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标签:
培养教育孩子科学育儿成才学习兴趣人生理想望子成龙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指的就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意学。从这个意义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是挚友、是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所以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而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孩马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于是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也将会大大提高。
目前的状况是:家长不擅长、甚至不会辅导,孩子不想学、甚至讨厌学的状况。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的心理,让孩子喜欢学习、自觉地学习?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家长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孩子们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诱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有用、有趣、进而自己想学!
下面,就孩子学习中的一些特点,我来谈一下该怎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要善于抓住孩子们这一心理特征,在学习的开始就帮助他们产生兴趣。孩子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自然奇观等等问题,似乎知道一点儿,但又说不清楚,家长可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故意的设置疑问,会有效地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家长故意的设置疑问,可以迅速地抓住孩子们的思维,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置于“知与不知、己有的知识与某种新知识、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等等的矛盾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望寻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当所有疑虑都随之解决时,那种轻松、愉快、满足和成功的情绪体验,将会大大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巧借古诗文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诗词歌赋,琅琅上口,把古诗文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我们生活中的人文地理联系实际的讲解,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不仅给能使孩子们积极的、能动的、自觉地去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孩子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笫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家长的激发,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孩子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家长不宜炫耀“孩子好”
■教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女儿与动画片
■教子勿强制
■培养孩子与“吃苦”
■孩子有知心话愿意对谁讲?
■孩子聪明的关键是教育
■读书与“数字三”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中小学生午睡好
■写给同龄人
■从学骑车想到的
■成材需读书
■帮助孩子调好人生基色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潜能开发
■“少年文学家”杜影
■“无师自通”的小诗人—田晓菲
■连续跳级的孙沁莹
■白居易所受的早期教育
■给各位博友的信
■13岁考上“国防科大”的那威
■ 什么最重要?
■帮孩子提高eq能力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什么是早期教育
■知识分子家庭的早慧儿—吴燕
■欧阳修学写短文
■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六岁学高中功课的刘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