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与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读书学习上,相对而言,凡主动性较强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发挥比较稳定。反之,就稍有逊色,甚至更差。因而,培养“主动型”学习的孩子,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主动型”学习,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是指孩子在强烈求知欲望指导下表现出来的积极自发的学习态度。其主要特征是:很强的自控能力,迫切的求知欲望,刻苦的钻研精神和不懈的奋斗创新。
孩子,尤其是入学不久的小孩,他(她)们对学习的认识是蒙胧的,学习的态度基本上属于外力推动型的,是在学校、家长以及周边外力因素的推动下逐步端正的。即使大多数孩子听话肯学,也向往有好的表现、出好的成绩,但这些好的行为仍然是在外力的影响下带来的。真正达到“主动型”学习要求的孩子并不多见,这与孩子的童真爱玩的天性不无关系。因此,孩子入学以后,如何在他(她)们现有内在积极因素在基础上,启发孩子主动的进取精神,使孩子对学习的欲望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在心灵深处爆发出满腔的学习热情,走上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好学上进的良性发展之路。
孩子在上学阶段,是人生形象的塑造阶段,也是接受引导,克服弱点,走向转化,培养学习型孩子的关键阶段。所以,家长必须着力抓好之。
要宣传事例,让孩子明白道理, 懂得主动学习的极大好处。孩提是幼稚的,没有更多的想法,孩子的秉性在于满足学习课堂知识,上学放学,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完成任务,除此之外很少主动进行补充性学习。这是正常的,也可以理解。为此,家长要给孩子多讲道理,加强引导,宣传开卷有益、重视课外学习对丰富自己头脑,开阔知识眼界,加快知识积累,促进和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带来的好处。宣传班级以及周边同学自学精神突出,自主抓好课外学习、爱看课外读物,获得显著成绩的事例。以此激发孩子求上进爱学习的浓郁氛围。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消除对家长辅导的依赖心理。小学阶段孩子自控能力相当脆弱,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放心不下,高兴陪护在孩子身边,督促他学习,看他做作业,经常会指指点点的。孩子在家长的羽翼遮挡下学习,久而久之,对家长就会有依赖,对自己就会缺乏自信,孩子始终长不大,这对孩子学习非常不利。对此,家长应在孩子入学之初扶上一程的同时,敢于放手,先了解和检查学校布置的作业,提出要求,尔后,由孩子关门闭户,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依靠家长,独立自主完成作业,以期反映孩子最初的真实学习效果,最后,才检查作业质量,针对存在问题,投入作业辅导。千万不要寸步不离,等不得孩子充分思考,就插嘴插手,做一题,问一题,看一题,题题紧盯,步步紧逼,用大人的眼光看孩子的水平。
要多教方法,让孩子独立安排,养成有序学习的良好习惯。孩子不主动学习的突出表现是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自己的强项是什么,弱项在那里,主要问题有那些,那里应该先抓,那里应该缓抓,心中无数,学习无序,分不清轻重缓急。对此,家长要多教方法,一是教主动交流的方法。也就是不要爱面子,不怕麻烦,不耻下问,主动向同学谋求有益于促进自己学习的经验与方法,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二是教先急后缓的方法。也就是要帮助孩子理清头绪,明确主攻方向,在主攻目标上多下功夫,要能够区分主次,学会合理安排、充分使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教作业第一的方法。也就是教育孩子树立学习第一观念,每天放学回家或在双休日,都要把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外补充学习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误乐和休息。四是要教寻找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要和孩子一道,用自我挑剔的办法,让孩子从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以及完成的各类试卷中查找存在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纵上所述,主动,是保持孩子良好学习状态的途径,是支持孩子强化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体现孩子内因条件变化的依据,是激励孩子战胜困难的武器。
孩子有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就能自觉鉴别良莠好坏,抵御不良因素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就能自觉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奋斗;就能正确对待自己,约束自我,摧促自我,向好的看齐;就能勇于挑剔自己,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经常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保持上升的好势头。家里有了主动型学习的孩子,还愁学习成绩上不去吗?
那些大人最容易溺爱孩子
泱泱《弟子规》 深深做人理

父母为主带教 对孩子成长最有利
孩子花钱还需要家长要‘教’吗?
孙子录取名牌初中学校的三点启示
辅导孩子写作文应加强情景演说
辅导孩子写作文也要有新意
切莫忽视见机行事教育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