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依靠资本运作让自己飞速发展成为业界老大。
谷歌也通过不下20次的资本运作,收购等,让自己成为左右未来IT产业的主要力量。
这些都是业界成功的例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资本运作和收购或者股权变更成为企业迅速扩张不断增强实力的主要途径。
再比如,联想收购IBM的PC让自己进入世界PC产业的行列(排名第四),而宏基为了和联想竞争终于通过收购的办法实现了这个目标。
就像职场。基层的职场都是成长,而高层的职场就是政治。
类似而言,小企业都也是成长,而大企业则是资本运作。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实就是资本的运作和游戏。什么主流业务、鸡肋业务、非主流业务等等之说,其实不是本质,只不过是一时的形势。
就像骑虎的周鸿帏,别人问他是不是要卖掉360安全卫士,他说还没有到时候。360安全卫士曾经也是奇虎的主业,而现在不仅总经理辞职了,还在搞免费。
当然,真正让人看到中国企业在资本运作上大手笔的,并能够让全世界睹目的还是华为。从2001年到现在华为已经很出色地完成了几项大手笔,并一直取得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华为资本运作越来越娴熟,也证明了这个企业越来越成熟。
2001年是冬天,华为把华为电气卖给了爱默生,缓解了获得资金紧张,自此,华为加速了国际化的进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马上度过了冬天。
2003年华为和3com组建合资公司,先是主要股东,只出了人和低端的数据通讯产品,三年之后把所有股权卖给3com,自己挣了70亿左右人民币,然后就是收购港湾,再接着就是联合贝恩准备以22亿美元收购3com。这个过程让很多人眼花缭乱,同时感觉华为一直是主动的,主导的。
在2003年左右,华为联合西门子成立鼎桥科技,专功TD-SCDMA等。
然后在2005年左右,华为又和赛门铁克成立合资公司,专门搞存储和安全等。
这些都是大手笔,华为每次出手都是有明确的策略,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失手过,似乎所有的都在它的控制和游戏之下。
不久前又传出华为准备出售终端,而且准备出售45-49%的股份,资金总额竟然又20-40亿美元。这么大一笔资金也只有华为能玩转。
很奇怪的是,华为卖终端消息一传出,就有很多人联想到了华为资金链问题、冬天的问题,都似乎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华为是不得已才卖掉终端的……这种解读也许有理由,不过总是把人或者企业读“穷”和唱“衰”了。
就像一个人在街头卖自己的物品,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他一定是没有钱,没有饭吃。这显然是一种“穷人”或者“贫困”者的心态,而不是市场经济下或者自由资本下的心态。也许正常的思考模式是这个人不过是在做一笔交易,而且是对自己的有利的交易或者经济行为。
没有任何人或者企业会去做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
结合华为的经验以及现在的情况,华为出售终端不一定是资金紧张或者面向主流业务的问题,其背后一定有更多的策略。商场此一时彼一时,临时的成败从来不是目的,战略才是至上的。
就像当初周鸿帏卖掉3721,挣了1.2亿美金,并让自己创办了奇虎和360,这并不是说3721就不重要,而是说3721完成了应有的使命和作用,而迎来了一个更好的开始。
所以要用着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华为出售终端业务。华为不仅在国内、国际是科技的龙头,还可以是资本运作的龙头。
祝福华为!
-----------------------------分享观点*启发思维*捕获灵感*抓住机遇----------------------
畅销书《无以言退》(中册)自序 为什么写博客可以长寿
CIO IT时代:预测未来IT的八大趋势 Windows视窗即将崩溃 《编程之美》和《无以言退》 微软又要让Windows发胖了
关注高科技行业员工生存状况 对欧美100位CIO的调查 美国IT行业人才需求旺 IT行业依旧充满前景
IT行业步入互动礼法和情义阶段 谷歌如何为用户保证搜索质量? 不买3G iPhone五大理由 微软的傲慢和霸道 Web2.0助奥巴马选举
云计算:为何谷歌的云计算能独领风骚? 微软的傲慢和霸道 云计算的企业意义 八大著名IT企业云计算策略
真实华为:一位华为IT总监 职场是学习和感恩的
让人难忘的华为ERP培训的一堂课
在华为参加企业礼仪的培训 对高科技的赞美 狼性的具体化 回味华为的灰色管理 有感于华为举行顾问答谢会
职场经历和《无以言退》:一位华为主管:跳槽象离婚 转载:我读《无以言退》 程序员如何解除职场的困惑?
IT职场:离开很容易,留下来才是修行
无言以退的大学和无以言退的职场
文学文化:顾彬的批评:文学缺乏力量,作家缺乏更高的坚持
文学的积极和消极
一杯清茶渐渐浓--清明节 从舒婷和杨键获奖解读诗坛的低迷 到底是什么在威胁郭敬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