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一鉴斋
一鉴斋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757积分
  • 博客访问:25,392
  • 关注人气:1,443
  • 获赠金笔:213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支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2019-03-11 18:32:41)
标签:

故宫藏砚

御用砚

故宫博物院藏砚

老砚

分类: 文房雅玩

转载于《收藏家俱乐部》  原名《砚者研也:故宫藏砚》

一鉴斋增补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乾隆澄泥虎符形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部分砚鉴赏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汉代辟邪盖三熊足石砚


砚青灰石制成,圆形高足式,三足熊形,作跪擎状。砚盖圆形,表面琢磨光滑,盖顶雕饰辟邪,体态雄健,四足直立,昂首高视,身饰减地凸起弧线,颇具神韵。盖内雕刻螺旋式弧线,雕刻痕迹明显,略显出黑白相间的石质纹理。


此砚雕刻技艺娴熟,造型显示出汉代石雕艺术的风格,古朴生动。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汉代十二峰陶砚


砚细灰陶质,有3个扁形足,左右微高,砚面呈箕形。三面环峰,呈半圆形,分内外两重,内3峰,外9峰,水可由中峰下龙口滴入砚面,两边山峰上各有一负山人像。


陶砚以陶土为胎,经烧制而成。此砚形象古朴,造型奇特,出土于河南洛阳,是西汉古砚中陶砚之珍品。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唐代箕形陶砚


砚陶制,造型小巧,呈风字形。陶色青灰,陶质较细,砚体薄而轻。砚首高翘呈圆弧形,两侧折腰,因似箕形而称箕形砚。砚面下斜形成砚池,砚堂表面光滑,可与石砚相媲美。陶质箕形砚为唐代较为流行的砚式。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唐代李颢款风字形砚

砚陶制,风字形。砚面池堂一体,砚首高翘,内凹呈凤池。陶砚两侧出峰,如刀削成,线条平直而流畅,砚素洁。砚底土色凝重,刀削梯形双足,双足间阴刻“李颢”二字楷书,清晰可见。


此砚陶土细腻,砚表光滑,砚体薄而轻,砚式独特,颇具唐代风韵。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唐代端石风字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宋代青石雕鱼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砚青石制,长方形,砚面上窄而下宽,略呈梯形,砚侧下敛,背面为平直长方形。砚略有剥蚀,显出粗糙的石质。砚面开琢椭圆形砚堂,表面光滑,与砚池相通,砚池边贴塑鱼纹,如临池观鱼,如鱼在墨藻,颇为别致。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宋代三堂款陶砚

砚以细陶土烧制而成,色微灰,有用墨痕迹。砚为抄手式,上窄下宽,两侧内敛呈梯形。砚池深凹呈曲线状,砚堂宽阔,中央略凸起。背面弧形深凹,作抄手式,底部阴刻篆书“三堂”款识,字体清秀。


此砚体宽广,陶质细腻光滑,造型具较为典型的宋代风格。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宋代澄泥东波鹅式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宋代端石雕蟾纹长方砚

砚端石制。砚面长方形,略有剥蚀,砚堂呈椭圆形,砚额雕刻弯月形砚池,砚上部又雕出云形和叶形双水池,砚面左下角雕饰蟾蜍吞吐云气。砚侧面分别雕饰海马、鱼、象、牛4种动物。砚背面深凹成内抄手,并刻焦叶纹。


此砚石体厚重,石质较粗,雕工简略。抄手砚式为宋代遗风。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元代长方石砚

砚粗石质地,上窄下宽,周侧均向底面内敛,砚面上方有深凹的花瓣式砚池,池下以双阴线雕出椭圆形砚堂。砚尾部两端凸鼓一双矮足。


依此砚的造型可见宋砚风格的遗绪。砚表面未经细致的打磨,雕刻线条亦显狂草,于简练之中见粗犷。这种风格正是蒙古民族的气质在工艺美术领域中的反映。此砚被认为是元代制砚的典型作品之一。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端石琴式砚


砚端石制,琴式。砚面内凹,砚池和砚堂相通。砚背面有四小足,底刻“河东君研”,署“钱谦益题”。其下题诗:“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又“崇祯壬午年”,“因亦柳隐录”。随形配雕红木盒,盒面嵌竹刻“还砚图”,并题:“丁未初夏,戏作还砚图,以应竹亭一兄。清玩。”其下署名“程庭鹭”。


此砚石质细腻,造型小巧精致。实用与鉴赏相结合为清代砚式特点。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端石高空悬月抄手砚


砚端石制,石质黝黑细腻,石品纹理明显,为旧坑端石。砚为长方形抄手砚式,砚池深凹,池上圆形石眼宛如高空悬月,妙趣天成。砚首侧壁镌刻清乾隆皇帝御制铭:


一月悬高空,有形惟映水。

著物则不然,可悟虚实旨。

是砚出旧坑,色白而侧理。

鸲眼阔于眉,相映方池里。

其下柱近百,柱柱眼堪指。

是为一印千,禅机示些子。

乾隆癸卯御题


并“比德”篆书小印。砚背面密布大小石柱眼,又称“鸲眼”,巧作成76柱。砚底上首镌刻“眉山苏轼”方印。


此砚因材施艺,成悬月之雅意。砚底石柱眼之多亦颇为罕见。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端石龙池砚 乾隆御题


砚端石制成,色黑紫。砚为椭圆形,浮雕海水龙纹砚池,左上方有一石眼。砚背覆手深及寸许,有长、短二柱,亦各有石眼。周侧录乾隆皇帝御题:


旧坑之白,号蕉林兮。

玉润金坚,刚柔协兮。

既圆而椭,制稳贴兮。

墨池弗涸,有波叠兮。

龙守其珠,纬萧涉兮。

书而供跳,王之帖兮。

文而寓雕,刘之勰兮。

问谁所珍,蕉林箧兮。

何来西清,伴芸笈兮。

一诵旅獒,慙弗惬兮。

乾隆戊戌季夏御铭

并镌“得佳趣”篆印


砚装黑漆随形盒内。盒面填金隶书“龙池”、“蕉林珍赏”,旁镌“玉立”篆印。盖壁填金隶书乾隆御题,文与砚侧同。


此砚造型厚重,雕刻刀法奔放,具有明代制砚风格。原系梁清标之物,后为清代宫廷收藏,并收录于《西清砚谱》之卷二十。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白鹤山人端石长方砚


砚端石制,长方形,石质黝黑润泽,呵气生津。砚面平滑,砚池深凹宽绰。背面刻有篆书“白鹤山人”方印。砚一侧阴刻“龙津”二字,另一侧银线纹理直通砚底,为石肌本身所生。砚虽有剥蚀,但石质精良。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瓜田砚

砚紫色端石制。巧做天然石子为缠枝瓜瓞形。砚面受墨处颇细腻,雕作一瓜,瓜蒂上方深处为墨池。自然石纹作叶蔓萦绕砚背。


砚面右方刻有隶书题铭“瓜田半亩”四字,砚背刻有篆书题铭“緜绵瓜瓞”四字,署款“鹿原”二字。又“石室”下署“诵先人之清芬”一长方印。


此砚石属明端石老坑,石质较好。清初人制,题款。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蕉叶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万斯同铭端石瓜式砚


砚端石制,紫色,随材成形。砚堂琢为一瓜,肥大的叶子遮成砚边,叶上有斑斑蛀痕。瓜蒂处镂雕出砚池。砚背阴文篆书题“维彼瓜瓞,载咏绵绵,根深蒂固,于万斯年”,末署阴文楷书“万斯同铭”,并刻“季”“野”篆书印;左下方镌篆书“山阴吴氏珍玩”款,吴氏乃万斯同后又一鉴藏者。


此砚造型厚重,构思巧妙,颇具情趣。雕刻刀法简洁流畅,圆润无锋,于浑朴随意中表现出工匠纯熟的技艺,反映出明末清初的制砚风格。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云纹砚


砚为端石质地,材质细腻、温润,随石材形状略加打磨而成,下端尚存留黄色膘皮。砚面的上方生有一颗碧莹莹的石眼,借此,制砚工匠在砚之左、右肩处雕出飘浮的云纹,创造出“流云遮月”的意境。


此砚体现了清代初期的制砚风格,纹饰布局简练,构思精妙,刀法流畅,达到了雕饰无痕的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莘田款端石砚

砚端石制成,色紫深黑,石质精良。砚随形巧作,砚体呈朵云状。云形砚池,池上隐起一石眼柱,砚堂受墨宽广,砚边环刻云纹。背面内凹成池,凸起一石眼,为端石独有的石品特点。周边环刻文字:


月受日光,当心而出。

前掞长庚,遥联太乙。

露滴方诸,花生不律。

琼瑛兆贵,兹宝无匹。

其下署名:“辛卯夏五月得于羚羊峡,莘田宝用。”并“任”字印。


此为清代黄任藏砚,后入藏宫廷。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莘田款端石东井砚

砚端石制,随石形。砚堂宽阔,砚首开方井式砚池,池旁题“东井”二字,砚堂边署“鹿原”并“林”、“佶”小印。砚背面镌刻四言隶书:


汝端祖明,我研既平。

天一资生,汝司其贞。

源泉盈盈,雨施云行。

人文郁极,猗欤化成。


署名:“莘田任”,并“黄”、“任”篆书小印,其下又刻篆书“十砚轩图章”长方印。砚一侧有“飞泉涌流”四字,其下为“东井山房”印款。


此砚石质精良,砚体厚重,所署莘田、林佶者均为清代藏砚家。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雕海棠诗文砚、菊花诗文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宋苏轼结绳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寿山福海纹砚


砚以端石制,石质细腻,色黝紫,坚润如旧坑端石。椭圆形砚式,砚堂宽阔,砚池处雕饰蝙蝠云纹,5只展翅的蝙蝠错落有致,寓五福之吉意。砚边周饰云纹。砚背面雕刻海水仙山图,意寓寿山福海之祥瑞。


此砚雕工圆润,石质精良,随形配有紫檀木盒,为宫廷造办处砚作所制。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刘源进端石雕双龙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此砚端石制,椭圆形。砚面上部及砚边雕作波涛汹涌的海水,正中一龙四旋盘绕,翻腾踊跃。右侧一游龙突现藏尾露头,昂首仰望,二龙之间,嵌金珠一颗,形成二龙戏珠图。砚下方为砚堂,金珠煌煌生辉,周围间以飞云、骇浪,有云海相接之意。艺术家以巧妙的手法,在龙身之下,激流低凹处作暗通的墨池三。云水四合于砚背,激浪和疾风形成两个急卷的漩涡,前后浑然一体,气势酣畅。


砚石色青紫,纯净无暇,石内隐含“火捺胭脂晕”等纹理。质地极为细腻,温润,制作精妙,构图新颖,造型典雅,刀法圆润流畅。为清代砚中佳品。


砚左侧隶书铭“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恭制小臣刘源”,并篆书“源”字方印款,砚背有乾隆御题。


砚台装一紫檀木盒内,砚盒亦颇为考究。盒嵌玉佩饰件,盒面有乾隆御制诗,并录苏轼的咏文,盒内雕一龙并显“龙光”二字,盒底外面刻二十八宿图,其图填金“天府永宝”四字。盒雕线条流畅,华贵富丽。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书卷式小砚

砚端石制,长方书卷式。石色灰中泛绿,石质坚而润,砚体表面显现出石眼与铁线纹理,天然生动。砚面光素,砚池较小,与砚堂斜通。背面雕作书页翻卷状,以阴刻线表现层层书页,书页之界格及装订线雕刻逼真。


此书卷式小砚可于掌中把玩,小巧而雅致。随形做书卷式紫檀嵌玉螭砚盒,制作规整,为宫廷造办处制品。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鼓式砚

砚端石制,石质细腻润泽,石色紫而深沉。圆鼓式,腰饰凸起的鼓钉。圆形砚堂显蕉叶白石品纹理,恰似池中一轮圆月,皎洁生辉。砚面周遭深凹成圆形渠,作砚池用,可贮水,便于磨墨点砚。砚背面光素无纹。砚随形配有紫檀木盒,为清代宫廷造办处所制。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醉翁砚


砚端石制,石质黝黑细腻,有明显的“火捺”、“青花”、“焦叶白”等石肌纹理,为旧坑端石。砚随自然石形而作,砚堂平阔,斜通砚池,池上浮雕一醉翁,倚书畅饮,酣然自得,旁立一酒坛。砚背光素润滑,也可研墨。


此砚体厚重,石质精良,侧面略有剥蚀。附随砚形而作的嵌玉红木匣,匣以整木掏成,内髹黑漆,制作讲究,颇具宫廷特色。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砚为端石制,随天然形。砚面上方开一横卧长方池,砚池边际刻夔龙盘绕纹,右下方刻篆书印“莘田真赏”、“十砚轩图书”。砚面左侧刻行书“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下刻行楷书“康熙己亥六月任”款。砚右侧刻篆书“吴门顾二娘造”。砚背右半部刻楷书铭文:“不方不圆,不雕不琢。略事磨砻,德修罔觉。如金在冶,如玉离璞。端州多才此超卓,晤言一室君子乐。”下署“甸铭”二楷字;砚背左半部有篆书铭文“敦厚凝重,以为质也。温润密栗,以永式也。磨砺洒涤,以修慝也。日新不息,以崇德也。”刻行书“鹿原”,篆书“林”、“佶”等字。


顾二娘的传世作品真伪混杂,此砚构图典雅,雕刻古朴,工艺精良,与当时的制砚艺术风格相符,又经清初学者余甸、林佶鉴赏题跋,其“吴门顾二娘造”款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唐寅龙尾石瓦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心斋小像几形端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青石鱼子纹长方砚


砚青石制,长方形。石体厚重,石色深沉,质精良,呵气可研墨。石肌纹理密布金色斑点,似鱼子纹。砚面光滑,砚堂开阔,深凹月形池。雕工圆润,不露锋芒。


此砚造型简洁,以自然石肌纹理取胜,配有洒金黑漆盒,盒胎薄而轻,制作讲究。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歙石双螭寿字池长方砚

砚歙石制,长方形,色青绿。砚周边凸起,上端辟成一长方形深墨池,池外下方正中雕阳文篆体“寿”字,左右两边各雕螭虎一,螭首相对,螭身绕池翻卷。


此砚为浅浮雕,雕工刀法圆润,不露锋芒。砚背略凹,石质莹润细腻,砚面有眉子纹、粗细水波状罗纹。此歙砚堪称石美工精,装于一紫檀木盒内。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歙石荷叶式砚


砚歙石制,石色青紫,石质坚润,纹理细密,或似眉纹,或如刷丝,称牛毛纹或古犀罗纹。砚随石形雕琢为荷叶式,砚堂宽阔。砚池边缘琢作卷叶形,自然地形成凹池。砚配有黑漆嵌螺钿龙戏珠纹盒,华美考究。


此砚为清乾隆朝宫廷造办处所制御用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歙石井字大方砚

砚歙石制,方形,石色黝黑,石质细腻。砚面中央围绕方形砚堂周环成渠,呈井字形,砚堂外围及砚边上分布河图纹。砚背光素,显出石质的润泽,底内深凹方形覆手。


此砚砚体宽大,古朴厚重,制作精良。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歙石瓶池长方砚


砚歙石制,长方形,石色黑而深沉,风格古朴。砚面雕双螭耳瓶,瓶口部位深凹作椭圆形砚池,瓶腹辟为砚堂,砚堂表面隐现眉子纹石肌纹理。砚背面光素。


此砚造型简洁,石质精良润滑,通体显现金星斑点。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歙石仿汉石渠阁瓦形砚、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宋玉兔朝元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歙石螭边长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澄泥乾隆御制赏砚 六方一套

六方砚分别呈圆形、椭圆形、八角形、长方形、风字形、瓦当形。每方砚之砚背或砚面上方均镌阴文乾隆御题诗一首。各砚皆装于紫檀木嵌玉珮匣内,匣盖上均刻阴文填金乾隆御制诗一首。六方砚同装于一楠木盒内。


此种赏砚均成套,其砚型在一套中各不相同,是清代流行的宫内赏赐用品,常用端石、歙石制作,而用澄泥制作的较少,澄泥砚的制作在明代已达到成熟阶段。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澄泥风字砚

砚澄泥质,鳝鱼黄色,略具“风”字造型。砚背刻阴文草书题铭:“太守清贫不画绢,孙翁拟持蜀麻面。象气时之升与石,千年高节今如见。”款署“洪武庚申孟夏晦前一日”、“南宫里人宋克”,左下方镌“龚”字篆印。


此砚铭文为明初宋克所作,其内容说明是为友人孙翁而题,孙翁乃此砚主人,其人生平不详。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澄泥夔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澄泥仿宋代四螭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明代澄泥仿宋代四螭纹砚


砚澄泥制,长方形石渠式。砚体小巧,长方形砚堂,周环水渠,一端设深凹的小方池,受墨处平滑,砚渠边框内环饰“S”形纹,砚体四侧面各雕一螭纹。砚底面深凹为长方形,底浅刻“申国公研”四字。砚出四足,均为兽面形。


此砚形式古朴,表面有剥蚀,砚体色红如古铜,是极为难得的澄泥砚品种,明清时期均有仿制者。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澄泥石渠砚


砚为澄泥烧制,砚体方形,较重,澄泥红色。砚面中央砚堂受墨处为方形,四周环水渠,故称石渠砚。砚边沿饰回纹,四侧面各雕饰一螭纹。砚背面正中双边框内篆书“子孙寿昌”四字,边框上刻铭:“石渠之名始自汉……乾隆辛丑御制”等,字迹剥蚀不清。


此砚为仿古式,清代制作较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澄泥仿古石渠砚


砚澄泥制成,近于正方形,澄泥色紫红,仿古铜色。砚面周环水渠,边沿饰勾云纹。砚四侧面浮雕环耳兽面铺首,四角小足均饰兽面。砚底部内凹,刻篆书“贻子孙”三字。底边环刻乾隆帝隶书御铭:“方盈寸有半,围以渠而周,铜乎石乎泥乎,合一相阅千秋,边幅虽小,其用无穹,如寸田赞化工。乾隆丁酉春御题。”并“太璞”御印。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唐而兴于宋,本效仿汉名。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曾描述澄泥砚制法,其制作工序颇繁细。此砚式古雅,色如紫玉,细润而坚,为清乾隆朝仿古砚之佳品。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石海水龙纹长方砚

此砚松花江石制成,色泽碧绿光润。砚面有较规则的黄、白色石脉,呈横向纹理,此乃松花江石之特征。砚面上方浮雕海水云龙纹。砚池处嵌饰螺钿一枚,螺钿呈五色光彩,营造出寿山福海的意境,成为该砚的点缀。砚堂圆形,仅微加打磨,露出芒理,无使用痕迹。


该砚配有紫色石盒。盒面镂雕后嵌平板玻璃,周缘雕饰古朴的蟠螭纹。


松花江石质地坚滑,宜研朱墨。松花江为清廷发祥之地,故松花石砚为清皇室所珍视。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石云水纹长方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江石瓜池砚

砚松花江石制,长方形。砚面平滑,砚池斜浅,池上琢饰瓜形图案与螭纹,琢工精细,纹饰古朴。砚面四周雕出边框,磨出圆形砚堂。砚底面中央康熙帝御题:

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

起墨益毫,故其宝也。


后署篆书“康熙宸翰”印款。砚配随形黑漆描金砚盒,盒胎薄体轻,其上绘饰秀石花卉与猫捉飞蝶图,生动可爱。


砚石肌为横向纹理,绿色浓淡相间,清晰美观,石质易发墨。此砚制作讲究,为清康熙朝宫廷特制的御用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江石桃式砚

砚松花江石制,桃式造型,石绿色,质细腻,丝丝纹理深浅相间。砚面圆形砚堂,雕小浅池。砚背浅刻“康熙年制”四字款。砚盒亦为石料雕成,盒面雕桃枝果实,石色紫、绿与赭石色相间。


松花江石又称松花玉,因产自东北松花江流域而得名。其石质坚密、细腻、温润,纹理色泽清晰,以绿色为多,深浅相间,细如刷丝,亦有赭石色间杂黄色者。清初康熙时开采松花江石制御用砚品。此砚小巧玲珑,造型构思巧妙,以石料雕作砚盒亦别具一格。此为康熙御用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雍正款松花江石砚

砚松花江石制,纹理清雅。砚长方形,砚堂尚留有朱墨痕迹。砚池琢饰折枝柿和如意纹,寓事事如意。砚背面刻御题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署篆书“雍正年制”印款。此为清雍正朝御用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雍正款松花江石砚

砚松花江石制,砚体长方形,绿色石肌纹理浓淡相间,清晰雅致。砚首墨池饰灵芝如意纹,琢工精细。砚背面有雍正帝御题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署篆书“雍正年制”印款。


此为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用砚。砚配黑漆描金盒,盒盖面饰描金山水亭榭图景,幽雅怡人,漆盒内点缀黑漆描金折枝花朵,为清雍正朝漆盒装饰风格。漆盒制作精美,与砚体相得益彰,为清宫廷造办处所制佳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石雕山水人物图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紫石嵌蚌池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菊花石秋潭菊形砚

砚菊花石制,取材于圆状石料,依形略加斧凿。砚石茶绿色,圆形砚堂,犹如一潭秋水。砚堂内外各有白菊纹一朵,注水后,恰似菊花倒映于水中,情趣盎然。砚堂右上方有一天然孔洞,可作墨池。此砚因材施艺,造型自然,雕工刀法简练,构思奇巧,意趣天成。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青玉凤螭纹随形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翠玉桃形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五彩长方形瓷暖砚

暖砚瓷制,长方形,砚腹中空,可置放炭火。砚通体施釉,砚面辟长方形砚堂,砚首开椭圆形砚池,池内饰以海藻纹。砚侧在花锦地上饰五彩海兽图案。砚底平滑,不施釉。

五彩瓷始烧于明宣德朝,而瓷暖砚可耐高温,在清代烧制较多。


暖砚为冬季用砚,以防止笔墨冻结。一般具有可以炙炭加热的功能。据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暖砚实物为宋代陶暖砚。此外,还有辽三彩暖砚、元代玉石暖砚等。明代中后期,出现金属铁、铜匣形式的暖砚,成为文人常备文房用具。清代内廷造办处所制御用暖砚,形式独特,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炭火暖砚,一般由石砚、炭火炉、铜砚匣三部分组成。这些砚匣多有镂空装饰,作为炭火的通风口。二是水暖和炭火合二为一的暖砚,一般由石砚、水屉、 炭火炉、铜砚匣四部分组成。这种暖砚既可以用匣内炭炉加热,还可以放置铜水屉同时温砚。三是石匣暖砚,砚堂中空,直接用炭火温砚。特别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御用暖砚,有长方形、圆形、双联形、八边形、 罩盖炉形、仿宋砚式等,并配有铜镀金匣、珐琅匣等。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端石铜鎏金福寿纹葫芦形暖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松花石雕荷叶纹池珐琅匣暖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银鎏金烧兰暖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掐丝珐琅龙纹盒暖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歙石铜镀金龙纹匣暖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黑漆描金双鹤纹文具匣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清代珐琅书式文具匣

清宫用砚一般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承办制作,还有少量来自地方官员年例进贡,或由地方织造按内廷发样承做。内廷造办处作坊林立,其中砚作、金玉作、铜镀作、珐琅作等,均有御用砚活计的制作,所制砚台品种有松花石砚、端石砚、歙石砚、仿古澄泥砚、玉石砚、铜匣暖砚等,成为御笔临池、政务、书斋陈设用砚等。清代内廷造办处“砚作”还制作大量仿古砚,其形式、种类多样。其中尤以乾隆时期成套制作的各式仿古砚最具特点,这些砚不仅造型摹古,而且命名也仿古,仿制皆有所本,如仿自明人高濂《砚谱》或宋人苏轼《砚谱》中的画样。仿古砚材质有歙石、端石、澄泥等,砚和砚盒上镌刻有乾隆帝御制诗,或者御题砚铭,以及“乾隆年制”或“大清乾隆仿古”款等,堪称乾隆时期特有的御用砚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斋 • 一鉴斋

汉代板砚

转载:源自周、汉的辟雍与石渠砚式

箕形砚源流与发展

唐代箕形砚

宋代抄手砚源流

行囊砚 行箧砚

养砚


砚之清韵

砚之形韵

砚海拾遗

砚石工艺品


想知道如何研墨吗?

砚之发墨

冬月研墨

寻一方良砚


杭州博物馆特展 —— 研语(上)

杭州博物馆特展 —— 研语(中)

杭州博物馆特展 —— 研语(下)

杭州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上)

杭州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下)

 

天津博物馆(一) —— 古砚 

天津博物馆(二) —— 古砚 

天津博物馆(三) —— 古砚 

天津博物馆(四) —— 古墨 

天津博物馆(五) —— 古墨 

天津博物馆(六) —— 文房用具 

天津博物馆(七) —— 文房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三)—— 文房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文房用具 

首都博物馆(三)——文房用具

武汉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上)—— 

武汉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中)—— 笔筒 漆雕容器

武汉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下)—— 文房杂件

苏州博物馆馆藏书房用具(上)—— 文房用具

苏州博物馆馆藏书房用具(下)—— 文房雅玩 书房家具等

西安之旅(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访砚

河南省部分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

湖南省博物馆文房藏品




 

欢迎选购“一鉴斋”富余藏品。
请关注一鉴斋微信公众号,访问一鉴斋微店!!!

故宫博物院文房藏品(一)砚

新朋友长按或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一鉴斋,
老朋友点击进入查看历史消息。

阅读(2032) 收藏(1)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