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毛病。忘记应该带的东西,忘记该做的事情,为自己惹麻烦,被老师批评,丢失价值不菲的东西。如果这个“顽疾”不改掉的话,将来更会为自己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尽快改掉这个坏毛病。但是你会发现无论你提醒他多少次,甚至惩罚他多少次可能都治不了本。常常忘东西的孩子不一定是因为天生忘性大,性格粗线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忘性大才能彻底治愈。
建立条件反射
我们出门前第一想到的是要带钥匙,要买菜第一想到的是带钱,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连接都是我们在几十年里通过每天无数次的重复意识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对于9月份刚上小学学习管理自己东西的孩子来说,这类条件反射还没有建立,忘东西太平常不过了。我们家的两个资深小学生暑假返校时要背书包,我问他们去干什么,他们才反应过来返校不需要书包。几年的小学生活已经让他们把“上学”和“书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幼儿园老师每天放学前不但叮嘱孩子们今天不要忘记带回家的东西和明天要带来的东西,还在黑板上贴那些物品的图案,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减少忘记的频度。孩子小需要妈妈的帮助,但是记住不要代替他。有些上学需要带的物品是固定的,比如有5样东西,那么这5样在每天和他一起准备的过程中,无数次的重复会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一说到上学,他会条件反射性的想到那5样物品。一旦这个基础建稳固了,在这个基础上附加的种类就会变得容易记忆。他需要的帮助会越来越少,直到能够完全自理。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准备,等孩子睡觉后再偷偷查看他做的准备,要是发现了忘记的东西,第二天早上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态度提醒他再做一次准备。
绝对不会忘的地方
我平时只有工作时才带表,表摘下来放在抽屉里以后,有时上课时才发现忘记了带表。后来我就干脆把手表放在工作的书包里临上课前才戴上,这样就再也没有忘记过。有时候第二天需要用相机,我怕自己忘了,就把相机放在紧贴在每天都用的包的旁边,放在门口的地板上。我教孩子们也这样做,第二天早上需要用的东西全都准备好放在门口的地上。每天临睡前门口就堆着我和孩子们的各种各样的包,这个地方只用来放第二天早上出门用的东西。这样早上穿鞋的时候一弯腰就能把该带的东西拿到手,一件都不会忘。孩子们刚上小学的时候常常忘记带帽子,有时候是早上临走前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帽子,为此我去学校送过几次帽子。后来我教他们每天晚上准备好书包以后把帽子放在书包上面,书包不会忘,帽子也不会忘。不光是帽子,孩子们的运动服头一天洗了,第二天才能干,为了不忘记带运动服,我教他们把装运动服的袋子放在书包上面,这样早上拿书包的时候绝对会注意到还没有装运动服。孩子们比我睡得早,有些需要我处理的东西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交给他们,这时孩子们就不扣书包扣,临走时发现书包扣是开着就证明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准备好。即使我忘了,孩子们也一定不会忘。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小习惯,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绝对不会忘的地方”。
绝不拖延
有时候我们忘记某样东西或者事情,是因为我们心里想着“一会儿再做”。比如有时候孩子们做完作业以后心里松了一口气,就把作业放在桌子上转身就去玩。他们找东西,作业很快就被他们翻出来的新东西所埋没,或者谁从桌边路过的时候,作业被风吹落在地,钻到了沙发底下,就这样把作业给忘了。所以我教他们做完一件事以后马上物归原位,不要等以后,不给自己忘掉的机会。重要的事情先做完,要玩可以等一两分钟,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了就忘了他们原本应该做的事情。
分成简单的步骤
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教我们起立的做法让我永远难忘。她教我们起立的三步骤:一站起,二向左跨一步,三跨另一步站稳,然后鞠躬。我到现在还在用她教的“一二三”法,将容易忘的步骤或者事情分成一二三步,确认自己将三步都做完。但是这个步骤不要超过三,三步让人感觉很愉快,再多就烦了。孩子们最近吃完饭后的表现让我很失望,不是忘了擦桌子就是忘了拣掉在地上的东西。于是我把吃完饭后要做的事情分成三步教给他们:一把饭碗放到洗碗池里,二擦桌子上自己吃过的地方,三清理桌下弄脏的地方。再简单说就是:一饭碗,二桌上,三桌下。只要他们吃完饭了就会想起一二三,然后就不会忘。
事物有优先顺序
孩子又忘了东西,家长心里有火但是都喷发出来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呢?凡事必有原因,孩子也有说不清的自己的原因,也许帮他找到又忘了东西的原因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有的人容易忘的事情或者东西恰恰是心里觉得不是那么重要的部分。假如下周学校组织去爬山,可以带吃的,可能有的孩子会忘记带帽子或者其他东西,但是没有孩子会忘记带吃的,他在心里已经期待好久了,怎么可能忘呢。孩子回家来,是先玩,还是先看书,或者是吃零食,看电视,他首先做的事情往往是对他此刻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玩到兴头上作业什么的也就忘了。如果他忘东西的原因是错误的优先顺序,就要帮助他重新建立正确的。
还有的孩子常常丢东西,哪怕是上千元的字典丢了也不太当回事,但是他写字时绝对不会丢一个点,老师说的话一字一句也都记在心里。这样的孩子对物质不执着,可能金钱观念比较淡,在心里更加重视感情、知识等等无形的价值。以后可以加强他的金钱观念,让他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同时这也不一定是坏事,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学做计划
常常听到有人说忘记了生日或者什么重要的日子,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每年12月拿到新笔记本的时候就把亲近的人的生日清楚的写入笔记本了,第二年预订要做的事情明白具体日期的时候就记入日期,只明白月份的时候就写入这个月的计划。笔记本随身携带,每天都要查看若干遍。我的记性虽然不如以前,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记录有具体的计划,所以不可能忘记什么事情。繁琐的小事很多的时候,我就把每天要做的小事在纸片上列成表,给谁谁打电话,和谁谁确定日期,每天要在电脑上查的东西,去哪个超市买东西,具体买什么东西等等。小纸片放在我的电脑上,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出门时根据计划选择最方便的路径,去购物时也拿出来作参考,每做完一件事就划掉一件,到了晚上把小纸片扔掉。
不要以为孩子小不需要做什么计划,其实一个人会做计划的时期越早,人生也越容易成功。让孩子将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写下来贴在明显的地方,完成一件划掉一件,心里越来越清爽和自豪。还可以给他一本专用的小日历或者台历,让他自己在上面写计划或者备忘录。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其实很多人小时候很粗心大意,没少丢东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丢三落四的毛病慢慢就改掉了。改掉孩子坏毛病的最关键人物不是家长也不是老师,而正是孩子自己。我上述说的都是帮助孩子克服忘性的方法,而不是代替他做事的方法。当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公的时候,他会为了自己而努力。听说国内很多学校的班主任都采用群邮方式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要带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用手机联系很方便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邮件是发给家长的而不是给孩子的。老师用邮件督促家长提醒孩子做准备,这样第二天孩子忘东西几率会减少,自己的工作也会更顺利。但是这个方法是通过第三方来要求孩子,而不是孩子自觉提醒自己遵守。如果孩子仍然有忘了的东西,那么就完全有理由让家长来代替孩子承担责任,这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
日本的小学还在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用书面通知或者让孩子自己在小本子上记录,由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尽管仍然有不少孩子忘记该准备的东西,但是孩子们的失败年年都在减少,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觉得准备东西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忘了的话,承担责任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吃过几次苦头之后,孩子也会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向家长求救。在他自己有想改变的想法的时候就是与他一起下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的黄金时机。此外新学期开始或者过生日、过年的时候都是促进他改进的好时机。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公和自己的责任,家长再代替他着急,再努力改变他恐怕都效果甚微。
我家墙上还贴着小亚二年级学期末时写的誓言:“到上三年级为止,绝对不再忘东西”。那是两年多前班主任老师让他们在升入三年级前写的自己心里的愿望。小亚没少忘东西,感到痛之后就有了想改变的强烈愿望。誓言原本贴在教室里,小亚拿回家以后我就给她贴到了墙上,到现在还没有摘。一二年级时粗心大意的小亚现在真的不再忘记什么东西了。
亲子洗浴是最好的早期性教育
日本妈妈的十条育儿秘笈
让孩子更聪明的说话方式
日式饭桌上的早教
懂礼节的孩子让我感动
看日本如何教育儿童做到平等
懂框框的孩子更自由 解说“日本妈妈十条家训”
天生相貌平凡的女孩培养计划
怎么破解孩子的谎言
日本妈妈怎么支持孩子学琴
日本小孩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
为日本的“忍耐教育”加油
提高学习能力的三个意外方法
过年给压岁钱的学问
日本老师家访的背后玄机
安全教育离不开适当品尝危险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父母不该忘记给孩子上的一课
六岁女儿自己赚零花钱
女儿在日本住院的非常感悟
女儿聪明愁死人
日本出人意料的阅读环境
婚姻家庭
日本女人的好媳妇综合症
日本怀孕小三找上门
在日本如厕的8个感动瞬间
亲历日式浪漫婚礼
日本女人生孩子7大迷信
生孩子特别痛特别值
中国饺子好吃的秘密(中日文)
日本: 养三个女孩破产
只属于日本女孩的幸福节日
有宠物相伴的12年幸福生活
日本孩子学什么艺最昂贵
日本孩子上什么兴趣班
日本高考现场7大奇事
情人节帮助女孩学做女人

日本妈如何巧妙处理孩子物品
在日本怎么处理孩子换掉的乳牙
如何做个讨人喜欢的职场美人
当妈十年后重拾英语的艰辛路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为何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