,都不凑巧,没有见成。得知老张今日来京,于是邀他来吃莜面。

http://s11/middle/784b47f5hb3cac1fed3ca&690

    我也不会推窝窝,用饸饹机轧的。只有烩菜、凉菜,没有酒。是不是慢待客人了?
http://s2/middle/784b47f5hb3cac94d8591&690

    京津飞侠,今日飞抵我家吃莜面,不胜荣幸。同是内蒙乌盟插队,同是10年。又是网友、博友。今日初见,有如故人。开心!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间百态

    警方验尸完毕,发还了遗体。张老师对我说,准备第二天下午就火化了。因为张煜不是一中的学生,所以也没准备一中领导去,只是向一中要了车。跟一完小打了个招呼,他们也没什么表示。好像在如潮的流言下,他们也对张煜是不是好孩子失去了信心。只有高一年级组和语文组的两三个老师打算去。第二天中午,女儿说她们班下午不放假,也不让请假。我让女儿去上课,告诉她在教室等我去叫她。下午,我跟张老师说让司机把车开到一完小,我照直走进正在上课的教室,连我女儿点着名叫了5个平时和张煜要好的学生,带着她们就走。上课的老师并没有阻拦,可能她也觉得学生应该去吧。

    到了火葬场告别厅,没有挽联条幅,也没有花圈,只有张煜的遗体孤零零地停放在屋子中间。张煜的姥姥说,夏天走的人也要穿棉衣。张煜穿着家里赶着缝的棉衣棉裤,还有棉鞋。给她买了一顶她生前喜欢没舍得给她买的帽子。可是她的脸怎么整容都没盖住青紫色,头肿得老大,眼睛都没有合上,基本上认不出来了。大家围拢过去,眼泪都流了出来。孩子死不瞑目啊!

 

分类: 插队小记

    老谭家的日子越过越兴旺,生下了大胖小子,盖起了大正房。乐乐也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时,知青开始分配工作了,乐乐要是不结婚也就可以分配工作离开农村了。看到同伴走,她也掉了几次泪。可她从来没有打算离开老谭。接着,知青开始大批回京了,乐乐总觉得不屑于去搞那些歪门邪道,一直按兵不动。直到结了婚的女知青也带着她们的丈夫走了很多,乐乐才醒悟过来。她同样禁不住回北京的诱惑,和老谭商量了一下,也开始办理回京手续了。经过许多努力,千难万难,他们拿到了离婚证,也拿到了死亡证明。                        

    乐乐找到了北京的劳动局,在门口徘徊着,徘徊着。她的手在抖,那薄薄的几张纸,她觉得有千斤重;她的心在颤,胸口好像要爆炸一样。她转了很久很久,心里总是不能平静,终于把心一横,一步迈了进去。一瞬间,乐乐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了。她忽然鬼使神差地对劳动局的人说:“我这些证明都是假的,我不能这

分类: 插队小记

    谭秉文,人称老谭。是农村小学的公办教师。因为腰部受过伤,走路有点抬不起腿,背有点“锅”。不过不盯住他看,基本看不出来。因为他排行老四,给三个哥哥娶完媳妇,家中已是弹尽粮绝,徒有四壁了。所以,快30了,还没有娶过媳妇。后来,在别人的撮合下,娶了邻村女知青乐乐——李乐平。老谭长得慈眉善眼的颇为体面,到底是常年当老师的文化人,他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闪着智慧的光。要是一开口说话,表情生动喜人,语言风趣幽默,准逗得你哈哈大笑。乐乐是个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她单纯率真,喜欢直来直去。说笑就笑,说哭就哭;说唱就唱,说跳就跳。好像从来不知什么是忧愁。他们两人凑成一对,就像一对开心果,别人看着都高兴。

    洞房花烛之夜,老谭和乐乐像平时一样,嘻嘻哈哈地聊着天。天不早了,乐乐说:“嘿,你出去吧,我要睡觉了!”老谭惊得平时的聪明幽默都不知哪里去了。结结巴巴地说:“剋------剋哪圪了?”窗外听房的后生笑倒了一片。------。第二天,谁见了老谭都问:“老谭,剋哪圪了?”

分类: 插队小记

下乡后第二个冬天(没有算68年冬天),我又跟同村女知青一起回了北京。因为前一年独自一人返回内蒙时路遇惊险,我不敢再一个人走,就住在我哥家等着和别人结伴回去。我妹妹在山西阳高插队,路比较好走,她就先回去了。

住了两个多月,还是没人肯回内蒙去。不知不觉,哥哥嫂子就有了许多变化。每天早上不到5点,他们俩人就开始窃窃私语。孩子睡在他们中间,如果一被吵醒,他们就这边亲一口:“宝贝,爸爸的小命根儿。”那边亲一口:“宝贝,妈妈的小命根儿。”孩子总是咯咯地笑着,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我却不以为然,心想:“这么早不睡觉,神经病!”我看他家门外立着个门板,就把它擦干净,晚上用椅子搭起来,不跟他们睡一张床了。每天早上,我被吵醒后连身都不敢翻,尽量让呼吸平稳,假装还没醒来。听着他们甜甜蜜蜜、卿卿我我,也知道了一些秘密。起先,我哥想等我父亲问题解决再结婚。等来等去,老

标签:

杂谈

分类: 插队小记

    在困难时给你帮助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爱护你的人。她给你的东西也许不值几个钱,可是却暖到你的心里。

我叔叔是江苏阜宁的中学教师,我婶婶是小学教师。那时的人,既不旅游也很少探亲。他们没有来过我家,我父亲也没有回去过。我们只是从照片上知道叔叔婶婶。叔叔婶婶有6个孩子,孩子都上学后,他们生活有点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向我父亲要过钱,也没提过其他任何要求。每到开学,我母亲都会替我父亲给他们寄一点钱去。也没见他们回信来说点什么。这份情,平平的、淡淡的。后来,我父亲出了问题,母亲也被单位隔离。很多亲戚都受了牵连,失去联系。在那鬼都不上门的时候,叔叔却开始常常写信询问我们兄妹的生活情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