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必须谨防负面影响孩子的做法

(2013-02-19 20:32:53)
标签:

切勿教唆扼杀喧染放任

鼓励引导勾通

正面教育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寄托,父母对孩子寄于很大希望,都想把孩子教育培养成才。孩子降生人间,从第一天起,就在接受父母的教育与影响。孩子又是随着父母的教育成长的,父母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变化的好坏。然而,父母都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都受到社会上正反两方面实践的磨砺,如何将自己产生的负面认识与消极影响排除在子女教育之外,抓好对孩子的正面教育,防止孩子的心灵和言行受到感染与扭曲,是摆在广大父母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愚以为:

对孩子切勿教唆,不要向孩子散布自己对家人的不满情绪。孩子通常生活在三世或四世同堂的家庭中,虽然大多孩子与父母单独居住,但也常常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触,父母作为祖孙两代的中间人,对彼此的父母好与不好,孝与不孝,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给孩子心灵带来阴影。因此,父母不能充当孩子的反面教员,在孩子面前、在老人背后,故意散布指责长辈的不良言行,让孩子效仿,也像自己一样,用不好的态度与不孝的行为来对待祖辈。值得一提的是,在难以协调的婆媳关系中,身为孩子母亲的媳妇,更应注意这一点,须知,向孩子散布对公婆的不满情绪,说轻了是发公婆的牢骚,说重了就是对孩子的教唆。孩子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的辨别能力很有限,听了父母的挑唆,极可能会对本应亲近尊重的爷爷奶奶产生疏远反感的倾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反面教员父母千万当不得。

对孩子切勿扼杀,不要阻止孩子学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的脑海是个理想的王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好学上进,想学想要的东西非常多。父母应当加以鼓励与引导,而不应干扰与阻止。如有的父母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指导下,在单位里不愿意多做好事,不肯多担责任,听到孩子在学校配合老师干这干那,帮助同学做好事,喜欢管事,就给孩子泼凉水,吹冷风,拖孩子后退,要孩子管好自己的学习,不要去管闲事。又如有的父母在一些党员不良形象影响下,对党失去信仰,政治上不要求进步,看见祖辈鼓励孩子在中学争取入团,上大学争取入党的举动,当父母就唱反调,说什么“入团入党有什么好处,入不入还不是一个样,好多党员还不如群众呢!”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消极因素,使孩子不知所措。本文认为,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各方面争取进步,不能把自己的错误想法与做法强加于孩子,否则就是对孩子前途的扼杀。

对孩子切勿喧染,不要给孩子灌输自己知晓的负面素材。孩子从家到家,从校到校,他们的思想纯洁而单纯,见识不广,更多的社会素材来自父母及家人传递的信息。父母广泛接触社会,耳闻目睹无处不在的负面消息,如外界对党和政府机关的不良反响,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社会人群中的不良行为等等,知晓后,尽量避免对孩子喧染,更不要添油加醋,夸大其词,趁机发泄自己对社会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要注意正面开导孩子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培养孩子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防孩子因父母的不当灌输而步入错误认识的岐途。父母千万不要成为向孩子喧染社会阴暗面的负面角色。

对孩子切勿放任,不要纵容孩子表露的错误思想与做法。孩子的认识往往是偏执的,孩子的做法有时是偏激的。所以,对孩子所反映的问题、暴躁的想法,尤其对一些孩子“告状式”的诉苦,父母要三思而行,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对,别人什么都错。不要一味听孩子说的话,纵容孩子,孩子说什么就信什么,孩子要你怎么办,就怎么办。孩子受了挫折、批评和委曲,要耐心地帮他寻找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孩子犯了错误,出了问题,要严肃批评,帮助纠正,切忌溺爱偏袒孩子。即使是别人的问题所致,需要反映时,也得理性一些,通过与校方勾通交流解决,避免与对方直接发生冲突。

对孩子切勿显坏  谨防孩子效仿自己的不良形象。“养不教,父之过”,不只是口头上言传,更是行动上身教。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当重要。当下,在少数三口之家中,父母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太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面前相当放肆,有说话不文明的,有举止不文稚的,有好吃懒做的,还有不论不类、不三不四的……,他们把孩子撇在一边,不闻不问,只顾自己放荡享受。须知,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父母的形象应该是光辉的,如果这些父母照例这样下去,对自己的孩子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孩子对父母又会有怎样的评价?孩子会不会效仿呢?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益。

那些大人最容易溺爱孩子           泱泱《弟子规》  深深做人理 父母必须谨防负面影响孩子的做法

父母为主带教  对孩子成长最有利         孩子花钱还需要家长要‘教’吗?

孙子录取名牌初中学校的三点启示         辅导孩子写作文应加强情景演说

辅导孩子写作文也要有新意               切莫忽视见机行事教育孩子

早年不教子  晚年食苦果                 要教育孩子懂得防微杜渐

妈妈和奶奶在儿孙面前怎样说话为妥…   夸咱们家的三代《哥俩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