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很著名的那碗面-复兴路窦四牛杂面

标签:
美食饮食天津红桥区复兴路窦四牛杂面卤蛋 |
分类: 行走江湖 |
俺们单位上次为向我推荐沈阳道祥来顺(以下简称“黄门脸”)的女同事大萍这次又向我推荐了另外一个新去处-窦四牛杂面。用她的话说就是:“比黄门脸破多了,黄门脸好歹还是在屋里吃呢,那就是家临街的小破平房,还有在街边支的棚子。牛杂在洗澡盆里煮。每次去都得排队,座位跟流水线一样,走一个起来坐一个,实在没地方做了,好多人就蹲着吃。小店门口停的车除了自行车,和电动还有好多豪华轿车。”
听着就那么诱惑,我下定决心到了天津立马去寻这个狗食馆儿。(天津人喜欢管没有门脸,破了吧唧的饭馆叫“狗食馆儿”。文章最后有关于“狗食馆儿”这个词的来历啊。)
地方挺好找的,就在红桥区的复兴路上,大萍一点都没有夸张,这里的确破的可以。除了有一个小屋可以坐人,小巷里面搭了个棚,其他桌子就是露天的了。我们是上午十点多去的,人还不算多,还有空位子。
看见招牌上的加盟热线了吗?在天津有很多的窦四牛杂面,阿呆单位后面就有一家,估计都是后来加盟的,味道也略有差异。听说这里才是正根儿。
我在棚子底下找了个桌子坐下,我的身后是个煤堆。旁边是个大炉子上面坐着大盆,老板正在做牛杂。
美味都在大澡盆里面咕嘟着呢。
等着取面的食客们。
这里的面5-20元不等,什么待遇的都有,有没有牛杂的面、有普通标准的、有加鸡蛋的、还有多加牛杂的。最贵的好像就是20的了。取面的时候老板一直在喊:“20的,往前站啊!”
老板嗓门挺大的,没有什么笑模样,跟谁说话都跟数落孩子似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天津大部分私人小馆的老板都这样,人家对你这样不是看你不顺眼,而是没把你当外人。
我们点的是10块钱标准的面。
面条放在很有气势不锈钢盆里,盆下面再放个碗。这样好端,不烫手。
吃的时候再倒点天津的独流醋,味儿就更正了!
面条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咱们平时在粮店、超市里买的切面,好吃就好吃在这牛杂上了。牛杂很干净,没有怪味,麻麻辣辣的吃起来特别过瘾,嚼起来还很有咬头。我们这碗10块钱的牛杂就挺多的,真不知道20块钱的得什么样?!?
最近在大街上看见葛大爷给一个方便面做的广告,左手捧着方便面碗,右手夹着一个卤蛋。广告词是:“有料的就是不一样。”
每次看见这个广告我就想起吃牛杂面的场景。
这里不管是牛杂还是卤蛋口味都重了点,怕咸的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实在不行来瓶汽水缓解一下。
“狗食馆”的来历(以下文字摘自《天津图书馆-天津民俗》)
“狗食馆儿”是这几年才冒出来的。
话说有个小伙子外号叫刷锅水。他爹勤劳忠厚省吃俭用,一分钱掰开花,常年穿着劳动布的工作服。他呢,怎么洋气,怎么打扮,上技校时,他在小哥们面前摆阔,用嘛东西都是一次性,铝饭盒呀,雨衣呀,只要带出去,就别想捎回来。把家里的东西借出去,向来不往回收。好不容易盼着他上班了,大人也不省心,哪个月都没出过全勤。迟到病假,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他摆过台球案子,卖过西瓜,结交了一帮小玩闹。改革的大潮把他从工业战线冲到了社会上,他心腻拿家长撒气,埋怨他爹没能耐。夜里1点不睡,中午12点不起。近来兴养狗,他也养了两条京巴儿。孝顺京巴儿胜过孝顺他爹。洗澡、拿虱子、喂小药、喂吃喂喝,伺候得特别周到。狗也对得起他,这一窝又下了四个。可大狗不下奶,四张小嘴就叫唤。这样,给狗做饭成了刷锅水的粘手活。开饭馆的小哥们儿说:“嗨,每天到我馆里打扫一点就够吃的,鸡骨头、鱼肠子、剩饭、剩馒头有的是。到时候给我留一条小狗全有了。”这一来还真的解了围,他每天按钟点去收泔水。不知嘛原因,有一段时间饭馆的客人稀稀拉拉,当然泔水就不充足,还得搭点粥饭。
这天,刷锅水又去敛剩菜剩饭,打扫的东西盖不过盆子底来,他直嘬牙花子。熟人问:“这点玩艺儿够(它们)吃嘛?”他心里不痛快嘴就没有把门的,可倒是实话实说:“吃饭的人多——狗食就多;吃饭的人少——狗食就少。”
老板说:“我这兄弟不会说话,对不起。您交了饭钱再走。”大胖子得便宜卖乖:“我吃的是狗食饭,凭嘛交钱?骂我是狗食还想要钱,门儿也没有。”女服务员压低声音对老板说:“真要嚷嚷出去,打起来,咱还干不干?”
最新文章:名不虚传的黑蒜子牛肉粒-桂园餐厅
天津也有个外滩&吃到嘴里会流泪的虾(如何做滨海快轨、茂盛酒家北塘海鲜)
走在天津的大路上—长长的河北路(附虾酱鸡和烤海鲜的具体地址)
吃在天津-小吃篇(锅巴菜、虾酱鸡、大螃蟹、南大熏豆腐)
在天津逛街、淘宝、买洋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