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 炜:《阅读是一种珍惜》

(2011-05-13 14:50:17)
标签:

汉诗

汉语

经典

口水

口语

散文

诗歌

随笔

文化

文学

现代诗

杂谈

自由诗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张 炜:《阅读是一种珍惜》

 

 

  现代科技给生活提供了诸多便捷,时间大大节省了,我们却觉得人生越来越短促。所以我们对生命、对时间就要格外珍惜了。

  有一种珍惜的方法,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改造我们的生活,品咂人生。在匆忙的人生旅途中,要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就要缓慢下来,不能随着世界的脚步一路急赶。不然,当我们老了之后回忆起来,会觉得非常懊悔和沮丧。

  阅读是什么?就是与那些我们压根儿不熟悉的人、遥远的人、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空里的人做灵魂的对话。要达到这个目的,我的方法之一,就是读中国的古典名著。

  有人曾问,古典作品中你读得最多的是什么?这让人汗颜。“诸子散文”要不停地读,百读不厌。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古代作家是一生都不会放弃的,每一次阅读都给人全新的东西。比如把苏东坡的所有文字全部仔细地看一遍,再读一下他的传记,会觉得那个传记只可打七十分。我们通过作品所理解的苏东坡比别人写得还要丰富、多趣和怪异。要了解这个极其复杂的人,唯有通过读他的作品,没有更多的捷径可走。如果从他创造的全部文字去接近他的灵魂,就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太有趣了,太迷人了。

  如果要我说出几个特别喜欢的大作家,就是屈李杜苏。国学家王国维说了四个他喜欢的古代大家,是屈杜苏陶,陶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当然也了不起,但因此而舍弃李白未免太可惜了。有一些人是读理工的,对文学作品读得不一定那么多,对中国的古典也不一定那么有感情。但是许多人的体会是,只要读进去,就会享受无限、收获无限,每一个古典作家都值得我们一生相伴。

  关于好书的标准,每个人不同,因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问题是,好书的标准不能完全按照个人的兴趣来确定。

  书和书是不一样的。即便都叫“小说”,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一种却可能只是广义上的“文学”。前者的文学含量很高,比如说语言特别好、人物刻画生动、包含的哲学思想深邃。名著无一例外,精神上都会很有力道,无论它表达得多么含蓄。

  有一些小说,比如说武侠小说、历史演义小说、言情小说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谴责小说,大致算作通俗小说。但是所谓的纯文学与上述小说的主要分别,不尽在题材上。同样是历史小说,可以写成通俗演义,也可以写成思想深邃、具有很高文学含量的作品。

  好的通俗文学也是健康有益的,不必排斥和存有偏见。但这和经过时间筛选和确立的那些经典名著仍然是不同的。名著也是面貌相异的,比如有的为文学史家所看重,作为一个印迹把它留下——我们的文学史中有些作品写得并不好,但是任何一本文学史都要提到它,因为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是某种标志,就是说,它是作为一个记号被留下来的,严格来说并不是作为作品的综合成就被记载的。对于这类名著,我们阅读时看过也就可以了。另一种名著是成就综合的、具有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的那种。这后一种当然更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也是最为我们需要的。

  常常有人要求推荐书籍,这就得注意对方的偏好。不过四书五经这一类最好还是不要忽略,因为这是当家的书。好多人提到的“知书达理”,这里的“书”就指四书五经。后来有了“五四”运动、有了后来一系列的现代文化革命,这就使人不太敢提所谓的四书五经了。但我们是中国人,什么书比四书五经经受了更长久的考验?它仍然是最大的思想和文化瑰宝,别人不读,我们怎么可以不读?我们自诩为在文化上长途跋涉的人,怎么可以不读?不读四书五经,就没有机会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高巅。有的历史人物豪迈至极,他从南方到北方途经泰山,还是要攀登一下。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是五岳之首,无论喜欢不喜欢都要亲自登上去一次,这叫不虚此行。四书五经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座泰山,途经此地,当然要到这座大山上去看一下。

  说到的这几本书虽然太少,却是最基本的。只要读进去,就会觉得文化艺术的行囊里有了硬东西,它随着我们往前走,还要不停地增加分量,最后会觉得它很沉重。

  ◎张炜

  山东作家协会主席,1956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刺猬歌》《你在高原》等。其中,《古船》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更多精华:

 

梁雪波:《2010年中国诗界十大新闻…         徐小斌:《美丽往往掩盖智慧》

摩 罗:《别把诺贝尔奖当回事》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于 坚:《道成肉身》 我的诗生活鈥斺斖跷髌较盗蟹锰福毫浩狡                    左后卫:《“坐台”与“作诗”的25点异… 我的诗生活鈥斺斖跷髌较盗蟹锰福毫浩狡

旷新年:《卑贱的生存》                     刘晓枫:《诗与自律》

徐 贲:《宽容的困惑》                     王 涌:《你们应当有一颗不同凡响…  

徐 江:《叼着烟与经典握手》               蒋 蓝:《墨水是黑暗的补丁》

苍 耳:《先锋性与后卫性》                 张 柠:《酒的诗学》

孙文波:《伤别离》 我的诗生活鈥斺斖跷髌较盗蟹锰福毫浩狡                      何立伟:《生活在别处》

鲁西西:《反义词》                         于 坚:《诗歌是无声的》

吕 约:《我们与我》                       小 引:《对批评的批评》

小 引:《无立场》                         沈天鸿:《诗歌的三个问题》

徐乡愁:《垃圾派宣言

 

 

关注我的微博:http://weibo.com/qgqs 精彩即时互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