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文房用具 下

(2015-07-22 08:45:53)
标签:

错银卧牛青铜镇

西汉铁书刀

西晋青瓷蛙形水盂

六蜻蜓环耳双联笔洗

描金云龙纹瓷管笔

分类: 文房雅玩

  继续其它的馆藏文房。

  镇纸,是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如下图)、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下图这件战国时期卧牛青铜镇当是镇纸的前身。

 

  楚(战国)错银卧牛青铜镇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帝(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幸好书籍文献中多有论及。

  书刀,是用来修改简牍上误笔的文具。这在简牍盛行的时候是必备的文具。当书写载体变成纸张的时候,这种文具则消失了。

 

  西汉铁书刀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水盂,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配以小勺研磨时给砚添水之用。最早出现在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

 

  西汉兔形青铜水盂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西晋青瓷蛙形水盂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古用贝壳、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用铜制瓷笔洗,历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较为丰富多彩。

 

  东晋青瓷笔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宋代汝瓷笔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宋代钧窑玫瑰紫釉鼓钉笔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清代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笔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明清时期的毛笔修饰也是多姿多彩,下面这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清代粉彩描金云龙纹瓷管笔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笔筒,是搁放毛笔的器物。它的材质多用陶瓷、竹木、翡翠、紫檀和乌木等制作而成,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

 

  明代朱三送竹雕人物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黑漆描金山水大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百宝嵌硬木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文房用具里,也有一些存放琐碎器物的小盒子箱子之类的容器。如下面这件剔红的盒子。


  乾隆款剔红百子宝盒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焚香大约早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拾遗记》说,燕昭王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贡“荃芜之香”。不过,在秦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香料传入。当时焚烧的,是兰蕙一类的香草。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交通。由于武帝好道,南方诸郡纷纷贡献珍奇,香料也就传入中原,不再焚烧草香。薰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

 

  晋代青瓷香薰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南朝青瓷傅山薰炉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明代镂空绣球熏香铜炉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 <wbr>文房用具 <wbr>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