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0政策不能废
马跃成·铁牛
中国靠政策和文件治国的局面一时半时还没法改变,政策与法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效率高,时效性强。法律文书需要相当的程序和时间,而政策文件可以说开个会就能拍板,这是政策效率性的一面,而政策通常会因为时间、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政策总是变来变去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特别是像房地产这样的行业,由于自身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交易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就会出现政策的滞后性,造成工作的被动也就难免。
在中国有些政策虽然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的,但是也具有国策的基本性质,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比如现在执行的房地产调控90/70政策。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37号文件,实施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地产调控细则,其中明确规定,城市住宅开工量中的70%应该为套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住宅。对于已经批准规划,但未开工的在建项目,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对规划进行重新调整。
2006年原建设部下发文件,规定了对规避或者变相规避90/70政策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其中包括没收违规房产充当保障性住房,以及永久取消设计单位资质等严厉处罚的行为。
90/70政策虽然是在房地产调控的过程中制定的一项重要的调控措施,但是,根据中国的国土情况,中国没有条件像北美、澳洲那样给每家每户都盖别墅、公寓等大房子。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也不是愿不愿意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
我国的香港地区财富积累比大陆地区高的多,但是香港的房地产政策依旧是非常严格,不是所有的人想买什么大房子都可以的。但是香港保证的就是人人有套可以居住的房子,这个房子可能就是鸽子笼,但是,他确实就是一个人的家。
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能够提供的也都是小户型的房子,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能像过去搞经济适用房时,那时候都有了200多平米的经济适用房。
现在的房市出现了些问题,主要是房子的交易量不行,按道理应该采取措施、查找原因,但是一些人,把交易量不够积极的原因归结到了政府的调控措施上,甚至那矛头直指9070政策。
2009年北京出台暖市15条政策,其中提出对90/70政策进行“总量平衡”“适度调整”。
90/70政策正的有了被异动的危险。
“90/70政策”不是简单的住宅规划问题,而是充分考虑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而制定出来的具有长远意义的国策,千万不能说改就改。
附:北京青年报2月26日的“政策存废够应有个交代”的摘要
一个三年前还雷霆万钧的政策怎么可能草草收场?!
在2007年的1月9日建设部针对此政策出台了的《关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1天之内又被废止。
任何政策都有阶段性,这其中被誉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并不多。“90/70政策”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90/70政策”不是简单的住宅规划问题,而是充分考虑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而制定出来的具有长远意义的国策。这一解释深入人心。也成为今天很多人不相信“90/70政策”将要解禁的重要理由。
当时的建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从省到市必须高度重视,加快进度。对90平方米住房套型占新建住房总面积70%的规定,大家议论纷纷。要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多数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来理解这一决策,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某直辖市副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认识到,‘90/70政策’是在全国房价普遍高涨、房子面积越建越大、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前提下出台的,目的在于调节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保障普通市民的住房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国策。”
某市房管局长在报刊上撰文:“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具体国情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即使经济进一步发展,也没有理由片面追求大套型。从上述意义上来讲,‘90/70政策’既包含了党和政府对民生保障和前途未来的大爱和大智,也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追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房地产领域的重要体现,对此我们必须用这份执著来理解和落实。”
王石理解:“在建设部2006年提出90/70政策的时候,大部分人不理解,发展商更觉得不理解,有关政策制定者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万科从90/70中看到了一个国策,就是中国地少人多。我们以前说中国地大物博,后来改成地大物不博,但是从记录的城市可用面积上看,是地也不大。从90/70看到的国策是要求节地节能房型,至于说为什么不是90/80、90/60,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趋势。所以万科是坚决支持90/70政策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国策”,一个雷霆万钧必须坚决执行的“国策”(当时规定对规避或者变相规避90/70政策的行为将进行严厉处罚,其中包括没收违规房产充当保障性住房,以及永久取消设计单位资质等),却在三年之后突然变了方向。而且是悄悄地改变,打枪的不要。
某市相关人士就表示:“90/70政策肯定会放,但不大可能再出台相关的细则了,应该是直接落实在具体审批项目,新项目可以在上报规划的时候直接在方案中对90/70政策进行突破和调整,然后由规划委进行审批,这样政府就可以主动地掌握松还是紧,现在的主要精神是放松,基本上都会批。”
对这样一个政策进行调整却不进行交代,表现出政策的制定者对政策都没有敬畏之心,就会让公众丧失对国家政策的敬畏之心,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相关博文:
2009.2.19
9070:这个真的没变还是这个可以变
2006.11.18
北京首个9070项目浮出地面
2006.9.11
90/70没有把开发商逼上绝路
2006.7.10 对“90平米、70%”不搞一刀切文件的担忧
2006.7.3 70%不针对单个项目会带来的种种问题
2006.7.3 为啥做出70%不针对单个项目的解释
2006.6.30 70%不针对单个项目可能陡升调控难度
2006.6.9 “90+70%”政策带来的烦恼与希望
2006.6.6 看懂90和70%两个参数的真正意义了吗?
2009.2.26
两会前后房地产业涛声依旧
2009.2.17 今年两会房地产不会再是最焦点问题
2009.2.9 产业振兴规划这次真的没有房地产
2009.2.7 房地产难成经济振兴的领头羊
2009.2.25 成思危辟谣让人松口气
2009.2.24
房价下降是振兴房地产的关键
2009.2.23
房地产业长期规划不能鼓励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