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事邀请我去家里做客,用外卖比萨高级红茶好生款待,又送韩国游的礼品,最后才把目的摆明,是请教英语学习方法。她在外面花高价班报了英语班,坚持了两年之后现在遇到了瓶颈,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在放弃之前,她想听听我的意见,学英语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我专业英语,在中国做过英语教师,持有日本最高级别的英语资格证书,来日本后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日语,现在在公立高中教汉语,每天在三种语言中自由切换。这些年在自己摸索学习与实际教学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理念。相信很多人在学外语中都会产生很多困惑,今天大体总结了一下,与大家分享。对自己外语学习现状不满意的人,或许能够找到一条出路。
1
学外语论小时计算不论年
虽然说外语也是语言,能说好母语就能说好外语,但是一般人说外语不可能达到与说母语一样多的时间。有一个说法,要掌握一门外语大约需要两千个小时。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从零教学生汉语,从零教小孩子们英语时记录了他们的学习时间。我发现当学习时间达到了100小时以上的时候就会发生一次质变,学生们能够听懂简单的句子了,产生了自己表达的欲望,对这门外语产生自发学习的兴趣。以我的孩子为例,他们现在正好处于学英语约150个小时的阶段,老大开始用英语画漫画,编最简单的故事,老二能够念没有学过的相当于初中课本水平的对话(她只是会念,并不懂意思)。学外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短时间就能掌握的捷径。
很多人喜欢说我学了N年外语可还是不会听说。N年的概念太模糊了,要转换成实际学习时间,这样你就会发现你学了三年可能才不过几十小时而已。试问把一个人扔进纯外语环境两三天,他就能学会外语吗?达不到需要的基本时间,自然就达不到预想的目标。所以建议同学们今后把花在学外语的时间记录下来,一点点地积累,最后做加法,这样你才知道真正花了多长时间,你花的时间一定会对得起你的成果。
2
目标要明确具体
很多人学外语的目的非常模糊,就是说我想学好,或者说我对某某文化感兴趣。可是如果问他学好以后干什么呢?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人中途遇到了困难,就会疑惑自己的努力,彷徨是该坚持还是放弃,想不起来自己当初为何要学外语。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目标的人最后基本都会放弃。
每个人的具体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通过某个考试,有的要考更高的分数,有的人享受与人交流成功的喜悦,有的是为了晋升职位,还有的为了能够看懂原版的电影和动漫等等。一定把自己的目标明确,哪一天在哪一个地方,我在干什么,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具体情景和心情。 把想象的情景放进脑海里,朝着有一天梦想成真而努力。这个目标可以放在心里,最好还是付诸文字,比如在日记本里或者参考书的扉页上注明。
3
用什么来交换外语能力
看到人家教育的孩子聪明有礼貌,看到人家收拾的屋子整洁干净,看到人家能做一手好吃的菜,谁心里不羡慕。可是别人做得好并不是上天白给的,一定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自己一分钱一份力都不出,一点脑筋都不肯动,张嘴就是请教我外语吧,请推荐好教材,请传授我诀窍吧,等待别人施舍。可以断言,连成本都不肯掏 的人永远也学不好外语。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学外语也是一样。想要获得一项外语能力,就要扔掉四个“心”:吝啬心、羞耻心、依赖心和懒惰心。 别人的诀窍是自己用失败、痛苦或金钱堆出来的,自己一点都不付出就指望别人能够白 给你,天下有那么走运的事情吗?怕花钱,怕辛苦,怕努力,怕羞不敢张口,不肯付出的人注定了就没有收获。
4
课本+α
课本一般都枯燥无味,重复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句子。但是当你在课本以外的地方与句子遇到的多了,在某个场景下,那些似乎豪无意义的例句就有了生命。所以课本只在课上学就好,课下多看自己感兴趣的外文素材 ,喜欢看原版电影的就看电影,喜欢听歌的就听歌,喜欢饮食、运动或电脑的就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尽量找自己喜欢的素材,越多越好,就是别忘了把重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是其他。
5
不要浪费耳朵
日常竖着两只耳朵什么都不干太浪费了,闲暇时间要用自己喜欢的材料磨耳朵 。我到日本后作了六年全职妈妈,英语水平下降得很快,曾经彻底放弃过。但是我唯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看英文电影与电视剧,坚持了10年以上直到现在。我平时独自在家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视,调到美国电视剧或电影频道或者迪士尼频道等。 能看的时候就看,不能看就听,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演员声情并茂的讲台词比课本的生硬录音效果好一百倍,让人印象更深刻。
外语环境不能等,要靠自己来创造 。我喜欢看美国电视剧,比如CSI
Miami,播放的时间恰好我吃午饭。剧里常常有恐怖的犯罪现场以及很逼真的解剖镜头,但为了练习听力,我刚开始使劲忍着,后来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能够一边看着血淋淋的镜头一边很正常的进午餐。还有两部相当喜欢的美国电视剧,连续看了十年,能看重播的时候看重播,因为没有字幕,从最初猜着看到后来很顺利的看。一个单词重复无数遍,刚开始你猜意思,出现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掌握了。
看原版的时候最好有原版字幕,练听力和学新单词一箭双雕。没有的话看翻译过来的字幕也可以,还可以看几遍原版字幕,看一遍翻译的字幕,再看一遍没有字幕的,自己琢磨。 我看过六遍以上的英文电影有几十部,老公见我经常重复看一部电影,说我简直是疯子,其实他不知道在他不在的时候我看了更多遍,没时间看就听。听懂一个词记住一个词就算有收获,积少成多嘛。蜗牛再慢一步一步的爬,也会把只知睡觉的同伴落下一段距离。能够超越别人的人都敢于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等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别人就会转而佩服你,你所做过的疯狂举动也就成了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6 为用作准备
汉语说“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英语说“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都是告诉我们要主动准备不是被动接受,平时做好准备一旦机会来临才能马上抓住。外语课本只念几遍弄懂意思还远远不够,背不下通篇也要 背诵些最基本的表达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达到随时都能脱口而出的程度 。观看了大量的外语影视剧,从中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台词背下来。然后找机会把这些句子说出来用起来 。当一句非常优美与恰当的外语从嘴里说出的时候,别人会觉得你很了不起。这种被夸奖和被仰望的感觉会深深地刻在你的脑海里,变成自信和继续努力的动力。
学外语的同事跟我抱怨学校里虽然有外教,可是他跟人见面只打招呼,根本就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我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外国人跟你说话费劲或者内容毫无意思的话,当然不愿意跟你多说。想和他聊天练口语,就要拿出诚意来,事先准备想说的内容。同事听了我的建议,第二天就拿着智能手机自己来找外教聊天了。她把自己去外国旅行的照片给外教看,虽然算不上是顺利的对话,但是绝对是一次交流,这就比只打招呼有了进步。
我的办公桌与美国外教相邻,每次见面都要先聊天。虽然用英语交流没有障碍,有时也会事先想想说什么内容,避免老套。比如有一天长了青春痘,我一摸头,坏了,忘了青春痘用英语怎么说了,马上用手机查了字典做好准备。于是,见面时寒暄就进展得很自然。
-How're you
doing?
-Not good.I've got a
pimple on my chin.
-Hahaha!I
had a bad haircut yesterday.
-So we're
even.
7 次数比时间重要
上面说了时间的重要性,达不到学习的时间,就不可能有预期的效果。其实比时间更重要的是与外语接触的次数 。比如每周学习一次,每次两个小时,与一周学习四次,每次学习半个小时,后者的效果会更好。用大块的学习时间学会大块的忘,而且对于挤大块时间困难的人来说,光想一想挤时间这件事就觉得压力大。但是小块的时间谁都挤得出来,每周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分散起来可能就是每天早上5分钟,中午5分钟,晚上10分钟,这样一周下来就比两个小时还多了20分钟。年纪越大,记忆就越浅,需要比年轻人更多的刺激次数才能记住。把大块的时间分散开,每次5到10分钟,刺激的次数多,且学习过后有个几分钟还在脑子里有印象,更有“买一送一”的实惠感。
8
累了就休息
学外语要有毅力不能放弃,但是没说不可以休息。累了可以换个地方,换个方法,换个教材,总跟着一个老师学觉得没意思了还可以换老师,转换心情。自己调节好情绪再学,比硬逼着自己努力强。心情好脑子里血流通畅,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9
遇到了困难不必较真
遇到了实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跳过去。很多难点都是普遍性的,自己觉得难,别人也一样,可能中国人到这儿十有八九都会卡壳。这样的时候不要跟它较真,假装看不见跳过去就是。语言不是科学,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一些难点而产生讨厌外语情绪不值得 。暂时绕开这个坎,前面还有很多很容易记忆和有趣的东西呢。小孩子遇到不懂的话不会刨底问根的问大人用法,而是模仿大人在这种情形这种心情的时候就这样说。让心返回孩提时代,不再追究理由,多背几个句子体会语境,尽量多从其他角度多接触。将来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顺利的度过那个坎了。
10
关于查字典
前些天在一个教堂门口捡了一本英文原版的《哈里波特》,纯英国书。只见第一页上查了几个单词,后面就再也没有了。不管是人家送的还是自己买的,书的主人读不下去最后就扔了。有个妈妈朋友自以为懂教育,逼着孩子每遇到一个新单词就查字典,后来无论妈妈怎么说,孩子再也不读外语书了。是频繁查字典让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勤查字典当然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也分人。我推荐的做法是喜欢查字典的人就查,不喜欢查的人就不查 。有人说不懂怎么看下去呢?一本书要是生词太多,逼迫人不得不频频查字典的话,那么就可以断定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水平。不要好高骛远,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书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人会猜会推理,读下去发现不对了可以再反过头来再读,实在有必要的时候当然会查字典。
11
关于背单词
单词量很重要,高级程度的英语最后比拼的是单词量,并不是语法。对于不需要达到高级程度的人来说,首先要活用基本日常会话中的大约1000到1500个单词 ,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所用的单词。然后在这些基本单词的基础上+α,单词量越大自然也就越听得懂。
12
有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
语法、单词、例句如同浩瀚的海洋,要是把老师讲的要点都认真详细的记成笔记,多少本都不够。记得太多了,复习负担太重,反而提不起精神来复习。光有一个大笔记本不够,要再用一个很小的笔记本把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自己总是弄错或混淆的内容记录下来 。化整为零,给自己规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每天我就记三个单词,或者就记下一个句子。小本上的内容会让你实实在在的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小笔记本要随身携带,只要想起来就能随时看 ,反复刺激大脑直到真正记住。
13
没有东西能够代替努力
任何宣传多少天学会外语的神话我都不相信,乐趣与动力只能减轻身心的痛苦,陪伴你继续努力。学外语中有快乐的部分,更多的则需要毅力去克服困难。任何方法和理念只有助于你继续学习下去,并非能够替代努力。努力的人是自己,再好的老师也只能指导你但不能代替你。不管你多努力都有人比你更努力,达不到目标的原因还是你努力得不够 。
最后补充一点,尽量不要自学 ,有同伴可以与你分享学外语中的快乐,共感痛苦,可以练习对话,互相刺激和竞争。就像马拉松一样,和优秀选手一起跑,你一定会取得比独自练习时好得多的成绩。
相关博文: 当妈十年后重拾英语的艰辛路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为何 难 日本人英语为何差
异乡生活
日本四成夫妻分房睡
中国花生在日本的特殊用途
日本 男人也不愿给 孕妇让座
一个日本学生关于中国的秘密
生活在国外的 女人都有难念的经
日本旅馆里做烧卖的中国女人
在日本路边捡到重金怎么处理
日本人为何喜欢到处写名字
在日本如厕的8个感动瞬间
亲历日式浪漫婚礼
日本女人生孩子7大迷信
生孩子特别痛特别值
中国饺子好吃的秘密(中日文)
日本:
养三个女孩破产
只属于日本女孩的幸福节日
有宠物相伴的12年幸福生活
日本孩子学什么艺最昂贵
日本孩子上什么兴趣班
日本高考现场7大奇事
情人节帮助女孩学做女人
日本妈如何巧妙处理孩子物品
在日本怎么处理孩子换掉的乳牙
如何做个讨人喜欢的职场美人
当妈十年后重拾英语的艰辛路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为何 难
日本小学生也很辛苦
日本人饮酒不伤身的秘密武器 日本旧货店人气不倒的秘密
日本人对付雾霾天的六对策 怎样顺利融入日本妈妈圈子
日本人如何总结中国人与韩国人 日本小女孩如何护发与护肤
婚姻家庭
日本女人的好媳妇综合症 日本主妇收纳整理物品三原则
不离婚 怎么摆脱 家暴 把公婆送回老家自私吗
育儿有方
亲子洗浴是最好 的早期性教育
日本妈妈的十条育儿秘笈
让孩子更聪明的说话方式
日式饭桌上的早教
懂礼节的孩子让我感动
看日本如何教育儿童做到平等
懂框框的孩子更自由
解说“日本妈妈十条家训”
天生相貌平凡的女孩培养计划
怎么破解孩子的谎言
日本妈妈怎么支持孩子学琴
日本小孩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
为日本的“忍耐教育”加油
提高学习能力的三个意外方法
过年给压岁钱的学问
日本老师家访的背后玄机
安全教育离不开适当品尝危险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父母不该忘记给孩子上的一课
六岁女儿自己赚零花钱
女儿在日本住院的非常感悟
女儿聪明愁死人
日本出人意料的阅读环 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