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易无为斋
丁易无为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08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学经典】中小学生必读的蒙学经典(附音频)

(2019-03-14 18:15:57)
标签:

经典诵读

教育

分类: 国学经典

中小学生必读的蒙学经典(附音频)


                          日本文部省发布的《家庭教育手册》(强烈推荐点击阅读)



http://sucimg.itc.cn/sblog/of325b22fe7541ce01280043822de8831


【写在前面】

 

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朱子家训》有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鉴于此,孩童从牙牙学语开始到13岁之间,极其有必要诵读蒙学经典 依我个人之见,《弟子规》和《三百千》应当作为首选读物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传统蒙学经典》16册当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小儿语》、《声律启蒙》、《千家诗》八种蒙学经典,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广为流传的著名读物。特别是《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全世界儿童启蒙教育的标准教材。


http://sucimg.itc.cn/sblog/oe8f7fe4177bfa14bc466006be2dcc642

   【重要链接,点击阅读】

中小学要背诵的208篇古诗文(附音频,点击聆听)

1-12年级要背诵的208篇古诗文(附带文字版,点击阅读)

1-12 年级必背208篇古诗文,非常值得保存(点击阅读)

《弟子规》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三字经》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百家姓》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千字文》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增广贤文》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声律启蒙》全文跟读(点击聆听)

《千家诗》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格言联璧》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幼学琼林》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蒙求》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小儿语》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笠翁对韵》全文跟读(点击聆听)

《龙文鞭影》全文跟读(点击聆听)

《神童诗》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小儿语》全文诵读

《朱子家训》全文诵读(点击聆听)


收藏整理于2019128日星期一农历戊戌年腊月廿三 小年


http://sucimg.itc.cn/sblog/j53dfd30ab9d6b9d0c65d02c88f2dbac7

 

【经典书目】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传统蒙学经典》16册书目如下:

1.增广贤文

2.千字文 弟子规    

3.三字经 百家姓  

4.声律启蒙  

5.千家诗

6.格言联璧  

7.幼学琼林(上下)   

8.蒙求 

9.急就篇  

10.小学    

11.童子礼 家诫要言  

12.神童诗.续神童诗   

13.小儿语续小儿语  

14.龙文鞭影    

15.笠翁对韵

16.童蒙须知 名贤集 

 

收藏整理于201927日星期四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三


 

 

http://sucimg.itc.cn/sblog/o5c134155c879f476e61b05df91133495


http://sucimg.itc.cn/sblog/odb6149ce510d4861866f74d170da222b



【国学书目】


 升入初高中以后,及至高中毕业升入高等学府,乃至一生,应当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以下为一生必读的30部国学书目

 



 

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479)

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286)

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289)

5部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376)

6部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238)

7部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233)

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9部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

10部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278)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12部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87)

13部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

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97)

15部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263)

16部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17部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403-444)

18部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532)

19部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

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21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

22部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

23部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25部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

26部 《日知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

27部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

28部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29部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30部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http://sucimg.itc.cn/sblog/o9719cc630fc4ccfa646cd04dc761dc25



【补充书目】

1.《大学》

2.《中庸》

3.《诗经》

4.《尚书》

5.《礼记》

6.《周易》

7.《春秋三传》

8.《王阳明全集》

9.《海国图志》

10.《曾国藩家书》


备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收藏整理于201926日星期三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二



 

http://sucimg.itc.cn/sblog/o660c15090ed4833889e665bc764d3985


【关于读书】

开博四年半感怀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我为何喜欢读书和写作(点击阅读)

勤于诵读永不言弃——致晚辈的一封信

一个读书者和不读书者在生活上的差异

做读书一族倡议书

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阅读

教师: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在德国,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爱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

《朗读者》读后感怀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杂感随笔:观看中国诗词大会雷海为夺冠感怀

感念师恩

夜读人间世

重读家书

感谢父亲教我爱上读书

再次品读王鼎钧先生力作

《南渡北归》(全新套装三卷本无删减)

余世存《家世》

浅谈宋词的魅力

读《宋词三百首》感怀

宋词三百首(听书)

宋词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赏析

叶嘉莹先生谈古诗词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沧海种田——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http://sucimg.itc.cn/sblog/j180f61498e47ad98c8555fe2bc1773f8


【教育话题】

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受害者是谁

请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

聆听当代孟母田秀英《笑对人生》讲座(附视频)

孩子优秀多半是妈妈的功劳!

教育的根在哪里——家!

把握人生教育的四个阶段及童蒙养正的重要意义

德国妈妈的岗位说明书,让中国妈妈是否汗颜

蔡笑晚:我的职业是父亲

养不教,父之过;没有教养,读书何用!

是教养让你和别人不一样

听说你不想考大学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四个方面

成绩再好,没有教养的孩子能走多远!

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天下父母必读)

你的孩子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给他什么样的教养!

父母心灵的高度决定孩子的人生境界

中国教师和教育再跪下去,孩子将会野蛮生长

教育随想录

与孩子共同成长——读《好好做父亲》之心得

顾晓鸣:家庭教育的十大理念

在我国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柴静专访卢安克

请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

小孩子不做家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父母必读)

钱文忠:好的教育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必读)

聆听李玫瑾讲座,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

我家家规



http://sucimg.itc.cn/sblog/oeb4ae56b157c703f3c1bd49b88411b02


【我的英语博客】

一定要背英语的46个伟大理由

必须彻底掌握“英文自然拼读法”(请点击耐心阅读)

浅谈如何巧记英语词汇(点击阅读)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

彻底掌握“英文自然拼读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内有手写图片)

学好英语的第一秘诀是掌握自然拼读法

学好英语的秘诀The Secrets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妙趣横生的《英文三字经——林克妈妈少儿英语学习法》

英文演讲:Celebrate The New Year's Day迎元旦

小学英语单词分类大全(点击阅读)

超全的英语短句汇集

表示赞美的30句英语经典句子

赞美人的英语句子大全

30句常用的赞美人的英语口语

英文赞美人的话

赞美别人实用英语句子

鼓励赞美的英文句子

关于鼓励自己的英文句子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词短语句型汇总(附音频)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词短语句型汇总(附音频)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词短语句型汇总(附音频)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词短语句型汇总(附音频)

人教精通版小学三至六年级各册单词表和录音(点击收听)

五年级下册词汇朗读音频(点击收听)

约翰·丹佛Country Road现场演唱会

 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

 Twinkle teinkle little star

 Ten Little Indian Boys

 The Lion King狮子王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双语)

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曲

肖申克的救赎双语歌词

廊桥遗梦电影

阿甘正传经典台词(附歌曲音频)

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强大

 坚持梦想是唯一的选择

 林克妈妈的“英文自然拼读法”教学掀起旋风

公共标志英译标准答案出炉

 


http://sucimg.itc.cn/sblog/o84eed0c149db360fa6179715aa32df6d


【高中英语】


高考英语作文满分作文15篇

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大全

提升高考英语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高考英语作文常用语、句式、句型全汇总

史上最全2018高考英语重点词组汇总

高考必备:高中英语词组固定搭配

高考英语作文能力如何快速提高

如何在高考英语写作中提升自己

高考英语作文如何提分,这些万能句子要会套用在文章里

怎样快速提高英语作文

如何提高高考英语作文档次

如何通过阅读提高英语写作(新东方网)

新东方罗怿: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积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单词

10篇高考英语范文

高考英语作文专题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沪江英语)

你不可遗漏的271个高考英语考纲词汇

 

http://sucimg.itc.cn/sblog/o37219ecfa330b4eb6ab998da46c96db2

 


【国学经典】

 

《中国蒙学经典大全集》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春秋》。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天写景哲理   




http://sucimg.itc.cn/sblog/o5e766f9a03d5139b321d27af3f19ec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