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北邯郸丛台公园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北篇 |
丛台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正中为丛台湖。丛台亦名“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武灵王建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中心,东邻中华大街,西至第一中学,南与原市政府、市宾馆接壤,北靠丛台路,是以武灵丛台为中辟成的一座大型园林,占地面积360亩,园中亭台楼榭,掩映在苍松翠柳中,山色湖光,倒映出点点轻舟。
从东门步入丛台公园,迎面是雄伟的工农兵塑像(1972年10月建),苍翠挺拔的雪松,茂盛的生长在主路两旁。漫步北游,举目西望,是繁花似锦的花圃地。公园的西南部为观赏动物区。园中东、中、西三湖互相连接,融为一体。
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从南门拾级而上,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
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韵泉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
丛台的二层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圆拱门,有个建筑精美的小凉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重檐兽角。
再上三级台阶,推开红色雕花木门,进入约一间屋大小的方形亭间,面对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墩,很像是撩袍端带的帝王将相刚刚离去。
七贤祠位于古丛台之北侧,面南而立,祠前一对琉璃狮雄据左右,庄重威武;二株白皮松列植东西,苍劲挺拔。
祠内,祀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塑像七尊。神态各异,形象逼真。三忠公孙、程、韩,因救护赵氏孤儿赵武,四贤廉、蔺、李、赵除相如为相外,均为战国时代赵国之名将,在抗秦卫赵斗争中,旧著功勋。
院内铺有青砖甬路,西有旁门与碑林相通。
丛台公园北门往西北方向大概走十来分钟到串城街,就是成语“邯郸学步”发生地-学步桥,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
古桥旁边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足迹后爬行的石雕,它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这座桥从此而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解放后重建,已非过去学步桥之真面目。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北足迹:
【北京市】
【北京】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北京】终到八达岭长城成好汉
【北京】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
【北京】明清帝王祭祀场所天坛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神道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定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昭陵
【北京】冬日游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大运河漕运终点什刹海
【北京】大运河旧城段玉河故道
【北京】大运河最北河段通惠河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便捷雄安
【天津市】
【天津】大运河遗产地三岔河口
【河北省】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泰陵
【河北】世界遗产清西陵昌西陵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慕陵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崇陵
【河北】中国九大名关之紫荆关
【河北】山海关三道关倒挂长城
【河北】长城第一山之角山长城
【河北】山海关关城天下第一关
【河北】最美公路张北草原天路
【河北】万里长城第一门大境门
【河北】清代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山西省】
【山西】最大石雕艺术云冈石窟
【山西】五台山皇家寺庙菩萨顶
【山西】五台山香火最旺五爷庙
【山西】五台山标志塔院寺白塔
【山西】中国第二古寺大显通寺
【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大文殊殿
【山西】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
【山西】五台山最值得去佛光寺
【山西】现存最早木结构南禅寺
【山西】行走式穿越剧又见平遥
【山西】拜平遥古城的灵魂文庙
【山西】雨中登平遥古城南城墙
【山西】平遥古城县衙与众不同
【山西】守护平遥古城的城隍庙
【山西】平遥古城知名票号故事
【山西】平遥古城一座镖局之城
【山西】逛平遥古城明清一条街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