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启蒙,爸妈做主不求人!

(2011-06-24 07:13:05)
标签:

最近发展期

数学

算术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最近总听一些朋友,不是说自己的学前孩子不爱学算术,怎么教都没有兴趣,就是说自己的孩子在算术方面,怎么都不开窍。而家长也“试”了很多方法,把自己都搞烦了,还是感觉孩子“油盐不进”。当这些父母,面临孩子入学择校时,心中就开始七上八下了,各样的担心,也纷沓而至。

  

  我记得有一个母亲这样描述自己的女儿:女儿要入学了,虽然也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只不过每次都要算很长时间,甚至还要伸手指头算。而幼儿园老师出的加减法题目,都是好大的数!我让她列竖式算,可我感觉她好像根本没上心。我感觉挺难过的,可能也是我平时没怎么引导吧,我现在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上面的描述中,不知道大家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我井中月通过上面介绍中的关键句,来带着大家分析一下,看看这个妈妈都出现了什么情况:

  ● 会十以内的加减法:这说明孩子还是会简单的算术的;

  ● 每次都要算很长时间:对成人而言,8+9你要5秒才能给出答案,当然是慢。如果孩子用了5秒,应该是正常的。当然,慢,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如情绪、兴趣、当时你的态度、你的身体语言,都会有许多影响;

  ● 伸手指头算:其实这是孩子的必经之路,没有什么问题的;

  ● 列竖式: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了,呵呵。列竖式好像是二年级的事情;

  ● 她好像根本没上心:为什么?是没有兴趣?是孩子不会?还是你强迫?

  ● 我平时没怎么引导:不是没有引导,应该是引导多了、偏了。

  

  我仔细想想,其实挺“同情”这些父母的,由于把玩和学习严格的对立,导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不知所措了。而其的“引导”基本是灌输,再加上言语、身体语言、棍棒的恐吓,使孩子在惧怕的同时,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我们平常走路的时候,正前方有一面墙,你是直接撞上去?或者用硬气功穿过去?那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了“墙”,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寓教于乐”这句话,可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体会到学习的“痛不欲生”,反差之大,令人惊奇。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井中月认为,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玩”中,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是“学习”的时候,他们已经学到了许多知识。生活就是学习,玩也是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

  

  另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太爱单科教育了,和孩子讲算术的时候,只是算术,学汉字就是学汉字,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很快明白这是“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高重复的“劳动”,由于想偷懒是人的天性,所以自然表现出“无兴趣”了。如果天天你也像《摩登时代》里面的卓别林一样,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一种生活化的、多方面的教育,他们接触的也是天天变化的,这对孩子的吸引最大。

  

  说了一些废话,现在开始说幼儿的数学“教育”。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轻松地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当一个孩子,能快速的“学以致用”,其进步是你不可想象的。只是你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孩子的语言、心理、智力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不能过分超前。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也许,你会问了,那怎么来让孩子学算术?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生活中牵涉到算术的地方太多了,孩子完全能在你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学会数学,并且还充满乐趣。当然,你一定要明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本上要从1岁半开始给孩子讲不是算术的算术,就是孩子基本能用语言进行初步交流的时候。从大的步骤上看,我井中月个人认为,应该有下面的四大步:

  

  一、孩子学数学,最基础的一步是掌握数字

  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能掉以轻心。如何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误,其必将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而想做到这点,我非常反对上来就教孩子数数。让孩子数数一定要先通过生活进行引导。比如,你可以采用的方法:走楼梯或台阶的时候,自己数数,孩子听就可以;给孩子吃的,如水果、花生,要一个一个的给,同时你数数;玩积木、串珠子……,与此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无论什么原因,不能混淆孩子对数的理解。我经常看见一些妈妈,因为孩子不吃饭,然后就说“最后三口”或“最后一口”,可实际上,却是一口接一口,这对孩子理解数字,会有认知误区,导致孩子需要二次认知。同样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基本发生在哄骗孩子的时候。

  

  根据“最近发展期”的概念,当孩子慢慢习惯跟着你数数的时候,你就要开始让孩子自己数了。若孩子可以非常熟练数任何东西到10的时候,就可教孩子认识数字了。此时,你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对数敏感,比如指认公共汽车的路数,电梯中楼层变化,商场的标签等等。同时,对数数的深化也要加强,比如,让孩子给你拿“几个”东西,讲故事的时候,让孩子数东西或动物。

 

  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利用扑克,和孩子玩比大小了。我孩子2岁多的时候,我就搬出扑克“法宝”了。与孩子玩,也非常简单,就是比大小。牌洗好,一人分一半,然后同时拿出一张,谁大谁赢走牌,一样大则自己收回。对此,孩子玩的是不亦乐乎,对数字基本是记住了,且打乱顺序,也知道那个数是大了。最后玩的结果,每当孩子要吃的,我说吃1个,孩子就说3个,我说3个,她就说5个!运用上从来没有错,自己知道什么“数”多了。

  

  二、孩子想学好数学,很关键一步是掌握量词

  在汉语中,量词是很特别的,不仅表现在多样性,也表现出其特殊性。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量词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如一只笔、两本书、三个苹果。同时,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不同类型。比如,头、只、个、匹、堆等等。

 

  有一些人数学不好,就和其量词的掌握不到家,也有关系。所以,对孩子进行量词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孩子通过数和量词的组合,就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所以,孩子通过量词的学习,既增加了对数的兴趣,还在不知不觉中,对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也为下一步的语文式算术,打下一个基础。比如,我带孩子出去玩,遇到了鸭子和大马,我一定会带着去看。但我会对孩子说的非常清楚,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一匹马和数匹马,是有很大区别的,需要孩子区分和掌握。

 

  在这里,我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姥姥经常帮忙带孩子,这点确实挺不容易的。可有一个小问题是,这位姥姥,说什么都爱用“弄”字,什么“把菜弄一下”、“弄好玩具”、“弄好蜡笔”等等。“弄”,在说话时,代替了许多的动词,也省略了量词。其结果,孩子说一个鸭子、一只马,也就不离奇了。为此,你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呵呵,估计需要较长的时间了。

  

  三、孩子想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掌握语文式算术。

  根据“最近发展期”的概念,当孩子已经熟练掌握数数和量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语文式算术。所谓语文式算术,是我井中月“发明”的术语,就是使用中国话进行算术。其核心就是让孩子完全明白你说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推导。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局限,直接接触抽象的数字运算是有难度的。但幼儿期,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学习的高峰期,大量的词汇、母语语法、句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的。所以,可以根据其语言的学习,在其中加入数学的概念。

  

  我经常看见一些父母教孩子算术,孩子总是感觉慢了半拍。这很大原因就是孩子在计算的时候,需要先“翻译”一下。大家都学过英语,可能对此就可以理会。比如你刚学的时候,看见一件东西,先想到的是中文每次,然后转换成英语,最后才能说出来。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经常按照数学语言的方式,来对孩子说。当孩子养成习惯后,日后真的学习算术时,就无需再“翻译”了。

  

  初期,你可以对孩子说:“给你一个樱桃,再加一个,一共给你2个樱桃。”或者说:“一共给你2个樱桃,先给一个樱桃,再加一个。”同样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都是生活中的事件,唯一的区别只是你采用了“算术”的说法。孩子通过这些例子,实际上就在学习算术,而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理解和明白的。随着你这样说,孩子会模仿你这样说的,同时也理解数数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中期,你就需要问孩子了,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给你一个樱桃,再加一个,一共给你几个樱桃了?”孩子会非常自然的反应过来,并告知准确答案。反正都是生活中发生的,大家可以触类旁通。孩子通过这些说法,已经在练习加法了,只是他们没有学正式的算法而已。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千万不要利用复数量词来引导孩子。比如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是,问孩子:“给你一把花生,再加一把花生,一共给你几把了?”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99%就晕了,想想为什么,这里我就不说答案了,呵呵。

  

  后期,引入减法。一般情况下,此步需要谨慎,必须是孩子对10以内的加法,已经很熟练了。大方法基本同前面所说,但与加法不同的是,语文式算术在利用吃的东西上要小心,使用不当会让孩子“晕”的。这是因为,幼儿还不能正确掌握守恒,可能对你说的他们不理解。比如,你对孩子说:“给你2个樱桃,你吃一个,你有几个樱桃了?”此时,许多孩子依然会说2个。比较好的说法是:“给你2个樱桃,给我一个,你还有几个樱桃了?”

  

  四、孩子数学学到好不好,最简单的考量方式就是口算。

  当前面的“练习”,孩子已经比较熟练的时候,此时你就要慢慢脱离实物了。比如,当眼前没有樱桃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问孩子上面的话。尽管此时孩子眼中已经没有了实物,他们还是可以正确回答你的提问。随着这种练习的熟练,你就需要再减去物品名称,但是量词一定先不能“抛弃”。如对孩子说:“一个加一个,一共给你几个了?”

  

  等孩子已经非常熟练的进行算术时,量词就可以逐渐被淘汰了。对孩子来说,已经是纯数字运算了,唯一的差别是,孩子还没有正式按照标准数学算式进行。为了加深孩子的计算能力,玩扑克牌就显得很有价值了。根据“最近发展期”的概念,此时你就可教孩子一些计算的技巧了。顺便说一下,对于乘法,也是类似的,无非是转化为“次”和“倍”的概念。我经常说的就是:“给我一半”、“你的比我多一倍”等等。

  

  写到这里,我也准备收尾了。我不敢说我的方法多么有效,在其中还需要有大量的耐心,以及善于抓机会的能力。从另外的一个方面看,本文属于“术”,只是让你掌握教育技巧的一块敲门砖。敢于尝试的父母,最后在“教”孩子之前,多看我写的例句,同时想好怎么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当然,你也别太刻意了,否则孩子也是会察觉的,呵呵。(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最难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玩》              《当孩子第一次被骗的时候

   《真正的会玩是一种高级学习》                 《从驯懒老公想到驯懒孩子

 

  本周育儿考试:实战模拟:孩子用新帽子换回一张小卡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