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期学员作业精选:我们读《18技》

(2013-02-24 09:33:47)
标签:

陈清贫

文化

写作培训班

作业

18技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写作一直是令我非常恐惧的事情,每每听到单位有调研材料要写,就满脑子天塌地崩的感觉,惶惶不可终日。一篇材料勉强凑出来,我如同经历了血战的新兵,恍若新生般狂喜。

    纠结了很久的时间,脑海总有个念头叫喧嚣着:要胜任工作,就一定要战胜自己,参加写作培训吧!于是乎,我带着疑虑的心态进入了陈老师的培训班。

    2012年11月2日下午,接到邮递员送来的《写稿赚钱18技》时,内心激动而不安。傍晚回家,洗净双手,沏一杯香茗,我虔诚地翻开了首页,在袅袅茗烟中从作者简介开始细细品读,然后印入眼帘的老师亲笔签名,“陈清贫”三个大字令我热血沸腾。 

    写作的路途要“时刻做个有心人”。老师作品《父亲的红烧猪前手》,描述了礼佛的父亲边念佛经边烧猪前手的故事。一顿简单的家宴,“烧”出了像朱自清《背影》中如山般的伟大父爱,感动得我泪眼婆娑。

    在“如有雷同纯属虚构”的横流下,要“同等题材出新意”。列举了感人的《天堂门前的眷恋:此后谁来拯救我的爹娘》,在家长们为孩子筹钱治病的常例中,这篇文章从孩子的角度,悲壮地描述了重病的孩子筹钱拯救负债累累的父母,最后孩子魂归天国,社会各方的支援却没有停止过。

    文章的结局呼吁出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完善,令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整篇文章催人泪下,孩子临殇前的场面更是感人至深,一度令我悲恸不已。

    情感的描述可以通过“画面感语言”来表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描写一条幼小的生命的消失,渗透了母亲无法挽留爱子的无力感与伤痛,作者的文笔流畅而伤感,阅读到细节,仿若那幼小的生命就在眼前,共鸣之下,令人生悲。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里观看“阿里郎”表演那一段,老师那浓墨重彩地描述,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十年风华翩然而过,这篇游记如陈酿久而弥香,不久前在凤凰网作为头条,点击率已经接近五百万。

    题好一半文,制作标题,要善于抓“题根”。《雷一大谈知音杂志的标题制作》,全篇文章详细的讲解了文章标题的重要性和取题的技巧。这对于初涉写作的我来说,非常实用。我写的文章取题一直难脱窠臼,这段讲解令我醍醐灌顶,顿觉开朗。

    在整本书里老师从个人定位,采访技巧,布局谋篇等各方面阐述了布稿、投稿、发稿的普遍定律和技巧。阅毕掩书,依然觉得激流澎湃。遥遥写作路,这本书犹如远方的灯塔,带着希冀的光芒,将指引着我在写作的路途坚定地勇往直前。(浅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用了七年的时间孕育和抚养着我爱情的结晶,却不曾想在这漫长的七年里我也渐渐的与世隔绝,原本要强的我放弃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

    可是七年过去了,孩子即将上小学了,在亲人眼里我却变得不像从前那样上进有事业心,在朋友眼里我的穿着打扮像个外星人,在爱人眼里我是个只会唠叨的女人。我迷失了,找不到自己了,我甚至怀疑自己可能是别的星球飞来的……

    我要找回我自己,不顾家人的反对、朋友的嘲笑、爱人的质疑,勇敢地去追寻我的梦想——写作,我坚决地参加了陈老师的写作培训班,要重新回到地球上来。

    收到老师寄来的书,像是收到了生命中一个新的希望。读完《写稿赚钱18技》后,觉得有写作的冲动又不知道从何写起,思路有些清晰又有些迷茫。是啊,作为一个学历不高,从没有写作基础,又多年不问世事的我来说,看完了这本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书籍,一定会晕一小会儿的,只有再去翻书寻找答案,书中《第一教战》就是:先给自己定个位。

    从零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位。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也是从马步开始练起的,我也可以从白痴到天才。想到这些,我好像就没有那么晕了,又想起了《写稿赚钱18技》里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迷信天赋,勤能补拙。

    读《写稿赚钱18技》的时候,我常常会随着老师所列举范文里的情节,时而哭泣,时而傻笑。老师用精彩的语言讲出写作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要点,有几处是我读后一下子就记住的,不需要再次消化的,我把它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一、时刻做个有心人

    时刻做个有心人,关注身边简单而又平淡的人和事也能写出美妙的文章。老师写的《父亲的红烧猪前手》,虽然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语却也写得那么感人,使读者明白原来爱就是父母亲手做的一道菜,原来爱就是父母为你递过的一杯水。

    生活中的小事只要用心去发现,都是写作的素材,有时一点点小事也会让你的小心脏猛的跳动一下,那么,就把这猛的跳动记下来吧,一定也会是个动人的故事。做个有心的人,才能感悟到生活处处有亮点。

    二、何为画面感语言

    “画面感语言”这几个字一下吸引了我,如果文字像电影一样出现一张张动人的画面,就一定会让文章有美的享受。

    可看了《写稿赚钱18技》里的《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范文后,才知道,画面感语言不仅能让文章有美的享受,还能让文字里的人走出来。朝鲜导游金英美,就是在陈老师的画面感语言里走出来的美女。

    可见,画面感语言是多么的神奇,以至于我刚看完这教战十一的课,就去到陈老师的博客里去找画面感语言走出来的美女导游金英美,让我怎么能不记住画面感语言在写作中的份量呢?

    三、怎样取打眼标题

    这一章节写得真是有趣,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和“知音体”真实的例子,讲出标题的重要性。是的,好的东西没有好的包装也是不会吸引太多人看的,文章的标题当然是抓人眼球的,好比画龙点睛。

    “知音体”便是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词,夺了人们的眼球,所以在众多刊物里,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我也懂得了,存在即是合理。

    《写稿赚钱18技》是一本经验之谈,文字通俗易懂,让我这样的写作新手找到了钥匙,让我这刚刚走上写作之路的人少走了弯路。感谢陈老师为写作爱好者的奉献,感谢《写稿赚钱18技》,给我写作的路上点亮了第一盏灯。(杨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知道清贫老师,纯粹是偶然。上个周末,独自一人在家。实在无所事事,就决定到新浪博客逛逛。不知道要去谁家,就想起了玫瑰。

    那家伙老是在Q微博里写着激励自己写作的话语,也不知在博客又写了什么?都懒得登陆,直接搜索了她的名字。很久没去逛,没想到她居然发表了好几篇情感纪实,睁大眼左看右看,使劲放大,都看不清截图的文字。

    正感扫兴,见到“陈清贫——写作培训班老师”字样,触角反射给我的第一回应,是对“写作培训”四字好奇,就立马改变了逛向,弃友而去,闯进了清贫老师的博客。

    从游记《我在朝鲜三天三夜》看起,时而观赏美景,时而迷于美女的裙裾,时而享受音乐的盛宴,时而心生愤懑,时而暗自心伤……一呆就是半天。要不是天黑再也看不下去,我都不知道早已过了晚饭的时间。

    眼光约定俗成在儿子课本间游走的我,已经有很久没有这样认真地看文字,也已经很久没有被文字深深吸引。一个人的晚餐,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被美文吸引的时候,自然是越简单越好。匆匆下了一碗鸡蛋面,一边吃又一边看起来,一直看到晚上两三点。

    写,对于我来说,仅仅只是年少时的一个梦,也遭遇过与清贫老师学生时代相似的经历。高一写的第一篇作文,因写的是在贵州一群小朋友陪我去看瀑布的事。老师自己都没见过瀑布,也没出过什么远门,又怎肯相信小小的我去过那么远,看过什么瀑布?

    老师一口咬定我抄袭了别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尖酸刻薄地狠狠批评了我一顿;而作文本上的批语,也是同样的尖刻。我接受不了那样的批语,又做了太过的事——在评语后编了一个小故事,把老师好好地讽刺了一顿……

    此后,将近两年时间,我都没好好听过语文课。除了考试,平时再也没有写过一篇作文。

    好在高三时换了老师,我试图想重拾写的兴趣,几始几弃,始终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终究是应付了事。其实后来也不是没有写的机会,前些年工作的时候曾被上级部门逼迫着,绞尽脑汁、七拼八凑地写过几篇论文,发表在师里系统内部小刊上,分发到师各个相关的机关部门,虽也让人刮目相看,但自己却不以为然。

    因为这,招来领导赖着,勉为其难地成了他每年述职报告的“代言人”。其实自己依旧是不知道该怎样写,在最怕作文的儿子面前,也只能做一副惊诧样,“有那么难写吗?”却不知道要怎么辅导为好。

    相似的遭遇,由于个性的差异,我选择了放弃,而清贫老师却一直在努力、在坚持,于是就有了现在截然不同的结果。

    初见《18技》,就如跟随一个知识渊博的导游,去欣赏一处优美的风景,在你的身边娓娓道来,指点迷津——哪里是你想要去的?要怎样去?去那里你需要准备些什么?附带着讲诉以前游客游览此处的感受。于是,那处的风景比着你自己眼见的要更加的优美;而你,也立刻深刻起来,茅塞顿开、内心澎湃、手心痒痒。

    对于我这样的新手,看过战一就有了自己的定位——只适合于写小稿。而写小稿一定得在立意、结构、主题上有与众不同的高明,切忌视野狭窄,过于自我。这样有了定位和注意事项,再结合老师列举的几篇美文如杨晓丹《那块蛋糕放错了地方》、肖宇《青春的飘流瓶》、《掌心上的秘密》、霍忠义《初恋的音乐盒》……

    去网上搜了一一对比着看。特别是霍忠义《初恋的音乐盒》那开放式的结尾,着实让我猜测了很久,“这两人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又一想,这辈子,一日对千年,你心甘我情愿,一个未娶,一个未嫁,且误会终于消除,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吧?

    佛说,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虽然已经错失了20几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写下些许,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年少的喜欢。昨天刚进群,群里的师哥师姐都很热情,有的私下也给了我些提示。

    做第一篇作业,还有点小学生考试的紧张。今天在群里说正苦苦拼凑第一篇作业,北京的粟渔说:“新疆的杨同学,那么痛苦能写出好的作业吗?写着玩才好。”

    老师也立即出来提醒:“对,本来是喜欢的东西,弄得痛苦焦躁,就有违初衷了。写得出就写,写不出就玩去。”

    粟渔还说:“我写不出来的时候,自己出去拍照片,或者看书看电影,或者去找朋友聊天。我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一口气聊出三篇文章。”

    这都是好的经验和状态。有老师的《18技》指引和老师本人的循循善诱,那么多师哥师姐做表率,从小稿开始涂鸦,应当是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的吧?

    跟随《18技》的脚步,让生命再年少一次,就当是为年老的未来找一种消磨时光的高雅志趣,玩起来,写起来。(艳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到写文章,我是被逼上梁山的。若没有参加名师工作室,没有导师要求写作而且必须发表的硬性指标,我从来没想过要去写作。

    一直以来,我觉得写作很遥远,虽然没事也装腔作势地在博客等涂抹一点文字,但那都是率性发泄、信手涂鸦。作为一名教师,不会写作,说出去的确很丢人。

    我想,再不写一写,就会对不起毕业证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那几个字,更对不起教师这两个字。有了压力,便有了动力,说写咱就写。

    真正下笔时,千头万绪,两眼全黑。从哪里入手,我茫然不知所措。多年没动笔,不止笔尖早锈迹斑斑,连灵感也锈迹斑斑了。不过,好在我还没成为一块朽木,于是,决心从头学起。

    这时,遇见了陈清贫老师和他的《写稿赚钱18技》。他能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现在还不敢妄下断语,但凭我的直觉,我想这应该是我生命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第一次看到《写稿赚钱18技》的书名时,我笑了。虽然从来没想过写稿赚钱,但我不否认我学习写作是抱有一定的功利性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发表一点文章,来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当然能赚一点外快我还是不排斥的。

    说实在的,以前也看过关于写作技巧类的书籍,从来没有规规矩矩地看完一章,除非是为了应付该死的考试。

    没见到书时,心里就有些犯嘀咕甚至还有些抵触情绪,不就是一些讲写作理论的调调吗?抄过来,搬过去,唧唧歪歪地名词定义一大堆,即使列举了一些例子,老得也犹如博物馆里的木乃伊了。

    可是,拿到书后,只读了一章,就拍腿叫绝,因为我旁边没找到案桌。接下来一天半,就看完了《写稿赚钱18技》。心里那叫一个佩服啊!顶礼膜拜!一遍没读过瘾,现在已经开始第三遍的阅读了。

    刚看时,热血沸腾,内心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拿起笔来,写他个恣意汪洋。可是越看越越泄气,就像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一下子被一盆冷水浇灭了。早先写作的雄心壮志也化成满腔的愁怨,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写作的一块料。

    既要讲究题目打眼,又要讲究翻新出奇;既要催人泪下,又要空灵动人;既要讲求谋篇布局,还要立意高远;Oh my god! 头都大了,哪有随心顺手来得痛快!可是一想到要发表的规定,只得乖乖就范,不得不按规矩办事。迎合迎合,有时候就得做一些无奈的事。报纸啊杂志啊诸位大仙们,我给各位烧高香了!

    稍安勿躁,第二遍阅读,心里渐渐有了谱。正如书中所言,得先给自己定个位。刚开始,慢慢来,循序渐进,就从小稿入手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能表达出来就是进步,总比在茫茫黑夜中踽踽前行,瞎撞蒙打强多了。

    渐渐地看出了门道,诚如教战十三中写道,意会才能开悟,不能被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技巧和方法只是初学走路的辅助物。只有心灵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才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崭新世界。

    说得多好!我们练字习文不也是从有法到无法,从必然到自由的一个过程吗?其实陈老师在文中不厌其烦,说的最多的就是创新创新。“反其道逆行之”、“同等题材出新意”、“选取打眼标题”以及“修炼心性”,无不在强调创新。

    从内容到立意,从题目到视角,只有求新才有生命力。真正的佳作,不讲究章法也是可以的,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以及沈从文的短小说不讲究章法,但并不影响其作品的伟大。人家是大家,自成风格。我等草根,得一举一动做完规范动作。

    关于写作教学的书籍,这是同类作品中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我敢说。

    一拖再拖,到今天才交作业,但愿老师不生气!(兴龙)

   (目前写作培训班第六期正在招生中,欢迎喜欢写作、有心提高的朋友加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盲人王忠礼:培训班摄影第一课作业             许卫林逛知音大院:十年之后再相逢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六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五

 

写作培训班作业选:特稿离我并不遥远           大雾弥漫武汉:再看东湖的晨景(图)

 

学员忆梦的第一份作业:缘识陈清贫             第四期写作培训班粟渔来武汉(组图

 

陕西三毛沉香红:非洲归来《苍凉了绿         第四期学员周明:处女作上《人民日报

 

第三、第四期学员,稿件上了《知音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作业点评(节选一

 

《新养老时代》:孝心文学获十万元大         第五期李莉:第二课作业发《工人日报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预招第六期学员           第五期插班学员何潇湘:我的两次作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封小凤授课一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封小凤授课

 

第五期学员刘守民:特稿离我并不遥远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封小凤授课

 

林英:我和陈老师相遇太早却选择太迟           写作班学员郑焕梅:一篇处女作的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