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受骗父母教育孩子心理育儿技巧儿童教育承诺育儿 |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
前不久我的一位同事,和我说了一件他非常难处理的事情。当时我就感觉这个实例非常有意思,是真的可以考验一个做父母的。也许,同样的事情,你也会遇到,只是我们是否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把事情解决好,是需要我们多多思量的。下面我简单描述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天,我同事的7岁儿子,自己拿了一个高档机械玩具,在所住的小区院内玩。玩的过程中,有一个叔叔经过,像是本小区的,其不小心碰了那个机械玩具,就那么寸,玩具坏了一个零件。这个叔叔道歉后,捣鼓了一阵也未能修复。于是,他对孩子说:“这个零件坏了,我明天同一时间再来帮助你修,咱们还在这里碰面?”孩子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看着这个叔叔也是很认真、很和气的,于是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同事儿子回家后,和我同事简单说了一下情况,临末了孩子略有疑问的说:“明天我一定早一点去。”我同事是一个聪明人,孩子说的时候,只是在认真地听,并适当的点头。其实在其心里,已经推测“这个叔叔”是不可靠人士,孩子可能会失望了。当孩子说完,立即明白是孩子有一点担心,所以说:“那个叔叔已经承诺了,我想他一定会来的。”
第二天,事情的发展和我同事猜测的一样,也和大家猜测的一样,那个叔叔果然是爽约了,孩子到了约定的地方,等了许久都没有来。孩子回来闷闷不乐,但没有说什么,我同事也没有说什么。第三天、第四天情况依然没有变化,看着孩子失落的样子,我同事沉不住气了,于是问我怎么处理好。
说起来,此事还真是很微妙。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都是要求孩子要诚实、守信的,而当孩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件,也许你多年的诚信教育,会毁于一旦。这件事对孩子的印象是很深刻的,这不仅让孩子对成人失去信任,还让孩子遇事经常从坏的方面想,彻底改变了视角。长久下去,孩子会忽视掉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当我问我同事,他准备如何处理时,他说既然孩子已经被骗了,那就当反面典型,顺便教育一下孩子,让其以后不要太轻信陌生人。最后,想办法再安慰一下孩子。我想,这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各位朋友,如果是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件,你是怎么想的?你会如何处理?
其实,类似的事情,早晚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你我再怎么保护孩子,也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的孩子,既然总有一天会遇到“邪恶”的东西,那怎么让他们学会应对,就是非常重要的了。而在这其中,最难的是,即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丑陋的一面,而又不能让孩子放弃对美好方面的追求。说实话,我们自己的成长,就是不断在被揭穿自己的“谎言”中成长的,也是在不断被欺骗中成长的。是以,应对欺骗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由于我女儿还小,对孩子上当受骗的事情,还没有认真想过,虽然我井中月也有时利用“谎言”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知道不好但还是忍不住这样做,呵呵。当同事问我,我才对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下,初步看有下面几种方法可以试试,由于是假想可能有不足之处,就请大家多谅解吧。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有几个核心点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一是不仅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判断,不能因为上当就此训斥孩子,还要对孩子说他这样做是正确的;二是要接受孩子失落的情绪,但不能再重新买一个同样的玩具进行“补偿”,否则真失去反面典型的教育意义,未来孩子还可能为了获得利益而外归因;三是要告诉孩子不能“因噎废食”,看人、看事依然要从好的地方看,同样也需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还经常上当。
从处理方法上讲,我井中月想,可以有上、中、下三种方法,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不同性格,以及孩子的个性,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下策:
此方法的核心就是:孩子不找你诉苦,你就当此事没有发生过。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们上当后自然也明白了为什么,理论上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长一个心眼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孩子自己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当然此方法缺乏主动和互动,孩子的恢复周期也偏长一点。如果孩子主动来找你“诉苦”,那就按照上面说的核心三点进行处理。
中策:
此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继续阳性强化。在参与时间上,孩子回家说的时候就需要参与。这里有三个重点需要和孩子说清楚:
● 你这样信任一个人,是非常好的事情,你做的很正确;
● 强调那位叔叔也不是故意损坏玩具的,所以对这种无心之过,是可以被原谅的;
● 想办法带孩子一起修复玩具,这也是非常好玩的事情,同时明天也许可以给那位叔叔一个惊喜;
当第二天,孩子失望的回来,你就需要主动参与,同时下面几点也需要和孩子讲清楚:那位叔叔没有来,可能是临时有事,而他又没有办法提醒你,况且你也没有要他的联系方式。所以,我们也有做的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同情,同时也会明白怎么给犯错误的人,一个改正的机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里有2个点可以充分利用:一是让孩子明白,下次应该留下那位叔叔的电话,这样处理是完美的;二是,如果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即和对方约定时间和地点,但你需要临时离开,在你没有对方联系方式的情况下,怎么通知对方。当孩子说出例如留纸条等方法时,恭喜你,你的孩子进步大多了
当第三天,孩子还是失望的回来,你就需要主动说明:
● 那位叔叔没有来,可能真是“不守信用”了。而这个,错不在你,而是那位叔叔非常没有礼貌,不敢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这是非常不对的;
● 讲述自己上当的例子,同时说明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况,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好人多!
● 对孩子坚持去找那位叔叔这件事情,给与赞赏和鼓励,例如各种社会性的,如拥抱、微笑、口头表扬,或适当的小礼物。
上策:
此方法其实是“中策”的升级版,其核心是遇到“被骗”的情况,如何更深的参与,同时进行“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勇敢地去面对,当然,这需要你有一定的勇气的。假若我的女儿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第二天孩子去找那位叔叔的,我会坚定的鼓励孩子去,也表明我相信那位叔叔会来的。当孩子失望的回来,我就会告诉孩子,明天爸爸陪她一起去找那位叔叔!
到第三天,和孩子一起去找,如果那位叔叔没有来(当然不会来的,呵呵),就开始引导孩子进行分析和推理,想办法找到这位叔叔。比如:
● 那天有没有你认识的人在现场,可以问问他们认识不认识那位叔叔;
● 那位叔叔有什么体貌特征,问问小朋友,有没有认识的;
● 如果找到那位叔叔,你应该怎么说;
●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更好地堵住这次的漏洞;
● ……
大家看到没有,如果你准备这样做,你可能面临被人家认为是一个“多事”的人!我这样做,假若真的找到那位叔叔,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获得一个道歉。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什么叫“承诺”。如果没有找到,也可以让孩子在这件事中,学会许多新的东西,把原来一个让人很失落的事情,在你的帮助下,变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孩子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井中月相信,他们即知道了对待错误的态度,也不会对这个世界丧失信心。
最后,回到我的那位同事,和他聊了聊后,他感觉还是“中策”的好。尽管他失去了一些介入的最佳时间,但后来和他儿子谈了一次,同时想办法买了一个零件,与孩子一起把玩具修好了。其结果,他认为他的孩子,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后也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情绪低落了。(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PS:根据博友“馥儿”的意见,在事情的最后,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做那种言而无信的人,是对别人有很大的伤害的。所以,孩子你要记得,不要轻易的伤人,不要轻易的信口开河,不要做令人憎恶的人。你应该做的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