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最值得去佛光寺

标签:
山西忻州五台山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北篇 |
五台山佛光寺,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筑,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去五台山,如果没有专程去景区外的佛光寺,你就太遗憾了。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佛光寺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 782)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以及芮城县广仁王庙( 831),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见于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
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唐宣宗复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金代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
文殊殿在寺门内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修。1953年又进行了补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
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重新装绘过。
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三点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点九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 877)。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 857)建成的。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点九五米至五点三米不等。
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
此外,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二百九十六尊。这些罗汉像原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冲蚀,被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
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等,字迹非常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更显珍贵。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三早的木结构建筑。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北足迹:
【北京市】
【北京】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北京】终到八达岭长城成好汉
【北京】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
【北京】明清帝王祭祀场所天坛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神道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定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昭陵
【北京】冬日游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大运河漕运终点什刹海
【北京】大运河旧城段玉河故道
【北京】大运河最北河段通惠河
【天津市】
【天津】大运河遗产地三岔河口
【河北省】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泰陵
【河北】世界遗产清西陵昌西陵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慕陵
【河北】山海关三道关倒挂长城
【河北】长城第一山之角山长城
【河北】山海关关城天下第一关
【山西省】
【山西】最大石雕艺术云冈石窟
【山西】五台山皇家寺庙菩萨顶
【山西】五台山香火最旺五爷庙
【山西】五台山标志塔院寺白塔
【山西】中国第二古寺大显通寺
【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大文殊殿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