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房价宏观调控股票投资理财营销加息地产神仙派产经 |
分类: 我举手并没投足 |
陈真诚:美股涨预示加息房价或再涨
文/陈真诚
(内容导读:因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近日,美股大涨,导致国际石油等资产价格上涨。这些,预示着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加息,中国就可能跟进加息。但其间可能会有个时间差,所以,正由于存在诸多因素在支撑房价在短期内继续上涨,也许要等加息或加息预期形成之后,房价才会真实下降。短期内,至少10月份,乃至11月份,房价还将继续上涨,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将是这样…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房价已连涨七个月,短期内或再涨
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3.5%)。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下降0.5%。
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0.7%,涨幅比8月缩小0.2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房价同比涨幅达2.8%,涨幅比8月扩大0.8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70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
9月份,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缩小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0个
综合数据进行分析可知,9月份,是今年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第7个月连续上涨。这7个月的环比涨幅分别上: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了0.2%,4月份环比上涨0.4%,5月份环比上涨0.6%,6月份环比上涨0.8%,7月份环比上涨0.9%,8月份环比上涨0.9%,9月份环比上涨0.7%。
从统计数据来看,虽然9月份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的环比涨幅比8月缩小0.2个百分点,但依然比4、5月份要高。
一般来说,房价同比数据反映当期房价与历史基期相比的水平,环比数据则反映价格走势。
从数据来看,房价上涨的惯性依然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10月份,时至今日,除少数地区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依然上涨。
可以预期的是,基于上述数据分析、现实市场实际及其他诸多因素等分析来看,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由于有诸多因素在支持房价上涨,所以,在短期内,至少10月份,乃至11月份,房价或还将继续上涨。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将是这样。
房价继续上涨,将导致滞涨继续
对于当今房地产市场,一方面需要看到房价短期内将继续上涨的趋势,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到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由于房价过快上涨,偏高的价格,已对市场有效需求形成了挤压,使大量购房者重新陷入观望状态。
9月24日,央行网站昨日发布了《2009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称,居民对物价满意程度继续减弱,有超过六成(65.2%)的城镇居民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因难接受高房价想买房而买不起,只得观望乃至弃购。
针对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成交量骤降的局面,有机构展开了一项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九成的人选择观望。对造成近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跌”原因的调查中,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房价短期内涨幅过大造成的。
有房地产网站曾对北京、上海等地的购房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3.45%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只有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才会买房。
还有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未来两年内,仅有4.9%的白领“非常可能”买房,而高达八成白领两年内不打算买房。只有23.3%的白领认为房价将会下跌,28.2%的白领认为房价将会保持稳定,超过四成以上的白领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
不难看出,正是由于房价再次持续非正常地上涨、房价过高,导致了消费者再次选择观望乃至弃购,导致了自今年7月份的销售下降,并将促使房地产市场在短时期内继续滞涨。
众所周知,自6月份以来,广州等地的房地产成交量开始下降。从7月份以来,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遭遇滞涨,成交量环比降幅明显。至9月份,房地产的销售量持续下降。至今,在一些城市,新房、旧房市场的成交量,已经双双下降,有的甚至是价量齐跌。在今年这个史上最长长假的十一“黄金周”里,房地产市场普遍遭遇了“冷冻”。
有机构对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的数据显示,上海6月份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19.3万平方米,之后逐月下降,9月降为不到150万平方米。北京6月份的成交量为203.4万平方米,9月降为168.64万平方米。广州6月份的成交量为110.4万平方米,9月降为87.91万平方米,深圳6月份的成交量为62.82万平方米,9月降为至31.34万平方米(降幅达50%)。2009年三季度,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共计成交3365万平方米,比二季度的3919万平方米约下滑15%。
还有数据显示,8月份,北京全市住宅销售面积为168.4万平方米,比7月份下降0.1%,比6月份下降17.2%。8月份,上海住宅成交量为16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4.5%。
进入9月,大多数城市的成交量依然继续萎缩。综合数据显示, 9月份,全国30个城市中,约一半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总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约3.83%。北京商品住宅成交13960套,期房的成交套数环比下降11.10%,现房成交套数环比下降11.08%,同比分别增长29.40%和81.91%。成交面积环比下跌3.31%。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18325套,成交面积148万平方米,为今年3月以来单月最低,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约17%。今年第三季度,上海成交一手住宅41961套,环比第二季度的51601套下降了18.7%。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数成交量4600多套,比6月份8000多套签约量下降42.17%。深圳市商品住宅成交2846套,环比大幅下跌30%以上。
另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和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发布的9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月报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北京的商品房签约总量为20,172套,环比8月的22,052套下跌8.53%,成交套数继续下滑。其中,住宅(含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签约套数为14,247套,环比微跌1.10%。十月上旬(截止10月11日),商品房住宅销售成交方面各项数字出现全面大幅下降,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2300套,环比下降了55.17%,相比去年同期的3509套,下跌了34.45%。
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几乎全国市场普遍遭遇了“最冷黄金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10月1日到7日,共成交1119套,日均成交160套(同比下降了50.3%),均为三年来同期最低。广州阳光家缘网站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广州网签卖楼为832套,日均118套,日均成交量不足“五一”4天假期日均成交量的1/3。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公布的房地产每日成交信息显示,深圳秋交会期间(10月1日-5日),新房成交567套,几乎只有春交会全市成交量的一半。
根据目前房地产实际情势来看,黄金周过后的10月里,诸多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继续下降。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由于房价已经过高,在短期内或还将继续上涨。因此,滞涨之势在短期内或还将继续。
美股石油溢涨预示美国或加息,房价或将因加息而下降
只是,需要看到的是,虽然房地产市场已经连续3个月滞涨,但应该说,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拐点。这是因为,虽然销售还将继续下降,但房价并没有真实下降,甚至在短期内还将上涨。
当然,也不能忽视的是,在未来时期内,房地产可能因政府再次出手调控或加息等因素而重回调整通道。
9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国庆新闻发布会称不支持高房价。
10月9日,国土部智囊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了《房地产行业价涨量跌现象探析》,指出6月之后出现的全国性“价涨量跌”现象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建议年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将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从目前来看,政府再继续出台新政策托市的可能性不大,而已经出台的系列刺激房地产销售的政策正迎来“到期”。随着政府刺激房地产销售政策的日近“到期”,刺激政策的退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当不可忽视。
此外,还有一个对房地产市场及其房价走势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加息只是迟早的事情。
目前,从国内外因素来看,加息预期已经形成。在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日趋浓厚,房地产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加息成为了必然。在国际上,10月6日,为打击通货膨胀、抑制房价上涨,澳大利亚已经率先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至3.25%,成为G20国中首个加息的国家,可能引致欧美等国,亚洲日韩等国跟进。
9月底,野村证券亚洲高级经济学家萨伯拉曼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随着经济复苏动能增加,亚洲各央行将会比市场预期的更早开始利率正常化过程:韩国可能将在11月份加息,而中国、印度、印尼和菲律宾都将在2010年第一季度加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美国,在澳大利亚加息之后,从联储主席、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关于加息的呼声四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 尽管美国经济仍需财政刺激计划的支持,但美联储将在通胀威胁浮出水面之前采取退出策略,已准备好在经济前景足够改观时收紧货币政策,在适当时机加息。因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近日,美股大涨,导致国际石油等资产价格上涨。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这些,预示着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加息,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以设想,如果美国提前加息,中国就可能跟进加息。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对房地产等过热或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反周期调控。
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一旦加息,有效需求有限、观望已经再起、已经开始建立起回调预期的房地产市场,则可能重回调整通道。房价也将因加息而逆势下降,或至少进入高位调整期。但需要看到的是,尽管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加息,中国势必会跟进,但其间可能会有个时间差。所以,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正由于存在诸多因素在支撑房价在短期内继续上涨,也许要等加息或加息预期形成之后,房价才会真实下降,房地产的市场拐点才会真实形成。
[职业经理人任职工作联系或项目策略、营销投资顾问与楼盘销售代理工作联系作者陈真诚:QQ:70479688,请注明具体事宜;手机:13808420007,不回打“未接电话”。欢迎择其一地加入高级QQ群:“财经地产专家媒体,群号73150637”,或升级扩容后的“房地产专家媒体,群号71146104”,均限公开出版发行的媒体之地产、财经记者编辑加入,申请时请注明身份。]
陈真诚近期其他部分文章:
(推荐阅读报纸新闻:“行业意见领袖”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