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囊砚 行箧砚

标签:
行囊砚行箧砚宋代行囊砚明清行囊砚 |
分类: 文房雅玩 |
在古时,没有各类现代笔,士人日常出行,常常遇到需要书写的时候,大型砚显然是不适宜携带出行的。如果远行,如赴考、迁谪,路途遥远,行路迟缓,音讯不通,所带行李的减重需要减少。古时士人不可无砚,那么砚的轻便是当时士人的迫切需求。因此轻薄小巧、便于携带的行囊砚、行箧砚也就应运而生了。
系绳穿带或放入锦囊中携带的小砚称为“行囊砚”。轻薄小巧,便于藏于书箧中携带的称为“行箧砚”。
古时,行囊砚、行箧砚规格多在3-4.5寸之间,5-6寸则是清代主流砚型大小,更大的则多为官砚或石质低劣的砚。这类砚,对应的墨也是袖珍型的墨锭。下图中的的这方4寸清代天青老坑行囊端砚,对付这锭清代2钱珍玩小墨还是绰绰有余。
下图中这方近5寸新制天青鱼脑冻老坑行箧端砚,对付图中5钱大小的清代文人定版墨也是绰绰有余。
下面这方新制3.5寸的麻子坑端砚,研这锭新制3钱(旧制今10克)松烟墨,也是非常顺手的。
下图为笔者所藏行囊砚、行箧砚。
行囊砚、行箧砚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已不可考。但从出土的汉代石砚中,亦有些小巧精致的砚板,装在漆盒之中,如同行箧砚。至宋代,则有更多的行囊砚、行箧砚出土,说明在那个时代已很流行。至清代,有更多重装饰,精雕细刻的行囊砚、行箧砚出现。至晚清同治年,墨盒的出现,这类砚逐步丧失了市场。近代,出现各类现代笔,书法逐步艺术化,不再是人们日常所需,行囊砚、行箧砚则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