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政策调整威力尚在汽车降价速度加快晓程汽车焦点评论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一些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会议制定的相关条款如下:
(二)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
(六)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
将车购税削减二分之一调整为削减四分之一,是个很有智慧的决策。
第一、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避免了市场和汽车业对政策的依赖性。
对上年的政策有延续有承接,对下年的政策有铺垫有过渡。而且政策执行期限很明确。也是一个权宜之计。期限过后,还有调整的空间。根据汽车市场的实际需要,如果市场仍然需要刺激,可以加大力度,如果不需要,可以执行老政策,回旋的余地大,为此后政策的调整留足了灵活的空间。
如果政策不作调整,很可能使汽车市场和汽车企业对政策产生依赖性,企业主动依靠降价拉动消费的积极性会萎缩,主观能动性消失。
第二、既发挥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对内需的刺激力度,又审慎稳健,避免了副作用。
虽然车购税政策作了调整,但大方向没有改变,使政策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呈现出对内需的积极拉动和刺激消费意图,鼓励作用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汽车下乡政策调整得更为积极,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使政策力度增强,使不同方向的政策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政策的整体优势效能,政策的整体力度提升。
第三、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经被拉动并形成兴旺态势和行走惯性,具有明显的稳定性趋势,而且明年后年的总体趋势不会有大的起伏,继续偏强刺激已无必要。笔者2009年10月20日曾经发表过《过度刺激矫枉过正
而政策如此调整,恰恰具有中庸的意味,很有分寸,谨慎稳健,没有起伏,不会带来市场动荡,富有智慧。
第四、车购税政策作适当调整,刺激内需的同时可以刺激汽车企业发挥车价优惠和下降的积极性,促使车价下降,加快车价下降的速度,迫使汽车企业挤压剩余的汽车价格下降空间,一举两得。
事实上,汽车企业发挥价格杠杆对内需的拉动,不亚于政策的拉动力量。只是依赖于政策的力量,汽车企业无所作为而已。
笔者12月1日撰写的评论《没有政策刺激
有鉴于此,刺激汽车业发展的政策应该坚持,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没有错,也应该坚持。惟独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应该考虑保留1.3L以下排量的政策的持续性,而1.6L以上车购税减免政策暂缓推出,迫使企业主动降价,依靠自己的力量拉动消费,降价促销,使汽车价格趋于合理,从而降低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的购车门槛,减少消费者的购车负担。等到企业将价格降到了合理的幅度之后,政府再审时度势,适时出台临时性的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新的政策,扩大减免的车型范围。这样,将消费动力被企业降价不能所蚕食改变为企业降价、政府调控轮番作用刺激消费,企业的自身力量和政府的力量形成叠加而不是相互冲抵,一个积极性变成两个积极性。
企业价格降下来了,轻易不会再涨上去。政府应该学会在宏观调控时与企业的博弈,掌控政策作用与企业作用的时间差,刺激消费的同时,刺激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想办法拉动内需,让百姓而不是企业真正从国家政策中收益。
看来,调整后的车购税政策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一政策也将为媒体界和汽车业界所接受。
而且,汽车消费者全面权衡利弊,也会理解这个政策。
新浪汽车做了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调查。调查的题目是,“购置税优惠缩水,是否会影响您购车?”70.1%的意见是会影响。调查题目为“您是否会选择提前购车?” 58.6%的意见认为:“不会,车价一路走低,车企优惠比购置税优惠划算”。综合意见显示,车购税调整不会影响购车,只要汽车企业及时降价,适度优惠。
减少了政策依赖,主动降价就会成为汽车企业的自觉行动。不靠政策靠自己,车价下降的速度就会慢慢加快。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最新焦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