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绵山与晋国介子推传说

标签:
山西晋中绵山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北篇 |
9月14日上午来到绵山,绵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在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
绵山风景名胜区很大,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我们重点看介公岭、水涛沟。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
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以县、以节、以俗铭记的历史名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介公岭便是千古先贤介子的隐居地、焚身地和享祀处。
介公墓建于 2000 级石阶之上的柏树岭中央。居高临下,放眼眺望,古代晋国山川尽收眼底。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历代墓碑数通。
介神庙坐落在一处深28米,宽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祠庙。不过现代重建的寺庙,规模是高大了,但做工实在是无法与古人相比啊,求大不求精,现代人的通病。
我们在水涛沟站乘索道上介公岭,又从栖贤谷站乘电梯下。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传声,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
绵山的自然秀色,首推水涛仙沟。沟前说法台苍翠如黛,耸立于两山之间,环绕于涧水之中,夏秋季节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如诗如画。
十里仙谷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的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数十处,宛若镶嵌在茂林和芦苇丛中的一串串碧玉,使人如置身于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南国水乡之中。
沟中主要景观有:五龙树、五龙飞瀑、莲花峰、仙箓榜、子月峰、刀劈石、雄狮瀑、水帘洞等自然山水奇观;又有仙女坐龟,碧溪垂钓,牛角挂书、知章醉酒等雕塑小品。
华夏奇瀑五龙飞瀑,落差80余米,跌落于五龙潭;水帘洞,为天下修性养气、辟谷成真第一洞。洞口飞流如练,洞内可容三四十人,为历代高僧、高道辟关、辟谷的修炼场所。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北足迹:
【北京市】
【北京】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北京】终到八达岭长城成好汉
【北京】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
【北京】明清帝王祭祀场所天坛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神道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定陵
【北京】世遗文化明十三陵昭陵
【北京】冬日游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大运河漕运终点什刹海
【北京】大运河旧城段玉河故道
【北京】大运河最北河段通惠河
【天津市】
【天津】大运河遗产地三岔河口
【河北省】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泰陵
【河北】世界遗产清西陵昌西陵
【河北】世界遗产地清西陵慕陵
【河北】山海关三道关倒挂长城
【河北】长城第一山之角山长城
【河北】山海关关城天下第一关
【山西省】
【山西】最大石雕艺术云冈石窟
【山西】五台山皇家寺庙菩萨顶
【山西】五台山香火最旺五爷庙
【山西】五台山标志塔院寺白塔
【山西】中国第二古寺大显通寺
【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大文殊殿
【山西】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
【山西】五台山最值得去佛光寺
【山西】现存最早木结构南禅寺
【山西】拜平遥古城的灵魂文庙
【山西】雨中登平遥古城南城墙
【山西】平遥古城县衙与众不同
【山西】守护平遥古城的城隍庙
【山西】平遥古城知名票号故事
【山西】平遥古城一座镖局之城
【山西】逛平遥古城明清一条街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