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渊颇具技术含量的虎口脱身
刘渊跟司马颖说:我的族人带来消息,说我有个很交好的朋友死了,我得去参加葬礼!
司马颖说:现在王浚跟司马腾逼的紧迫,正是需要你为国效力的时候,你不能去!
刘渊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借口,交代来者呼延攸,告知刘宣以声援司马颖的名义先召集五部兵马以及各小部落力量,自己将很快归队。
王浚和司马腾兵临邺城,司马颖的队伍向来虚弱,司马颖心生恐惧,刘渊乘机跟进言:现在敌方的人马有十余万众,恐怕仅靠禁卫军及附近郡县的力量将很难抵挡。
司马颖说:这可该如何是好,刘卿家快快出出主意!
刘渊心里暗喜:我请求亲自为殿下召集匈奴五部的兵马前来声援,匈奴士兵英武彪悍定能为殿下排忧解难。
司马颖转忧为喜,考虑良久,不无担心的说:匈奴各部族向来野性难训,不易组织约束,恐怕难以为我所用,何况他们来了恐怕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鲜卑和乌桓这两个王浚的两个儿女亲家。
刘渊心里一凉,问道:您得意思是?
司马颖说:眼下我看不如想护送皇上回京都洛阳,先避开他们的锋芒,然后从长计议,我相信正义的力量会让他们威服。
邺城是司马颖的大根据地,是他长期固守的大本营,司马颖却要抛开老巢去风暴中心且自己并没有势力的洛阳,刘渊心里只骂这个蠢材,但于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则是尽快回到匈奴部落。
刘渊进言说:殿下是武帝的亲生儿子,对江山社稷立有大功,您得威严和恩德四海之内无人不知,有谁不愿为您效力?发动匈奴五部根本就是顺天时应人意的要求。
司马颖微微点头,心里有所松动,刘渊又乘机说:王浚是个小人不得人心,东瀛公司马腾与皇上的血缘关系较远,他们跟您都无法相比,且护驾回京实不如就在邺城拒敌!
司马颖问道:哦,刘将军有何高见,愿听其详?
此时刘渊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把握,说道:殿下离开邺城就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兵力寡微,不能抵挡,露出这样一个破绽给王浚、司马腾只会使他们气焰更嚣张,那时恐怕您连洛阳城都进不去,即便到了洛阳殿下的威望也将在那里无以施展,如此一来处境将更为艰难。
司马颖问道:刘将军果然智谋出众,我考虑的不够周全,险些酿成大祸,将军眼下有何破敌良策,不妨说来?
刘渊心中暗喜,平静的说道:我请求为殿下用两个部族的匈奴兵马摧毁东瀛公司马腾所领部队,另三个部族的匈奴人马去杀掉王浚和他说率领的鲜卑、乌桓人,若殿下听从末将的建议,这两个贼子的头颅挂在城头上将不日可待!
司马颖听后大喜,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负责去匈奴召集五部族声援邺城。
刘渊回到左国城(山西方山县境内),匈奴各部族欢呼不已,在刘宣的带头建议下,刘渊被封为大单于,此后,仅仅20天时间,闻讯投奔的匈奴人就达到五万之多。等各项事宜大致准备妥当,刘渊派左於陆王刘弘领兵五千去支援司马颖的部将王粹阻击司马腾,不巧,等刘弘赶到的时候王粹已经被司马腾打败,刘宏无功而返。
悲催的是司马颖此时在卢志等人的劝说下已经仓皇逃往洛阳(前文有述),刘渊得知后,失望的叹息到:真是蠢材,不听我的建议,反倒私自溃散逃跑了。
部下听后,不以为意:司马小儿粗鄙愚蠢,何足忧心,眼下正是大单于率我等共图大业的的好时机!
刘渊眼珠一转说道:不可,我先前听命于司马颖,答应过他要去救他,岂能食言?
部下听后,谏言到:晋朝向对奴隶一样对我们,现在他们骨肉相残,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也是上天赐给我们匈奴人光复呼韩邪大单于事业的大好机会,鲜卑、乌桓都是和我们一样处境的人,不过是一时为王浚小儿蒙蔽,今后他们可做我们的后援,岂可攻打他们?
刘渊本来就是想以此做做样子也给他们打打预防针,刘渊遂说道:诸位所言极是,大丈夫应该像汉高祖、魏武帝那样,呼韩邪有什么值得效仿的。
众人愕然,并看出此人确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