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怒:《看不见的旅客》
(2009-04-19 19:56: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
晴朗的天气、绿、花朵、瀑布、欢声笑语,还有必不可少的面包和饮料,满含着健康的市民的情趣、朝气和天伦之乐,这就是"旅游"。而一个诗人眼中的"旅行",则意味着沉重的行囊,泥泞,坏心情和麻木的双腿。前者隐含着主动,而在后者却是被动的、悲观的。语文老师试图混淆它们,我只有在他丝丝入扣、引人入瓮的声音中睁大眼睛。
从识字开始,我就对词语有一种奇怪的敏感,为了保持这种敏感的纯洁性我得不断地抵抗教师们的入侵,以最后的、悲怆的、战败者的方式:逃学。可以这样说,自从我稍解人事,以逃学为开端的象征意义上的旅行就开始了。
二、 逃跑
我的第一次秘密之旅是在一个人称“人间天堂”的地方。那地方因拥有一个美丽的湖而著称。之所以选择它作为我此行的目的地完全是出于对"人间天堂"这一词组的好感。在我的经历中,这种毫无根据的偏好使我一次次上当。当我孤零零地一个人置身于一群快乐的旅游者中间,坐在那个被文人们反复吟诵的湖边时,我猛然感到自己受骗了。这片湖水已经污浊不堪,它不属于我,它只属于那些热衷于游乐、说话、嬉闹的人们。那么多人聚集在湖上,那么多游艇、遮阳伞、裙子和腿……就像在自己所属的那座城市里一样。一模一样。空间只是幻觉,仿佛我从未移动。
我乘船溯流而上。
三、 寻找·释梦
我老是做同一个梦:在一间贴满各种谜语的房间里,放着十几个箱子。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箱子装的是各种各样的闹钟;有一箱是手套,棉的、纱的、羊皮的、橡皮的;还有一箱子全是些信件,地址和发信人姓名都已经模糊。另外几箱记不清了。在那些谜语中我也只记得其中两条,一条似乎是:养鸟人养的鸟死了,他还算不算养鸟人?打一人名;另一条是:孩子吞下狮子,结果变成狮身人面,打一动物。其他的谜语在我醒来后就不甚了了了。梦中,我大汗淋漓地在那些箱子里翻找,一箱一箱地翻找,累了就猜猜那些奇怪的谜语。
我要寻找的是什么?那些使我费尽心机的谜语的谜底又是什么?
四、 终点或谜底
曾有一位诗人,不谙世事,性爱漂泊,他一天到晚向往着流亡生涯。一次,他又要离家出走,他的聪明的妻子给他出了一道题:如果他能将水果摊上的水果偷来一只,就放他走。于是他在水果摊边转悠,很久很久地都无法下手,老摊贩贼亮贼亮的眼睛使他恐惧。他只好灰溜溜地跟随妻子回家。
这座小城里居住着我的一位同学。这或许就是我下意识地选择这里作为我灵魂的临时庇护所的原因之一。其实,在学校里我们并不怎么要好,但是出于对以往生活的欺骗性追怀使他在我的眼中一下子变得可亲起来。我在那儿呆了三天。每日只是喝酒,喝酒,喝酒。心中的郁闷、苦衷、牢骚、隐私、失恋的痛苦、下作的恶念都化作了笑谈。酒瓶空了,然后是一片死寂,一片巨大的空白。
这是注定的,逃离,必以失败告终。宛如时钟,转一圈又回到零点。新的一天重新开始,却与第一天没什么两样。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艺术批评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