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人最容易溺爱孩子
(2010-09-03 20:48:48)
标签:
切勿溺爱孩子严爱养教健康成长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众所周知,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最大,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是家长管教孩子的一个大忌。许多孩子骄生惯养,不服管理,好逸恶学,到老不成器,给家庭、社会带来无穷麻烦,究其原因,与家长对他(她)们的溺爱不无关系。那么,那些大人容易溺爱孩子呢?
我认为,大人溺爱孩子,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不是盲目的,有其一定的思想根源。综观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溺爱孩子,与大人封建宗族观念的影响有关。重男轻女,传种接代,延续香火,这种数千年来形成的封建宗族观念,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挥之不去。有子不怕穷,养儿能防老,女儿要出嫁,男儿应当家等思想,至今还影响着诸多孩子家长的心灵,他(她)们虽然口口声声说,投身不由己,生男生女一个样,但一看到自己生了个男孩,心里就有别样的高兴,感到无比幸慰与自豪,觉得有了资本。尤其是隔几代生一个儿子的父母,见到自家已经中断的香火得以接续,怎么能不痛爱呢?对于这个盼星星盼月亮难得到来的儿子,怎能不视如掌上明珠呢?在此情况下,父母一定把孩子当作一颗救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于是,溺爱也就容易产生了。
溺爱孩子,与大人急于弥补对子女的愧疚心情有关。有些大人在年轻时,因工作、事业需要等原因,给孩子造成了一些非主观因素带来的缺失,或没有及时抓好孩子的教育培养,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和前途,或没能及时给孩子关心照顾,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或没能时常相处在一起,影响到孩子与大人的感情等。所有这些,都会受到孩子的指责与不满。当他(她)们升格为爷爷奶奶,有了孙辈以后,回首过去犯下的缺失,心中的内疚感油然而生,就会萌生出“儿辈缺失孙辈补”的念头,为了给儿辈有个好的表现,爷爷奶奶一定会在关爱呵护孙辈上动足脑筋,下足功夫,不该殷勤的殷勤,不该满足的满足,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有月亮,再加上祖孙隔代亲的普遍倾向,对孙辈的溺爱也就会接踵而来了。
溺爱孩子,与大人日常养成的阔绰消费习惯有关。有些大人经济条件比较好,生活比较殷实,平时消费讲点排场,手头花费比较阔绰,在他们看来,钱迟是孩子的,现在有钱不让孩子花,更待何时?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一个样,有钱又有什么意思?因此,他(她)们对自家的富二代、富三代,特别放纵花钱,从来不会吝啬小气,怠慢孩子,他(她)对孩子只注重给予物质,宠爱、灌爱孩子,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阔少弟子,而不注意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把他们引上正路,让孩子融入到大众孩子行列之中。如今,社会上富人子弟,被大人溺爱,宠坏变坏,到头来反而找大人麻烦的事例数不胜数。
溺爱孩子,与大人穷于攀比的不良喜好有关。有些大人,盲目攀比心理严重,在有些方面,不问条件是否允许,也不问有否必要,一概与别人比高低,以此来满足自己和孩子的虚荣心,生怕自家孩子差了,穷了,被人家瞧不起,受欺侮。这也很可能引发溺爱孩子的现象发生。
孩子从小就有享受与崇尚溺爱的天性,孩子受溺爱,与他(她)无关,责任在父母,在爷爷奶奶。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百姓家庭经济的改善,独生子女将越来越多,孩子受溺爱的条件将越来越充分,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为了孩子的将来,当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对孩子爱在‘严’上,爱在心里,爱在养而教上,千万不要偏爱、袒护、灌宠、溺爱孩子,以便为孩子开辟一条健康成长之路。
父母为主带教
孙子录取名牌初中学校的三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