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虚拟仿真技术打开堰塞湖的缺口
(2008-07-07 23:09:09)
标签:
爱在中国行仿真技术缺口工程人员现代科技绵阳市政府堰塞湖it |
当堰塞湖填堵在灾区时,它也同样填堵在我们每一个关心灾情的人们心中;当堰塞湖爆破成功,人们欢呼雀跃之时,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在这一切的背后,科技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当千万双眼睛紧盯着堰塞湖时,现代科技成为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利器。为了让危险降到最低,工程人员一遍又一遍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模拟爆破全过程,根据选定的计算模型,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这些模型可能是爆破的物理模型,也可能是爆破的经验模型,都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来寻求满足爆破质量要求的爆破设计方案。
特别是应用了爆破专家系统,使得工程人员在爆破模拟上信心百倍。因为这个系统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不完整或不确切的信息,像人类专家一样根据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推断来得出最佳结论,并且还可随着所处理的爆破问题的增加,不断丰富完善系统的知识,增加系统功能。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堰塞湖的结构变化和地质情况,来自绵阳市政府、水务、公安等部门以及四川省水利厅的工作人员,汇集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结合卫星拍片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彻底弄清堰塞湖的几何特征。为专家爆破系统提供了详尽的资料,确保了在堰塞坝上进行施工或爆破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爆破开始时,电视主持人已经能够清晰地预测到每一个爆破所产生的结果,乃至每一个爆破过后,堰塞湖中倾泻而出的水流流向和冲击能力,每一个步骤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分毫不差。现代科技的巨大力量,造就了这次科技救灾的胜利。(原载于《中国计算机用户》作者 张书乐)
精彩博文推荐
绝色美女
产业时评
我的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