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胜芳古镇张家王家大院

标签:
河北廊坊胜芳古镇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北篇 |
胜芳古镇位于廊坊霸州市,胜芳古镇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水域因位于白洋淀东部,故称东淀。相传乾隆皇帝曾微服私访,在胜芳留下了“胜水荷香,万世流芳”的批谕,民间有谚称“南有苏杭,北有胜芳”,不过到了会很失望。
走进古镇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牌坊,牌坊作为胜芳“三宗宝”之一,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古镇武庙前街的最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四柱飞檐木结构建筑。牌坊高六米,上方柱芯有一横匾额,北面为“人伦之至”,南面为“护国庇民”。
旁边就是文昌阁,又称“魁星楼”。阁为四方形三层阁楼建筑,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层天。院落宽敞,四周有围墙环绕。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胜芳是大清河,乃至海河流域上游各地往来天津的必经之地,水陆交通畅达,文明吸纳通畅,文化积淀深厚。胜芳人烟密集,老城区街巷以穿心河为中心,四向伸延,曲折幽深且密如蛛网,穿行其中,如走迷宫。依水而建的古老民居,至今仍给人以时空倒流之感。
文昌阁正门前有一池塘,形成了荷芦相映的景观。池中有一亭子,专门保存着乾隆碑。
沿着牌坊这条街往里走,两边都是破旧的街面房,但古镇内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住宅——张家大院、王家大院和杨家大院等。
首先经过的是张家大院,张家大院始建于1830年(清道光十年),总占地面积1648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平方米,共有房屋51间。
本院多次被电影、电视剧作为古建房屋拍摄景物之用,如:电影《小兵张嘎》电视剧《血溅津门》《燕子李三》和《龙嘴大铜壶》。
参观完张家大院,继续前行,就是戏楼和王家大院了。
戏楼是古胜芳“三宗宝”之一,又称“九成楼”,地位和影响居“三宗宝”之冠,是昔日民间著名文化娱乐场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重修。古戏楼旧址坐落于武庙前街西侧,座南朝北。复建后的戏楼由原址向北移400米,位于中山街北、王家大院西侧,是按照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戏楼旧照设计建造的。
胜芳戏楼为清制大式建筑结构,歇山大屋顶,屋顶四角饰有套兽、蹲兽、垂兽,正脊两端饰有鸱吻。两边檐角各悬一铜铃,正面整个楼顶前部仅用两根明柱支撑,椽梁长约15米,给人以危而不险、气势恢弘的感觉,这是戏楼的最大特点。
戏台高一米五左右,周围镶以汉白玉条石,中间以木制屏风分隔前后。木屏两侧设“出将”、“入相”二门。正中悬一竖匾,上书楷体大字“九成楼”,为清代刘标所书。“九成”者,谓之“九重”,言其高。“九成楼”有两根柱子,看戏时不挡视线。当时各地的戏楼大都靠四根木柱支撑,而独有胜芳的戏楼面扩8米,仅由两柱一梁支撑。因此被当地人封为胜芳“三宗宝”之首。
王家大院就紧挨戏楼,王家大院雅号“师竹堂”,座落于胜芳中山街北,南面胜阳路(原武庙前街),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房子主人姓王名子坚。
宅院原含有四个小院,整体建筑汇集了西方的拜占庭、中国的歇山坡顶以及非洲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交映生辉,在国内独有,堪称现代建筑美学的小“博物馆”。
王家大院三道门风格迥异,其中大门楼上额“三方”砖雕刻工精细,分别饰以北京白塔寺、上海百老汇、天津墙子河。
大院从设计到施工均由天津的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时耗资三万两白银。可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中,西南、东南两院及大门、二门、三门均被震毁,现存的西北和东北两院完好如初,东北院落建筑弥漫着奢华的欧洲风格。
胜芳博物馆位于胜芳古镇中山大街,是集中展示胜芳昔日风采的地方。水乡古镇风韵尽收其中,水陆相依的民居村落、织席打渔的劳动场景、古老的商业文化、胜芳花会的实物遗存,芦花飘香、鱼香蟹肥的水乡场景再现了明清时期冀中的“清明上河图”。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北足迹:
【北京市】
【北京】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北京】终到八达岭长城成好汉
【北京】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
【北京】明清帝王祭祀场所天坛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神道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定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昭陵
【北京】冬日游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大运河漕运终点什刹海
【北京】大运河旧城段玉河故道
【北京】大运河最北河段通惠河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山西】最大石雕艺术云冈石窟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