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圣母天妃妈祖天后宫潘潘猫乐生活 |
分类: 行走江湖 |
如果来天津的古文化街一定要去天后宫里转转,门票十块钱我觉得还是挺直的。可以游览天后宫,还可以参观天津民俗博物馆,观看民间十八位手工业传人现场制作手工艺术品。
我去的那天正好赶上农历的六月初一,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还挺多,香火十分鼎盛。
(文字摘自天津档案馆编著的《天津名胜景观》)
天后宫又叫娘娘宫,坐落在古文化街原来的宫南、宫北大街之间。建于1326年,原来叫天妃宫。据传说,天后宫供奉的海神即是浙闽粤省的沿海渔民奉祀的“天妃”,港澳台地区供奉的“妈祖”。
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中国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海津镇”。那是的天津卫是个大码头,由此转运漕粮前往元大都。古代海运风险很大,人们便祈求神灵保佑。几惊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风浪,海天一方处突然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鉴于1316年坐落在大直沽地区的天妃庙为“东庙”,后别八国联军战火所毁。建于1326年的“西庙”,就是今日古文化街上的“娘娘宫”。到清朝,康熙皇帝封“海神”原形福建莆田女子林默为“天后”。天后宫的香火更为兴旺。
天津皇会原名“娘娘会”,俗称“天后回娘家”。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天津,船泊三岔口,观看娘娘会,非常感兴趣,重赏出会者,此后逐将娘娘会改为皇会。从此,每年皇会极尽奢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全城商人来到市集,百业停工,万人空巷,观众如潮。会期前后,各地来津货物,无论水陆一律免税。手工艺品、农产品涌入天津。
时至今日,原本保佑船夫渔民航海安全的“妈祖”,与天津本地宗教文化融合,不断演化新的内容,供奉送子娘娘、痘疹娘娘、眼疾娘娘、娃娃大哥...,成为天津地区居民祈求生儿育女、免灾去病的神灵偶像。
现在的天后宫几经整修,香火日益兴盛,有山门、牌楼、钟鼓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殿....
钟楼
鼓楼,重建史与钟楼一样。
前殿
北配楼
南配楼
正殿
我喝了,有点生水味,不过还行,没跑肚子。
凤尾殿
财神殿
关帝殿
这个殿里除了两位神,还摆放了很多的船只,估计是保佑渔民出海风调雨顺的。
里面供奉的众神都是各个“属相”里的杰出人物。
在天津:
品:
天津也有个外滩&吃到嘴里会流泪的虾(如何做滨海快轨、茂盛酒家北塘海鲜)
走在天津的大路上—长长的河北路(附虾酱鸡和烤海鲜的具体地址)
吃在天津-小吃篇(锅巴菜、虾酱鸡、大螃蟹、南大熏豆腐)
淘:
在天津逛街淘宝买洋货(一)
乐: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