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2011-11-15 08:28:00)
标签:

孩子

吃饭问题

亲子关系

不吃饭

育儿

发脾气

分类: 教育育儿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叫做青青的80后妈妈来向百合倾诉,说她四岁的儿子不好好吃饭还故意在饭桌上捣乱,青青忍不住对孩子大发脾气然后又深深自责。不管怎么对儿子严厉甚至体罚,儿子仍然是一边故意在饭桌上“气”她一边黏在妈妈屁股后第一喜欢妈妈。青青妈妈是这样描述的:

2011-10-13
     百合姐姐好!我来了。
     我儿子四周岁了。最近我频繁在饭桌上对他“大呼小叫”朝他发火,今天中午又是这样。用他的话说“我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在家不吃。”为了纠正他,我现在让他自己吃饭。可是他不是慢慢磨叽,就是光吃菜、用手抓、吃的桌上地上到处都是饭。每一样看的我都火冒三丈,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就是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声骂他,还把他关进房间。其实我只是希望他可以独立完成吃饭这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难?每每这个时候,我自己都气的要死。既气儿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吃饭,又气自己的脾气差,好像拿儿子做出气筒。因为不管怎么揍他,打他,吼他,他还会黏在我屁股后面对我第一喜欢。每次过后自己也后悔的要死。

 

2011-10-14

    今天早上又是这样,鸡蛋炒饭才吃几口就说自己吃饱了。我也知道吃饭是他自己的事,可是早上就吃几口会不饿?我强迫他吃,他还是不吃,在自行车上骑过来骑过去,我一下有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我把昨天送他的几本书,整理甩在了大门外。我说,我的礼物不是送给不吃饭的孩子的。他大哭,可是还不吃。于是我又把他独自关进房间3分钟,我想让他好好反思一下。
    一大早上,他饭没吃几口,弄得我现在自己气的要死。关键是又后悔,觉得自己这样是整他?“暴力妈妈?”这样对他心里会有伤害吗?矛盾心理。不就吃个饭吗?为什么每次都要大动肝火。当时自己的音量最起码是平时的3倍。事后又充满自责,当时怎么不能再冷静一些?
    我也看过一些育儿书籍,关于不吃饭的问题。他自己不吃就算了,但是到下一餐什么东西也不给他吃,让他知道饿的滋味。可是说实话,我还是有些担心,胃口可是吃出来的。因为自己减肥就有这样经历啊。晚上尝试不吃饭,一开始饿的要命,可是只要一周,到了晚上不吃饭也不会想吃饭。我是怕他长期吃的很少久而久之,也就成习惯。用奶奶的话说“越不吃越不想吃。”所以每天让他自己吃饭,我们都吃完了,他还是有一碗饭。于是我就不停的说“吃快点吃快点。”“少说话。”吃饭时他话还特别多。
    想到这些,又开始头疼,真希望吃饭时,我不用面对他。

 

    百合是这样回答的:你和孩子在吃饭问题上的矛盾我仔细看过了,原因不在这儿。偏食、不自己吃饭都不是问题,而是你和孩子此刻的亲子关系有些走偏了。现在你即使纠正了他的吃饭问题,孩子照样会在其他地方出现新问题:穿衣、洗澡、睡觉、上幼儿园等等。孩子咳嗽可能是亲的心结之一(青青提到了孩子咳嗽),你对生活的其他地方还算满意(工作、配偶、长辈、人际关系、经济等等)吗?如果各方面都感觉不错的话,不会对孩子如此发脾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而且妈妈的压力非常大,但我们应该把其对孩子的影响减到最低。他是我们最爱最值得付出的人之一,不是吗?

    孩子天生的个性不同,男孩小时候似乎更淘气难管一些,妈妈当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母亲的伟大之处也就在这里。亲了解包容的含义吗?就是无论你怎么自私胡闹怎么不讲道理,他都不和你生气,原谅你,还一如既往地爱你,就像你对恋人寻求的一样。孩子在向你寻求包容和爱。他无意识中用故意惹你生气的行动来向你寻求和验证你对他的爱,一边惹你生气一边在心里狂喊“妈妈是爱我的,妈妈不生我的气。”看到你们母子在家里不断升级这么痛苦我也很伤心。

    孩子的行动原因在此,因此你用一般的所谓科学的让孩子吃饭的方法根本不管用。要想改变,钥匙就在妈妈的心里。虽然很不容易,但是我想你为他改变后,他也会用改变来回报你,母子俩走上幸福的亲子路上你会觉得努力是值得的。

    接着说怎么做。先理清自己头脑中的压力,和孩子有关的是哪些,和孩子无关的是哪些,无关的东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就不要再回想。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催他快吃,也不要让他少说话,让孩子没有压力的吃饭,怎么洒怎么抓都不再批评,不吃就放弃,绝对不批评但同时不要给他额外的零食。只要他肯好好吃一口就表扬他这一口,让他知道无论他怎么闹妈妈都是爱她的。你心里还是担心他的身体对吗?那么就不要再惩罚他,而是直接告诉他如果他不好好吃饭的话会如何,妈妈是如何的伤心。


    孩子向你要求的是爱,所以不要担心这样会惯坏了他,只有让他感觉爱和安全才能谈到解决他的问题。陪孩子玩,认真听他说话,停止任何惩罚和批评,只要他有一点做得好就马上表扬,告诉奶奶和爸爸,大家一起表扬。先改善了亲子关系以后才能谈得到教给他日常的规矩,否则这样下去的话你们的“战争”升级,以后就更不好管教了。一定要努力的试一试,先试几天好吗?改变需要时间,孩子会出现反复,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出现好的结果,有了一点进步就请来告诉我。记住不是你为孩子忍耐和付出,而是孩子帮助你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所以最后要感谢的还是孩子。

2011-10-15  青青当天就这样回复了:
    百合姐姐说的真对,我昨天就在想,是不是我把对生活中的不满、压力或是委屈,把孩子当成出气口?我怕。你今天一说我就更加肯定了,否则不会那么歇斯底里。怎么办?怎么办?我要冷静,冷静。不再批评,如果不吃都随他可以吗?今天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可以过渡一下。因为毕竟他一开始都是家里人跟着他喂,有时候为防止他乱跑开着电视给他看,现在剩三四口的时候我们喂一下,他一会就吃完了。一下就让他老老实实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吃饭是有点困难。
   

    儿子来捣乱了,明天有时间理清思路在和姐姐好好讨教我的问题。谢谢姐姐的耐心回复!


    过了将近一个月,在我为这对母子现在的状况担心的时候,青青的信终于来了,让我松了一口气,也差点流出了眼泪。

11月10日

    百合姐姐好,最近有点忙,所以现在才来向你汇报一下儿子的吃饭问题。关于儿子吃饭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可以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看电视,也可以吃完。但是还需努力的是,还会用手抓菜,有时候会端着碗玩,但是我的焦躁情绪要好多了,不会像前段时间那样对他大叫发火。


    在看到你的回复后,我和他好好谈了一次。我平心静气的对他说,我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不该对他发火。我说“我们俩都要改,我要改不乱发脾气,你需要改好好吃饭。”第二天吃饭时,他依旧东挖一下,西捣一下,用手抓,把碗在桌上推得“哗哗”响。要是以前我又要发火,但是看了姐姐的建议,我忍。真的忍住,克制自己没发火,我甚至强迫自己不去看,当做看不见。我在心里想“这是他在说,妈妈我爱你,你爱我吗?”严重怀疑。但是,,真的,,他弄了5分钟后,,竟然对我说“妈妈你怎么不发火啊?”这是我根本没想到的,原来之前他都是在实验我。哎~~我对他说“我已经改了,不乱发火,你呢?能做到吗?”经过那一次晚饭后,慢慢的,一直到现在基本上儿子都是自己独立把饭吃完,偶尔也会喂两口,但是比起以前真的是有很大进步。


    再次真心谢谢姐姐的帮助。

 

    百合真的非常非常地高兴,这样回复:青青,一直惦记着你和孩子的事情呢,看到你们最近的改变真的为你们很高兴,我的眼睛都湿润了呢。

    青青做到了和孩子以诚相待,和他平心静气地谈心,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努力改善,并且真的做到了忍耐(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最后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然后前功尽弃)。有些人会说我没有耐心,把过错都归罪到自己没有耐心上,但是青青真的做到了,是很了不起的妈妈。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孩子不可能诚心的听你的话。恭喜你们建立了一个新的良好开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一点点再砌筑更多更好的关系,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其实是享受,真心希望你能够慢慢体会到这一点。不光是在吃饭问题上,其他问题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孩子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多用话语和行动表扬,哪怕暂时有停步甚至倒退都没有关系,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装作看不见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千万不要倒退回以前大发脾气的阶段,一切会前功尽弃的,切记!


    全部对话记载于收集育儿路上的烦恼。青青是一位很勇敢、善良也很努力的妈妈,她不为自己找借口,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上有了很大的改善。非常感谢青青同意把这段她和孩子的努力以及改变的过程允许百合在这里登出来,来帮助更多有类似烦恼的妈妈。

 

    青青和孩子的矛盾反映在吃饭问题上,是因为青青正急于纠正孩子吃饭问题上的毛病。妈妈想让自己好好吃饭,但是又不忍心饿着自己,孩子很聪明的抓住了妈妈的“把柄”,故意和妈妈在她

最担心的事情上纠缠,用惹她生气来赢得妈妈的关注和爱。如果你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拥有和感受到是不一样的),孩子就会本能的用变相的方法去“买”你的愤怒。即使问题不表现在吃饭方面上,也有可能表现在洗澡、睡觉、上幼儿园、写作业、故意磨蹭、对某件东西执着等等其他方面。你对某件事情越是重视,他就越在这件事情上和你纠缠,故意跟你过不去。这样的时候无论你怎么批评怎么体罚都不管用,最后的结果是亲子关系越来越差,甚至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相互信任和依恋,而不是双方在心里互相爱但是在行动上互相折磨对方。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形成好的习惯,改掉不好的毛病,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首先要接纳和包容,尽量多陪孩子玩,认真听他说话(其意义在新书里谈),让他感觉自己无论怎么样父母都是爱我的,我在父母心里很重要,我爱我自己。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自己很安全才会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而主动发生改变。要记住帮助孩子改过和前进的不是父母和老师等外界力量,而是孩子被唤醒的潜藏在内心里的巨大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