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也纳农大的大个子教授知道我从事传播工作后,脱口而出:哦,科研太需要做广告了。作为科研人员,他们的广告意识渗透在许多方面。
所有的单位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logo。作为标志、徽标、标识,logo的醒目、美观、新颖、独特、惟一,能给人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它不是个简单或复杂的图案,不仅能区别一个组织或团体,也不只是代表某一产品或者机构,而是组织和团体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大个子教授领导的山地灾害研究所的logo,主体是一条龙,被禁锢在红的警告色构成的三角形内,显然暗含了利用科技降龙之意。这个logo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广泛应用。所里的牌子上有它,大小仪器上也都贴着,即便是数百公里之外的野外观测站也是如此。所有的宣传资料和文字介绍上,介绍情况的PPT上,都少不了它。所里人穿的夹克、戴的帽子上都是这个logo,大个子教授用的手机正面、反面以及屏幕保护,也都是这条被红色禁锢的凶猛的龙。问他为什么要设计logo和logo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大个子教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单位没有logo是不可想象的。我想,这个随处可见的logo,一定给了所里的人一种激励自己不懈奋斗的动力。还使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归属感,

起初以为拥有logo或许是个别现象,但很快就发现,无论走到哪里,不管是维也纳的研究机构,还是基层的荒溪治理和水资源管理站,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logo。这些logo多出自内部人员之手,构图都十分简单,颜色多为绿色,显然是和自己的播洒春色的职业有关了。
logo制作是个科学,讲究挺多的。比如logo要讲求识别性,容易识别,易记忆,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要简单、简洁、简明;要注意特异性,与其他LOGO有明显的区别,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更重要的是,LOGO一定要有自身的内涵,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否则再漂亮、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上东西。logo不是给自己看的,要注意大众的接受程度,还要具有法律意识,避免使用敏感的字样、形状和语言。在结构上要注重整体形象的规划,考虑到不同的结构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意识。比如,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平缓、稳重、延续和平静;竖线给人的感觉是高、直、轻、漂、浮等;点给人的感觉是扩张或收缩,容易引起注意等。
每个单位都有介绍自己情况的宣传品。不知道这些单位是否经常接待来访,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印制精美的宣传品显然不是特意为个别人的到来而准备的。走进每个单位的办公楼,都很容易发现入口处摆放着的资料。有的是简单的几张折页,有的则相对更充实些。其内容有的是介绍重点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有的则是基本情况和背景资料。在地诺尔州的一条荒溪治理沟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挂着放大了的项目介绍,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在沟口的路边,还设置了图版面向公众介绍。
不仅仅是科技的传播得到了重视。政治上大作广告也让人大开眼界。正值奥地利大选前夕,到处都可以看到竞选者的大幅宣传照片。无论是议会大厦还是市政厅外,无论是首都的大街小巷还是偏僻乡镇的田间路旁,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制十分精美的宣传版。你做得显目,我比你还扎眼。你的规格大,我比你挂得高。现在大选结果已经公布,究竟当选者和宣传力度大小有怎样的关系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如此轰炸式的全方位的覆盖,早已使他们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我常对学生说:一个人的才能只有自己知道,叫孤芳自赏。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叫小本经营。一个人的才能只有让全世界都知道,才叫品牌。这年头,干什么不靠“品牌”呢?光闷着头苦练内功恐怕吃不开了。最早的广告其实并不局限于商品的销售,而在政治上、军事上都率先应用。如今,这种应用应该更普遍、更广泛才是。这次美国的所谓7000亿美元全面救市方案在国会受挫,实际上是政治观点的说服尚未奏效而已。但在我国,除了一些商品开始注重品牌的塑造之外,政治营销刚露萌芽,科技传播还未受到应有重视。至于我们个人的形象宣传和塑造,恐怕也没有列入议事日程吧?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环保,不是孔雀炫耀的美丽羽毛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