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中月
井中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69
  • 关注人气:3,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玩的爸爸让床变成游乐场

(2011-07-05 07:05:40)
标签:

床上游戏

刷牙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生活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我不知道,还有几个朋友记得我井中月写的《爸爸应对3岁女儿不爱刷牙的技巧》?在那里面,我提到了一些“逼”孩子刷牙的技巧。经过反复的训练,我女儿最起码知道了一点,每天不刷牙是不行的。所以,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她依然会刷,当然,不时的“磨蹭”、“找借口”、“糊弄”也就会经常发生了!看着她磨洋工,我也不由得起急。可要是我想帮她刷,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让的。所以我也只好安慰自己:凑合刷两下,也总比不刷的好。
  
  但是前一段时间,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每天晚上8点半左右,孩子就开始催我帮助她刷牙、洗脸,还说我“别磨蹭了”!此时,她不仅自己比较认真的刷牙,还允许我再替她补刷两下,更有甚者,洗漱的时间从原来计划的半小时,被极度压缩到不足5分钟!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如此地主动和积极?原来,是有了奇“货”可居的床上游戏!
  
  有一天,我收拾洗好的床单、被罩,在叠的时候,孩子就来“帮忙”。帮着、帮着就让我拿被单把她裹起来,当成一个大包裹,然后开始卖小猪、卖小羊。而且还有各种姿势:露出头的,露出脚的,露出手的等等。我井中月舍了老“腰”,不停地扛着在屋里转圈,问谁买,孩子当天简直就是玩疯了。我也只好忍“痛”割爱,牺牲新洗的被单了。孩子临睡觉前,一直和我“唠叨”,说明天还要玩!我当时是随意地回答到:“如果咱们有时间,我一定让你玩。没有时间,可就不能玩了。”
  
  第二天,没有想到的是,快到洗漱的时间,孩子还真的来催我了。快速洗漱完毕后,新的一轮游戏开始了。那天晚上,我突然想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主动地要求?其实,说白了并不稀奇,孩子并不是突然喜欢上刷牙了,而是有了另外的强大“动力”,是由于其他“好处”的补偿,远远大于刷牙的不适!这对我们成人而言,也是这样的,比如,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工作,但依然认真去做,这是因为你知道会有好的回报。
  
  就这样,一段舒心的日子来临了。可同时我也在想,这个简单的游戏,孩子迟早会腻的,到时候我井中月该怎么办?既然孩子喜欢这种有趣的床上游戏,我就应该把它变成奇“货”呀!谁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越不想给你的,你越想要,欲望不能全部完成的时候,动力最大!
  
  于是乎过了几天,孩子洗完澡一个人在床上玩,我便假装不经意的在床上收拾厚被子。我家的床垫子抬起来以后,底下是一个大的床箱,塞满了不用的被褥。当我把床架子支起来放被子的时候,孩子立刻开始尖叫:“像一个大滑梯!”我心中狂喜,可脸上却故作镇定状:“我在收拾东西,你别过来‘捣乱’,床不收拾好,咱们可没法睡觉。”
  
  孩子哪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开始势利地“巴结”我,让我她玩一下“床滑梯”。开始我“死活”就是不答应,最后孩子答应赶紧洗漱,还答应给我讲一个故事!于是,我就见好就收,“勉为其难”地说让孩子玩2分钟的“床滑梯”。孩子自然再次爽疯了,大呼小叫地,都快让整个楼都知道了。至于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情况,你就别问我了吧?什么是奇货可居,真的不需要我井中月在这里重复了。我井中月想,在这个游戏被孩子玩腻和新游戏“开发”前,我会很惬意一段时间的!
  
  当然,按照我井中月的惯例,在与孩子奇“货”可居的床上游戏中,自然就要加入一些“知识”进去了。对于这个,我不知道大家能想到什么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生活即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家长牢记在心中的。当然,如果你将之游戏化,则就是更佳的了。千万别小看这些,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就是把学习与理论合二为一,就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那我是怎么和孩子玩这个翘床板的游戏?我说几个比较典型的吧,至于太普通的、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我就不提了。希望这些,可以给各位朋友一个启发,大家通过我的例子,举一反三,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习性,一起省心、开心、顺心吧!
  
  典型教育一:教孩子认识摩擦。有一天,正好赶上换床笠,那就玩“摩擦”吧。玩的也很简单,让孩子直接滑床垫,或加一个床单,或加一个褥子,或加一个毛巾被,或加一个熨衣板等各种可以上床的东西,孩子反复玩了几次后,稍加提示,孩子就明白了:“滑滑梯时,越是光滑的,越好滑,滑的也快。”就这样,复杂的知识,在巧妙的引导下,被孩子自己“悟”出来了。当然,你和孩子在“滑梯”上玩滚东西,效果也是一样的。
  
  典型教育二:教孩子发挥想象力。平时孩子都在床垫子上玩,可有一次,她跑到侧面去,想看看床垫底下是什么样。刚看到黑呼呼的床箱,她就冒出一句:“这里好神秘啊!”我随口接了一句:“像什么呢?”孩子就开始想象了,什么像山洞、像小房子、像黑压压的狗窝,又进一步发挥成:像海盗的藏宝洞,像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像一个扬帆的大船等等。接着,我让孩子进行形容,孩子也能较准确的描述。床箱里面的东西,自然根据孩子的描述,被赋予了不同“角色”和“用途”。
  
  典型教育三:教孩子玩情景游戏。你想,孩子已经把环境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此时,不充分利用岂不是亏了?所以,那就和孩子按照想象的“场景”,玩一个游戏吧,呵呵。至于游戏怎么玩,你可以利用平时讲的绘本故事,当然也可以现场发挥,甚至是自己编一个。谁当导演?还能是谁,当然是孩子了。那我做什么,配角、大坏蛋、跑龙套、搬运工、灯光师……。对了,还有最后的“清洁工”!(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值得警惕的孩子破坏行为》           《香蕉+苹果+板凳=快乐学习》  

   《数学启蒙,爸妈做主不求人!》           《最难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玩》 

  本周育儿考试:实战模拟:当孩子遇到宠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