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克拉玛依赋》易中天撰

标签:
克拉玛依赋易中天 |
分类: 文学天地 |
《克拉玛依赋》易中天撰
光辉岁月:60年来,这是你从未仔细看过的克拉玛依(点击阅读)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魏魏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 枕阿山而襟额河,临大漠而望伊犁。钟灵毓秀,曾是恐龙旧居;海啸山移,竟成魔鬼遗迹。春风不渡,飞鸟难入,商旅绕行,牧人远避。万千宝藏,不见天日,纵有流溢,其谁能识?
雄鸡唱,天下白,红旗展,马蹄疾。惊雷裂土,新城崛起;塑风动漠,英雄出世。有燕赵豪侠,齐鲁壮士,蜀龙才子,吴楚佳丽,共天山俊杰,草原健儿,维哈蒙回,十三个民族好兄弟。手挽手兮结同心,肩并肩兮创勋绩。脱军装换工装,铸剑为犁;认他乡作故乡,求同存异。黄沙扑面,奈何战士雄心;冰雪盈怀,怎敌巾帼豪气!于是钻机行,井架立,伟业成,奇功毕。
由来四十余年矣!试看今日之油城,竟是何等之气象!碧水穿城,是丹青自挥洒;长桥卧波,非弦管而嘹亮。网络捭阖,路接青云,阡陌纵横,旗卷绿浪。胡杨依旧,不见当年凤霜,大雁重来,疑落银河街巷。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姿,可比绿野将萌;风情万种,最是华灯初上。
噫吁嘻,克拉玛依!建设新边疆,已着先鞭;开发大西北,当仁不让。谨祷曰:海纳百川,传流无宕,壁立干仞。仞高无傍。天道行健,君子自强,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评论】
在“百家讲坛”上,我们见到的是幽默、风趣、观点独到新颖的易中天,熟悉了一个着中华立领装的儒雅形象;在讲坛之下,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谦恭、淳朴的易中天,品到了一位“文化偶像”早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克拉玛依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油城。易中天的“脱军装换工装,铸剑为犁;认他乡作故乡,求同存异。黄沙扑面,奈何战士雄心;冰雪盈怀,怎敌巾帼豪气!于是钻机行,井架立,伟业成,奇功毕”赋句,描绘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起了无数热血儿女开发祖国西部的热情。



▲上图为克拉玛依风景
在那个被描述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易中天明白了生活不是诗。联合收割机在麦地上脱粒行走,易中天和一群知青跟着机器跑,拿麻袋接麦穗。易中天的诗友高炯浩回忆说:“重体力活让中天胃口大开,海碗盛上一大碗土豆疙瘩,筷子叉上5块包谷馍,不一会儿全填进了肚里,让女知青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易中天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便有中国文人的刚正不阿。由于他参加了保护老干部的派别组织,加上其父是知识分子,属于“臭老九”,易中天便被掌权的左派们弄成了“内控”,食堂里贴了他很多大字报。但易中天很有保护自己的一套办法,每逢买饭时,他便戴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很低。任你大字报铺天盖地,他反正看都不看一眼。
易中天在新疆的大部分时间在大田劳动或在团宣传队(半专业文工团)当编剧,业余搞诗歌创作。一天,易中天将一组诗歌寄到了《新疆文学》,慧眼识英的诗歌编辑郑兴富大喜过望,大声叫道:“新疆诗坛又出现一颗新星!”
但那个年代发首诗也要“政审”,函件寄到150团场政治处,回函让人很是失望,郑兴富大抱不平:“一个基层连队的青年农工,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压制人才不对嘛!”他再一次寄去了调函,这次终于通过了。
易中天说:“那时的工资是38元9角2分,戏称‘3892部队’,回武汉探亲根本住不起招待所,只好到郑老师家蹭饭蹭住,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胳膊下提着两个拳头,再晚也去敲他家的门。郑老师和夫人从不嫌麻烦,偶尔提上礼品,也是农场生产的葵花子。郑老师还会说,再来不要提东西了,食堂里多买份肉菜保养保养身体。”易中天幽默地说:“我当时的近景目标便是能多吃几个白面馍,远景目标便是如何跳出农场,当个教师什么的。正好八一钢铁厂子女学校招老师,我将一叠发表过的诗歌剪报送了去。对方当即拍板一你被录用了!从此初步改变了我的生命之旅。”
2007年6月底,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专程到新疆访问,重拾那段难忘的岁月,感受他留下青春岁月的这块土地,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分别时是青年,相会时是老年。岁月的流水刻画了额头上的沟壑,却冲洗不了胸中积存的友谊。
对于新疆,易中天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克拉玛依赋》,更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青春之歌。
【作者简介】
易中天(Yi 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08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
1947年2月8日,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随其父易庭源来到湖北武汉。
1965年,自愿报名支援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O团工作、生活了10年。
1975年-197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人物简介(点击阅读)】
http://sucimg.itc.cn/sblog/oa9dc63875e69f17b9f1e4ffb3cf1bf76
【博客链接】
http://sucimg.itc.cn/sblog/o9efe78ee10aa9cced976a6d0fd819def
【关于读书】
、
http://sucimg.itc.cn/sblog/od628415e455596de3392e0656eb38495
【我的英语博客】
学好英语的秘诀The Secrets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英文演讲:Celebrate The New Year's Day迎元旦
http://sucimg.itc.cn/sblog/o37219ecfa330b4eb6ab998da46c96db2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http://sucimg.itc.cn/sblog/o96f6985b7be2aaca41bd45da1a0383d2
【国学经典】
《中国蒙学经典大全集》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http://sucimg.itc.cn/sblog/oc3f73ad423a307fbbe43600a1c56a1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