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豫,凶。--《易经》中对假易学者的警告
(2009-07-08 00:12:38)
标签:
易经假借凶品德 |
分类: 易海泛舟 |
文/虎伯
我没怎么跟他“分享”快乐,倒是提醒他,打好扎实的基础最重要,不要成为不学无术的江湖术士。
如果仅止以此,本来这也没什么危害。你没水平,断事不准,人家自然不信你,逼着你不得不去提高或者干脆放弃,这也就顺理成章了。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么顺理成章。有时你还没学多少,但在实际算命中,也许真的会被你猜中一些呢。而且,只要你有那份“勇敢的心”,就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认同。
如果由此受到一些鼓励,更加发奋研究,那是好事。怕就怕,许多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因此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已经是“半仙”了,从此到处招摇撞骗,那为害就大了。不要以为,懂得金木水火土几个字,就是懂得易经了,那其实还没沾到一点点边呢。“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机也。”《易经》博大精深,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学好的,也没有捷径可走;而一旦学好了这本书,可以指导你整个人生,就不仅仅是让你算个八字而已了。
《易经》六十四卦“豫”就说了:“利建侯行师。”其“彖”解释道:“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一个人,如果不是象前面说的某些人那样浮躁行事,而是顺着自然法则去行动,那么他可以成就天大地大的事业,哪只在乎建侯行师呢?进一步说,要是真的学好《易经》,那你绝不仅仅是个算命先生或风水师了。
紧接着,豫卦的第一爻卦辞说:“鸣豫,凶。”豫,是快乐、得意之事,这句话是说,自鸣得意了,就会有凶险。其实,豫字,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预”。《中庸》有“凡事豫则立。”《易经》的第六十三卦“既济”也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都是说,“豫”可通“预”,有预先、预测之意。
取预测之义来说,“鸣豫,凶。”就可以这样解释了:因为有了一些准确的预测事例就沾沾自喜、不思进步,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值得祝贺的事,反而是坏事了。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自欺欺人的行骗者害人最终害了自己的事例,那是咎由自取。这些大都不是真正的《易经》研究者,大多是托《易经》之名的欺世盗名之辈。君不见,许多连八卦的卦名都识不全的人,也打着“易学专家”的幌子到处指指点点。还有不少名气已经不小,还以“某某易”或“易某某”等为名号,却常拿“12星座”某月甚至某日的“运气表”来糊弄人,这岂是治易者应有的态度?易,无思也,无为也。真正的学易之人,哪能为别人对你的些许看法所动?那不是浮躁是什么?第五十卦“鼎”之九四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为什么会凶?孔子解释说是“不胜其任也”,因为那是“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既然你“智小”了,何必去“谋大”?那岂不“凶”哉!
退一步说,就算你真正对《易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你也不必拿出来炫耀呀!“谦”卦不是告诉我们么:“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其六二爻说:“鸣谦,贞吉。”
最后,还是再次提醒学易之人:“鸣豫,凶。”“鸣谦,贞吉。”择其善者而从之,幸矣!
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