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国九大名关之紫荆关

标签:
河北保定紫荆关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北篇 |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是全国九大名关之一,素有“畿南第一雄关”。
九大名关,意指我国战争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九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娘子关、武胜关。它们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以前称为上谷关,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北魏时称作子庄关,宋朝又被称为金坡关,金元以来皆名紫荆关,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
紫荆关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
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数兵家必争之地。有古人描述为证:“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紫荆关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清西陵车程约半小时。
紫荆关现存多为明代建筑。原关有4门,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匾额,皆明万历年书、刻。
关城东西南三侧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为军事要地。其北城门、北城墙均以大块料石垒砌,建筑水平高超,为中国同类建筑中罕见。
拒马河古称涞水,是河北省唯一长年不断的河流,发源于涞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的涞山,干流长254公里。紫荆关北门所在的位置有一块“六十六渡”的石碑,六十六渡应该是指拒马河的渡口。
回程的路上恰逢晚餐时间,于是来到徐水高速出口处的漕河全驴宴饭店品尝一下徐水驴肉。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北足迹:
【北京市】
【北京】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北京】终到八达岭长城成好汉
【北京】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
【北京】明清帝王祭祀场所天坛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神道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定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昭陵
【北京】冬日游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大运河漕运终点什刹海
【北京】大运河旧城段玉河故道
【北京】大运河最北河段通惠河
【天津市】
【河北省】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泰陵
【河北】世界遗产清西陵昌西陵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慕陵
【山西省】
【山西】最大石雕艺术云冈石窟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