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93)

(2011-12-21 10:09:18)
标签:

历史

两晋南北朝

为卿画眉

文化

血雨腥风

开国皇帝石勒其实是个很幽默的大忽悠

 

    314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子春引领王浚所派遣的使者抵达襄国,在此之前,为不使晋军生疑,石勒已将强壮的精兵和精锐的武器悉数藏了起来,只让一些老弱病残站在帐外供晋军观瞻,使者眼见这些形容枯蒿瘦弱不堪的兵士拿着生锈武器在那儿执勤,心里确信石勒是识时务的人。

    使者进账,递交王浚的书信,石勒见状并不急着接过来,而是“扑通”向北跪下连磕三个响头,连声道谢后方才起身双手接过书信,使者又递上王浚的礼物——中原士族大夫们的挚爱、象征高雅的“麈尾”,石勒脸上露出一脸受宠若惊的惊恐:我不过一粗鄙小胡,哪里担受得起这等风雅之物啊!?

    遂命人接过来挂在墙上!

    使者问:将军这是何故啊?

    石勒说:从今以后我早晚都要对着这尊麈尾叩拜,以感恩主公的赏识与恩惠!

    使者感动,说:石将军果然重情重义,不枉我家主公厚爱!

    石勒说:我遂不能天天见到王公,但见所赐雅品在此,我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

 

    石勒真是个好演员啊!

 

    双方约定,石勒三月中旬亲自到幽州尊奉王浚为帝,使者遂返回幽州。

    报告说:石勒目前兵力阵势都孤独衰弱,他忠诚的心确信无疑。王浚听后大喜,心里更加狂妄的找不到北,甚至连防守都给撤销了!

   

    石勒问王子春在王浚营中所探察到得信息,王子春说:幽州去年发大水,老百姓的田地被冲毁,家园被冲坏,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而王浚自己囤积了一百多万的谷子,却连个米粒也不分给百姓救急,而且在为政上残酷苛刻,频繁地征发百姓去服劳役,有识之士都纷纷离他而去,连原本跟他结盟的夷人、狄人也都叛离他,王浚将会败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却浑然不知,自觉良好日夜沉浸在皇帝梦里,他新设置了官署,安排了文武百官,常常以为连汉高祖、魏武帝都无法跟自己相比拟,真是不可救药!

    石勒听后拍桌子大笑:看来这王浚是可以逮着的。

    石勒最后整顿队伍准备突袭王浚,但是在一切就绪之后,石勒却有所顾虑起来,谋士张宾一眼看出他的心思,说道:突袭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如今一切就绪,将军却不敢下定决心,莫非是担心一旦行军刘琨及其盟军鲜卑、乌桓人会乘虚而入夺了我襄国根本!

    “诚如斯言,可这该如何是好?”

    张宾分析:这三方势力不论是兵力还是胆略都无法跟将军相比,因此即便是我们长途奔袭他们也未必就敢轻举妄动,况且他们未必就知道我们会孤军深入千里去夺取幽州,退一步说,若轻装上阵襄国距离幽州,其间往返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即便在途中他们得到我们的行踪想有所行动,等解决了王浚再返回来也来得及。

    石勒仍觉得有所不妥。  

    张宾接着剖析道:刘琨、王浚虽同为晋臣,但是二人实际上却是仇敌(为争夺人口、地盘以及少数民族的支持双方矛盾很深,此前王浚和刘琨甚至为此大动干戈,而刘琨的族弟在交战中被杀死),如果派人质过去,表明与刘琨停战的意愿,刘琨定会十分高兴,而且对我们要剿灭王浚的行动也拍手称快,更不会为救王浚而背后袭击我们!

    石勒听张宾这么分析,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石勒派遣使者拿着信笺给刘琨送去人质,信中痛陈自己的罪恶,最后表示请求以讨伐王浚来报效刘琨。

    刘琨看罢大喜!

 

    兵贵神速,更何况是突袭,石勒命队伍举着火把连夜行军,途中为保密起见将兄长在王浚帐下的主簿游纶杀死。

(欢迎喜欢文史的朋友们加群讨论,QQ群号:187608285

腥风两晋南北朝(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3)

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9)

血雨腥风两南北朝(1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4)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5)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6)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1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6)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7)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8)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49)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0)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1)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2)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3) 血雨腥风两晋南北朝(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