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题记:中国人究竟还要不要那块遮羞布?
一边是性学专家强烈呼吁设立裸体海滩浴场,一边是三亚市长坚称近期不会批准设立裸体海滩浴场。这看似当初人们对跳交易舞、中学生上生理卫生课存有争议一样的问题,其实不一样。一个是穿什么衣服的问题,一个是穿不穿衣服的问题。要不要那块遮羞布,是中国人的最后底线。
我不是道德圣人,但我反对在中国设立裸体海滩浴场。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民俗习惯所不齿。绝不苟同性学专家所谓裸体与性无关的一厢情愿。性学专家如外科医生看见开膛破肚不为惊诧一样,穿不穿衣无所谓。即使你是超人、是绅士、是圣男,是特殊材料铸成,但不能把芸芸众生当你一样,不能把青涩男女当你一样,甚至把你最熟悉的至亲中的男女老幼当你一样,何况人们对现在的性学专家并没有什么信任度。
反正我不敢去,别人去了我也不敢去猎奇,不忍心去“欣赏”。我相信绝对大多数人会与我一样,按照中国传统习俗过日子。哪怕是装模作样,那也是中国文化。谁过不了这种日子,可以移民到有“天体浴场”的国度去。
说来也巧,昨晚饭局之后,本人受邀陪朋友到一国药洗浴馆休闲。在更衣室脱衣时,一位中年先生不愿脱下三角裤衩。他向服务生说:“我就这个样子进去?”大家感到诧异,这是可以裸体的地方啊。但这位先生坚持要服务生给送来本是洗完后才发的一次性浴衣,他穿好后才进入淋浴区。受其影响,邻近的我和其它几位都用毛巾围住下身走向淋浴区。这说明,浴室这样可以裸体的公共场所,还有人们不太好意思,要是让他到所谓的“天体浴场”,那不是上刑场?这虽个案,却是民情体现文化使然。
大约是2002年,我随团在澳大利东海岸著名的黄金海岸(市)下榻,宾馆就在海边。第二天清晨,我们几个人先后来到旭日东升、海风轻拂、气息宜人的海滩浴场。游了一会儿泳,在沙滩休息时,发现50米开处有一对澳大利亚男女全裸着躺在沙滩上,更远处似乎更多。不时男的往女的身上堆沙,或者女的往男的身上堆沙。我挺不好意思注目此情,但出于从众心理,还是佯装不经意时而一瞥。而我的一位同行却肆无忌惮地盯着看人家,让边上的我反而难为情。他的好奇可能被人察觉,那对男女立马穿上泳装离开此地。
这儿精彩不断。远远有一个皮肤白皙体态丰满的澳洲金发女郎穿着三点式比基尼,在海边沙滩上快步(类似竟走)从我们左边向右边走去。突然,有人穿插在她的后方几米处摆出姿势,另一同伴拿着相机赶到女郎前方对镜头,企图让同伴与半裸女郎合影。结果让她发觉,女郎向这两个人投去鄙视甚至有点愤怒的目光,马上改为跑步快速避开了这两人的“骚扰”。一看,这两个男士就是中国大陆人的模样。
中国不乏这素质这胆量这修养这德性的同胞,能消受天体浴场和裸体海滩么?
有人拿“法无禁止皆自由”为强奸道德撑腰,有人以即使穿着正装也可有染为裸体争理,有人以欧美社会的时尚存在来求证合理,但就是对中国道德沦丧民风不古视而不见。如果中国人对色对性淡之如菊,也就不会出现什么“艳照门”了,也不会封杀影星汤唯了。
性学专家说:“把裸体与性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是有这思维的人本身脑子有问题,对于性过于敏感.裸体主义者关注的是裸体,而不是性。裸体不等于性。”这话会让很多人惭愧,因为大家自叹不如。过去有一种人称为钢铁战士,可以刀枪不入。现在的性学专家,他们坐怀不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啊?估计其它人很难修炼成那样中性或者超然。修不成仙成不了道,那就还是靠那块遮羞布吧,没有遮羞布,那可能就不叫中国人了。
其它文化时评文章链接:
难忘温总理在地震最初两天的几个细节
孟子如何摆平颜回争得“亚圣”?
俞敏洪关于人生的7个经典比喻
上海的满分《他们》能否感动我们?
中国与新加坡高考作文题谁优谁劣?
径赛“预震”:中国人谁帅呆谁惊呆?
中国用人成败拿制度说事还不够格
富豪校园征婚女大学生如何接招?
普京,拒做女人“生活资料”的男人?
长江采访顾拜旦关于"巴黎乱象"
能否以游戏心态面对奥运圣火传递?