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篇:不恰当延迟满足教育

(2011-08-07 20:46:11)
标签:

延迟满足

自制力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按:本篇为《理论篇:延迟满足的基础理论》、《实战篇:怎么做延迟满足教育》的续篇。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有较强的自制力,这不仅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也是想培养出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较强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未来进入社会后的挫折、压力和困难。而想让孩子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是,许多父母以为延迟了孩子满足,就是延迟满足,这是不正确的理解。你想,本应该属于你的利益,被“强权”故意延迟获得,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没有更大的好处,孩子为什么要延迟“享受”的时间?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我井中月举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经常犯得错误,通过点评让大家明白应该怎么做。

  

【错误一】

  场景:孩子要吃零食,在保证孩子三餐吃饱的前提下,爸妈不要一概接受或拒绝孩子,可让孩子完成一个“任务”后,再吃零食。“任务”可以是等待,也可以是学一个小本领,或者是听妈妈讲一个故事,只要是能够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延迟”方式都是可取的。

  

  解答:孩子吃零食问题,核心是一个界线问题。只要求了孩子的延迟,但延迟后的好处没有增加。当孩子认知达到一定程度,会明白这就是“借故拖延”。这也是在儿童教育中,许多家长喜欢采取的方法,这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利用自己的权利去强制要求孩子等待,使孩子本应得到的“好处”,被人为的延迟。其后果,还会导致孩子学会各种理由来“磨蹭”。

  

  如果你此时不希望孩子吃零食,只是简单地“温和而坚持”拒绝。当然,家长需要注意,如果以往都给了,现在不给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理由,免得孩子以为你是“故意”的。让孩子知道,什么情况下是他们的权益,什么是他们应该遵守的界线,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大家知道的是,上例如果变成“等10分钟吃,我会奖励一个故事”,就成为典型的延迟满足。

  

【错误二】

  场景:孩子想买一个新玩具,父母建议等到节日,或孩子生日时再买给他。

  

  解答:这是一个虚假的“延迟满足”,纯粹是时间上延迟,只是父母为了拖延时间而采取的策略。同时,这也是一个界线的问题。如果孩子的要求正当,就应该及时满足,若是不正当的要求,父母可以“温和而坚持”拒绝。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要求孩子完成一些“任务”,才能得到玩具,这就是标准的延迟满足,是经典的礼物延迟范式。

  

【错误三】

  场景: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不要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可以运用“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时,在和孩子一起玩竞赛游戏的时候,不要每次都让孩子赢,让他先输再赢的方法也能让孩子获得延迟满足。

  

  解答:对于前者,这也是一个虚假的“延迟满足”,只要求了孩子的延迟,但延迟后的好处没有增加。当你决定于孩子进行游戏的时候,如果你想孩子充满快乐,同时也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需要把自己当成孩子,让孩子主动游戏,家长只是在“暗中”引导。你的故意“拖沓”,孩子会认识到你不专心、应付,在孩子易变的性情下,孩子会对游戏和你,失去应有的兴趣。

  

  对于后者,其实是一种挫折教育,但和延迟满足没有关系,即没有延迟,也没有增加对应的好处。但是这样做,其做法是对的,是很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当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或进行比赛时,确实就不会经受不起挫折或因失败而失去信心了。

  

【错误四】

  场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不会做,或一下子学不会的时候。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要立即帮助孩子,也切忌直接把解决方法告诉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延迟满足。

  

  解答:这也是虚假的“延迟满足”,大家不能对“困难”也进行延迟满足的,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而求助时,别人让你等待,你是什么滋味?所以,不立刻帮助孩子,是错误的,但不把解决方法直接告诉孩子却是正确的。但这需要你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不能给孩子讲清楚原因,分析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样,在孩子的自主的努力下,就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错误五:非延迟满足

  场景:带孩子到游乐场玩,孩子想玩秋千,而秋千上已有一个小朋友在玩。父母说:“等那个小朋友玩够了,你再去玩,好不好。”不要因为有人玩,就阻止孩子去等。因为这会使他明白耐心等候的结果,最终会让他满足自己的愿望。

  

  解答:这种让孩子等待,和延迟满足无关,这是共享和秩序的教育。对于共享,如果孩子非常喜欢玩,需要自己和那位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愿望,看是否可以轮流玩或是一起玩。对于秩序,一般的公用设施都是采取“先来先到”的行为准则,等待是应该的。如果不想等待,那只好要求孩子寻找无人玩的设施,决不能去抢夺。

  

【错误六】

  场景: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个玩具,也想要妈妈去买。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你看今天妈妈没带钱,等明天,妈妈一定带钱给你买。”

  

  解答:这种伎俩是许多父母爱使用的,不仅不是延迟满足,还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说谎言!如果你第二天遵守诺言,给孩子买了,那就基本同错误二。如果你借孩子只是“一时兴起”,则你就是在对孩子说谎。以后孩子会通过你的示范,而学会说谎。

  

【错误七:非延迟满足

  场景:家人生日,餐桌上放着诱人的生日蛋糕。你可以尝试这样做:“今天是某某的生日,咱们一起等爸爸下班回来吃。”然后和孩子一起等一等。

  

  解答:这种让孩子等待,和延迟满足无关,这是礼节和位阶的教育。对于礼节,实际上也是一种界线要求,遵守礼节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并非是家庭的中心,可以避免孩子的自我中心感过强。对于位阶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们是一个家庭中最低的,尊重长辈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错误八】

  场景:孩子刚吃完饭,却又想要吃冰淇淋。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你的小肚子已经鼓鼓的了,再吃冰淇淋小肚子快装不下了。这样好不好,今天不吃了,明天妈妈带你吃肯德鸡,还能有小玩具呢?”给孩子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需要等待。

  

  解答:你还别说,这位妈妈的做法,从理论上讲,还真是延迟满足,只是生搬硬套而已!对场景所描述的现象,其实是一个界线和争权的问题,即你作为父母,敢不敢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这里我井中月就不再赘述了,请参看《你敢对孩子的争权战争说不?》。

  

【错误九】

  场景:延迟满足在1岁之内就可以训练,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扔东西,扔出去后大喊大叫要你捡的时候,你一边说话,一边去捡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停顿几秒后再递给宝宝。

  

  解答:这是错误的观点,孩子生理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有相对的控制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需要给充足的安全感。你这样做,不仅对安全感没有帮助,反而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为以后的教育造成困难,如产生分离焦虑等。另外,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感知运动阶段,孩子就是通过各种运动,来获得运动经验,并形成一定的图式。孩子一次次的扔东西,就是其学习的过程。

  

【错误十】

  场景:孩子想玩游戏,你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可等孩子写完后,你又要求孩子做一个习题卷子。

  

  解答:不少父母对此美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这是及其错误的观点!第一,你这相当于是2次延时,会严重摧毁孩子的自控力;第二,你这是明目张胆地欺骗孩子,孩子只是处于弱势地位,反抗无用,未来孩子还会从你这学会谎言;第三,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无效后,会产生故意“磨蹭”现象;第四,父母这样做,破坏了承诺的规则,孩子以后不会有良好的承诺。

  

  好了,例子就先说这么多,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大量的事例,数不胜数。当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基础的教育理念,不但不要生搬硬套,而且还需要活学活用。对孩子的延迟满足训练也是如此的,我们不能为训练而训练。大家可以通过我井中月上面说的例子,仔细想想,看自己也是否如此。发现问题,不少坏事,至少还可以亡羊补牢,如果你连错误都不知道,那孩子会变成什么样?(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了解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            《亦正亦邪的给孩子“贴标签”   

  《不能不防的暑假后再入园哭闹》          《孩子吃糖,到底有多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