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保,不是孔雀炫耀的美丽羽毛

(2008-10-01 17:05:20)
标签:

环境

保护

垃圾

资源

经济

杂谈

分类: 铁铮看生态

    环保,不是孔雀炫耀的美丽羽毛

    乘车在艺术之都穿行。在当地留过学的一位同行指着城里的一座建筑问,你们猜,那是什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但都不对。得知那个高耸的建筑,原来是垃圾焚烧处理场时,大家都惊呆了。它不仅仅是实用、艺术和建筑学的完美融合,更是环境保护理念的弘扬和彰显。

 

    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体现,垃圾发电不仅是先进的垃圾处置方式,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据说,每吨垃圾可发电300千瓦时以上。4吨垃圾的发电量就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电量。焚烧垃圾产生的灰渣还可用于制砖,余热可用于供暖。天哪,这就是我们没有看得上眼、无法处理的垃圾吗?

    维也纳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市中心维也纳广场,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未能走近参观,但据说对环境影响极小,无臭无噪音,甚至闻不到臭味。否则,估计市民们早就不干了。在讲究环境保护的同时,能做到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备,也应该说是奥地利的一个特点。

  

    有资料说,这座建筑是由奥地利著名艺术家百水设计的,既是垃圾焚烧厂,又是远程供热中心。在环保功能的发挥上无可替代。城里的垃圾分类搜集后可燃烧的部分集中在这里,每天要烧掉1200吨垃圾。2005年,供热中心已有25万多户个人用户,占维也纳的1/3,单位用户达到了5211家。相比油价,垃圾焚烧的热能价格并不算贵。为鼓励市民使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个人用户一直没有涨过价。

 

    分类回收的垃圾箱到处可见。一般居民家庭也有好几个。电池、塑料、易拉罐、浅色玻璃、深色玻璃等都严格分类。经常可以看到先生、女士一手拿着公文包,一手拎着几个玻璃瓶子在街上走老远,放到分类垃圾箱里。家长都会告诉孩子,垃圾也是有用的,不能乱丢。

 

    维也纳农大山地灾害研究所办公楼,房顶和四周用的都是玻璃钢材料,像个大温室,采光特别好。哪像我的这间办公室,即使大白天也需要打开电灯。推开洗手间的门,灯才亮了。原来,这类地方安装的是声控灯。人来即亮,人走即灭。既不耽误使用,也非常节能。

 

    狗,是奥地利人喜爱的朋友。电梯里、办公室、公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有个留学生告诉我,一次他吃过桔子之后随手把桔子皮丢给趴在办公室的一条狗,受到了奥地利老师的善意批评。“你肯定不会把桔子皮给一个小孩子吃吧?!”问得他哑口无言。狗虽然很多,但却没有带来污染。在街心花园的每个入口处,都专门设立了十分显眼的标志,提醒人们爱护公共环境,并放置着黑色塑料袋可供随时取用。一些著名景点常常能见到传统的马车,但马尾下面的污物收集袋解决了马粪问题。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奥地利也很深入具体。就连停车位都是农大学生的研究项目。怎样使车位既容易下渗降水,又要呈现绿色,还要坚固耐碾轧,有遮阴和没有遮阴的情况下,地表选用什么植物?据说这是个2000万欧元的项目呢。对城市来说,这个项目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呢。奥地利的车多,但公路两旁已经和正在建设隔音墙。公路和居民区的距离达到规定标准时,就必须要建隔音墙以防噪音污染。

 

    在地诺尔州的山上,有一条瀑布飞奔而下。时至今日,也没有开发成旅游点。游人只能远观,不能近看。因为按照欧洲水体保护框架指南的规定,只能使其呈现为原生态;森林的边缘上看到拓展训练用到了树木,但每条绳索都没有直接捆在树上,全都细心地用了垫子。

    喝咖啡喝出的和谐、温馨和激情......

    有个自己的LOGO有多重要?

    北京公交,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阿尔卑斯山上最难忘的风景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有怎样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说话有四戒

    一名教师至少该有几颗心?

    初中男孩跳楼,研一新生也跳

    奥运后北京市民最关心什么??

    奥运电视转播,露出谁的短板?

    北京奥运上最不该忽视的细节

    奥运圣火能否在中国再次点燃?

    媒体不该代替百姓吹捧郎平刘翔

    北京奥运,谁是最大的赢家?

    目睹博尔特飞过世界200米记录

    中国足球场怎么成了美国队的主场?

    看福原爱争夺乒乓女团铜牌

    鸟巢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

    鸟巢、水立方后花园的秘密

    徜徉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感受奥运

    不适当地吹捧会害了这些孩子

    奥运摔跤场:中国女裁和“Bad boy”

    现代都市人,该到哪里去疗伤......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