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不防的暑假后再入园哭闹

(2011-07-15 05:48:12)
标签:

再入园哭闹

暑假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育儿技巧

良好品质

育儿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按:本文被某刊物暂定,二审中。

 

  现在有些幼儿园开始进入暑假,孩子们可以有一个快乐的假期了。一般情况下,孩子经过较长时间的离园,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多少对回幼儿园会有一种抵触情绪,严重的还会大哭大闹。每每快到9月开学的时候,不少父母就开始发愁了,生怕自己的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未雨绸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愿回园,这是非常正常的表现。从心理上看,放假期间,孩子相对缺少约束,也几乎没有什么压力,自然使孩子产生了惰性。当感觉会转入不能“玩”的日子,怕失去在家的“待遇”,心理上本能地产生恐惧,有时候就会有类似哭闹的反抗。另外,孩子其智力和身体处于发展期,会有一些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不想回园。从内在原因上看,我井中月想,无外乎是下面的几种:

  

  第一,在假期忽视了起居规律,不能按时起床、吃饭、睡觉。这个阶段,孩子往往是睡到自然醒,吃饭也缺乏规律。当到了该起床的时间被你叫起后,并被要求要到幼儿园吃早饭,此时孩子由于生物钟没有调整过来,却往往感觉还没有睡足。大家都知道,孩子闹觉,或者是强行不让睡觉,孩子都会哭闹的。所以,发生这种情况,许多家长误以为是孩子不愿意回园,但主要诱因却是睡眠不足。

  

  在这里,有一个极大的教育误区:许多父母认为,当快结束假期的时候,再调整孩子的起居规律,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了。这是完全是成人的思维,不可取。孩子在幼儿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习惯养成,而习惯的养成,本来就是非常让父母头疼的问题。现在你破坏孩子原先有的、有一定保持的幼儿园的作息规律,想再恢复,基本上等于原来的教育全部丧失,需要重新来过。同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你感觉困难的时候,往往都是父母在不停的“破坏”,使自己总在做无用之工。

  

  第二,部分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管假期长短,多是不愿回园的。这类孩子,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并极度想获得关注。在假期,基本是24小时有家人朝夕相对,不是父母就是祖辈,孩子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这种感觉使他们获得极大的满足。当忽然要失去这种“待遇”,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新入园一样,会产生对周围环境和集体陌生的害怕心理,以及离开家人的恐惧,自然需要闹一闹了。

  

  遇到这样的孩子,主要原因是对亲人的依恋和分离的焦虑心理,所以我井中月认为,只是语言上鼓励是不足的。对于这类孩子,只能是想办法继续的补足安全感,否则未来孩子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所以对父母来说,较长的假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利用各种亲子活动,是亲子关系进一步加强,如适当的旅游、外出,家庭中多进行共同游戏、阅读等等。

  

  第三,过度的放纵,各种越线行为被“忽视”。在假期中,由于父母经常带着孩子外出,或者是由祖辈代为照料,导致原来需要遵守的规则,现在被“适当”地放松了。同时,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孩子自然获得溺爱、放纵的机会。假期结束,孩子还会过度留恋“无拘无束”的生活,同时通过假期的“经验”也知道了,对家人说“不”是可以获得利益的。所以,当父母说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不仅是不愿接受幼儿园生活的约束,也是说“不”的习惯延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很多不良习惯容易在假期里养成。

  

  第四,孩子遇到了“极品”的幼儿园老师。这个其实和假期基本无关了,家长应该可以从孩子日常的表现看出来的,解决的方法,也不属于再入园的问题了。孩子遇到“极品”的幼儿园老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井中月《孩子遇到凶恶的老师怎么办?》说了。

  

  从应对的角度来说,我井中月认为,按照你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下策、中策、上策三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判断:

  

  下策:整个暑假对孩子很少约束

  既然孩子放假了,就让他们“玩”吧,等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开始进行调整。比如多和孩子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发生在幼儿园的趣事,避免孩子过分排斥幼儿园。这对适应性较强的胆汁质、多血质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可能毫无效果。家长需要注意,最好不要在假期的最后,安排一些长途旅游,或让孩子过于激动的活动。对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也要适当控制。

  

  中策:假期中基本遵守幼儿园的作息习惯

  如果在假期中,除个别外出以外,在家中的生活,基本参照幼儿园的作息表进行,可以使孩子的生活习惯得以持续,孩子的饮食和睡眠等生活规律,都能得到保证。幼儿园的作息表,可以轻松地从老师那里获得。幼儿园老师也非常愿意地给你一些提示,甚至当你遇到问题时,她们也会即时提供电话咨询。

  

  另外,在暑期陪伴孩子的家人,还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就是孩子当老师,你当孩子。玩时,你可以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红花等,还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儿园相似的亲子游戏,或一起玩玩具。同时,如果家人有能力带着孩子回顾幼儿园教的歌曲、儿歌、生活技能和常规就更理想了。必要时,你还可以准备一些可以用于幼儿园的新生活用品,专门用于开学,比如衣服、帽子、鞋等,让孩子对再入园有一种期待。

  

  上策:在中策的基础上,增加孩子的实际认知

  应对的比较好办法,是家长应该在入园前,甚至是在整个暑假中,提前做准备。如经常约班上其他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吃饭,或去别的小朋友家。当然,几个家庭一起郊游,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而能约上幼儿园老师则是最佳的。这样孩子就会唤起对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兴趣,也能有一种对幼儿园“玩”的期待。父母同时可以对孩子强调,等过几天,你就可以和小朋友天天一起玩了,而且老师还准备了许多游戏,就等你来了!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他们会乐于表现的。

  

  在我井中月的做法上,也许是孩子赶上一个好幼儿园,也许是遇上好老师,所以孩子很喜欢去上幼儿园。所以,我整个暑假都给孩子交费入托。现在有不少幼儿园,在暑假期间有托管班。由于孩子的数量减少和部分老师的休假,幼儿园会在暑假打散正常班级,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适当重新编排。在教学上,幼儿园老师减少教学任务,多采用松散的教学方式,给孩子充分的“疯玩”时间。所以,孩子虽然入托,但依然有更多的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

  

  孩子在暑假入托,可以带来许多好处的。第一,解决了父母无条件、无时间照顾孩子的问题;第二,由于采用了孩子的混龄编班,这样年龄大的孩子对年龄小的孩子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而年龄小的则可以向大孩子学习、模仿;第三,可以和小伙伴在一起,还可以结识新的朋友;第四,暑假教学任务减少,多以游戏为主,孩子并不寂寞;第五,没有脱离幼儿园环境,无“回园综合症”之虞;第六,如果想短期带孩子离开居住地,随时请假就是。甚至是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比完全不去要好。

  

  最后,到要入园的那天,如果孩子还是出现哭闹,则在认可孩子情绪的基础上,要温和而坚持地说:“今天我们要上幼儿园。”同时说明,爸爸妈妈需要上班,而你的任务就是上幼儿园,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此时,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让步。对于中班左右的孩子,或是比较有界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比较有趣的是,当你认可孩子情绪,并把孩子带到幼儿园,孩子一见到老师和小朋友,可能就开心地跑过去了,完全忘记刚才的哭闹。(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孩子吃糖,到底有多可怕?》              《让孩子养狗却成了虐狗家庭

  《画盲父亲也胆敢教孩子学画画》                《会玩的爸爸让床变成游乐场

  

  本周育儿考试:实战模拟:当孩子被别的孩子欺  

 

PS:最近3天,带孩子外出游玩,可能不再维护博客,实战模拟也暂停一期,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