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和汉关:究竟谁属“水德”?
(2008-08-04 07:28:48)
标签:
文化 |
提示:木、火、土、金、水为五德相生顺序;土、木、金、火、水为五德相克顺序。
写了上一篇文章《奥运福娃是否牵强了“五行”学说?》,有博友提出,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虽然和谐相生,但也互为相克。为了说明这一古代思想的完整性,必须对“五德终始”有所了解。
齐人阴阳家代表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吕氏春秋应同篇》云: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观祥(兆)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现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及时,天先现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气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现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故气色尚白,其事则金。其文王之时,天先现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现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这记载的是齐国人邹衍的学说。自然季节的转移,依着相生的路线,木火土金水。木能生火(木能燃烧、钻木取火),火可以生土(燃烧后形成灰烬),土可以生金(金来自土中的矿石),金可以生水(金遇高温即成液态,金属器具能掘井生水),水可以生木(滋润草木生存繁衍)。社会政权的兴废,依着相克的路线,土木金火水。水可以灭火,火可以化金,金可以锯开木头,木可以胜土,草木破土而出,土可以胜水,堤岸、坝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周而复始,相生中的自然界周期稳定,相克中的社会的期限长短不定,胜者为王。其中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明必须采取斗争对抗形式,不无深刻之处。
按邹子说法,黄帝属土,这也是黄帝之名的起因;夏禹以木代之,木能胜土;商朝灭夏,则以金代木,金能胜木;周朝克商,又以火代金,火能胜金;依此推断,接周者必为水德,后来,秦始皇据此立论崇尚水德。秦一切器物皆用黑色,民众用黑布裹头,称黔首,亦称黎民(黔黎皆为黑色);到了汉朝,对帝国应属何德的问题,人们有过激烈的争论,关键是承认不承认短暂的秦朝。有人认为汉应土德,土可以胜水。有人认为汉应火德,因为出了赵飞燕,这应了女人是祸水的著名典故。但火德又如何与祸水相吻合呢?难道是按谐音“火”与“祸”来的吗?如果汉朝是火,那不是打乱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链接顺序么?笔者认为,这也太看重赵飞燕这位著名舞蹈家的政治地位了,她毕竟不是武则天吧。
以后历代皇帝不敢对五德的转移有丝毫马虎。边远满族入主中原后,因明朝属火德,故建国号曰清,取水能灭火之意。
邹衍五行终始说,本在于警戒掌国者的淫侈及其对于天子之位的希冀。有了这样一个系统,每逢新朝起来时就可照此安排。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佐证,但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在很多时代,反而成为心术不正的方士向当权者阿谀苟合的武器,成了麻醉人民思想的精神鸦片。
北京奥运系列文章:
京外看客该如何"备战"北京奥运?
奥运会检验民族精神的10个敏感问题
一份最经典的北京奥运金牌竞猜试卷
其它文化时评文章链接:
柏杨的臭鞋大阵孕育钟情男女的爱情
俞敏洪关于人生的7个经典比喻
文明就是请高贵者弯腰让卑贱者仰头
我在澳洲天体浴场的“艳遇”
难忘温总理在地震最初两天的几个细节
上海的满分《他们》能否感动我们?
中国与新加坡高考作文题谁优谁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